重述中国: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华文明探源与振兴

2020大疫后,我们理解中国、理解世界的参照系一下子变了。我们有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或者说更加强了。我们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或者说更有责任感了。

我们看得更清楚:今天的中国,是万年以远的中华文化、五千年以远的中华文明、三千年以远的文字历史的延续。我们不再那么遵循西方的历史学考古学标准,用城、文字加上青铜器,把中国文明限制在3000多年;我们也不再自己限制自己,把中国文明起源局限于中原。我们应当更加自信,把西方人对中国的排位:四大古文明之四,排到世界文明之前列。因为,中国文明起源的形态,是全世界向文明转进的主要形态。

事实上,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的变革有不同的道路、不同的形态,而中国的道路和形态与西方的不一样,古代希腊、罗马那时不一样,今天在振兴崛起的道路与形态上,也都不一样。而且,在文明起源上,中国文明很可能是全世界向文明转进的一个主要形态,西方形态倒是个例外。历史学、考古学中,从西方经验来的一般法则,并不能有普遍的应用性。而中国这样万年久远的文化史、几千年不曾中断的文明史、大一统延续千年的国家史,只能用中国的法则来说明验证。重述中国,首先就是要建立中国自己的历史学、考古学话语体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渴望生活在一个统一而强盛的国家,始终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基因。千百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始终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怀。从这个意义上讲,命运共同体,也是价值共同体。所以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包括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把自己所建立的王朝,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正统。比如蒙古族、满族建立的元朝、清朝,他们都认为自己代表的是大中华。

在新的历史站立点上,我们对自己血脉相沿的民族国家,更要有自知之明,探寻文明的起源,形成过程、本有特色与发展趋势,取得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明探源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大工程。

一个成熟的文明,在其曲折发展中要有文化自觉也要有文化他觉。中国文化,对于其他文化主体应有互鉴互动,以求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借鉴。这也称之为文化互觉。文化互觉进而文化共觉:文化主体是独立且富有个性的。每一个文化主体都不仅向自身负责,同时地向“世界社会"负责。文化自觉到共觉,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

历史给予我们一个重大的契机:在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背景下,以自觉的自豪的文化自信,重述中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