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祈福文化中的劝善思想
中国人有祈福、求福、迎福、纳福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福”是吉祥、美好的文化符号,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终极追求。
中国自从有文字以来,就有了“福”的象形文字。神话传说,黄帝命史官仓颉造字,仓颉“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在这批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中,其中就有“福”字。
古人造字,讲究生动形象,指事会意,各有内涵。甲骨文中,“福”字左边“示”为祭坛象形,右边“酉”字为酒坛象形,本意为祭祀者两手捧酒坛,向神明献祭,祈求神明保佑、赐下祥瑞、富足安康。
随着字形演变,西周时金文“福”字右边写作“畐”,“畐”作声旁,有“满”的意思,代表富余、充盈,与“富”字同源,并沿用至今。
“福”字寄寓了中华民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向往,几千年来,中国人把一切美好的事物、祈望、感受,统统归结为福。人们把好运气称为“福运”,把带来好运的人称为“福星”,把带来好运的地方称为“福地”,把积善有余庆之家称为“福门”,把前程远大的人的相貌称为“福相”,把总能逢凶化吉的人称为“福将”,把获得美好生活的机缘称为“福分”;人们把吃到好的食物称为“口福”,听到好的资讯称为“耳福”,看到好的景物称为“眼福”,交到好的异性称为“艳福”,体验到好的感受称为“幸福”……
《礼记》云:“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韩非子》云:“全寿富贵之谓福。”《尚书· 洪范》云:“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福”字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里,积淀在中国人的骨髓里,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独特民俗文化——福文化。
民间广为流传的福神,是道教“三官大帝”中的“天官”:上元一品九炁赐福天官元阳大帝紫微帝君。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民间年画中的天官面容慈祥、五绺长须,头戴官帽,蟒袍玉带,其左手拿玉如意,右手打开一长幅,上写“天官赐福”。
明朝以后,民间把福星与禄星、寿星二星合起来祭祀,称福、禄、寿“三星高照”,后世又加入“财神、喜神”合祀,称福、禄、寿、财、喜“五福临门”。人们喜闻乐见、寓意吉祥的成语,如:洪福齐天、福至心灵、福如东海、福禄双全、福寿绵绵、福寿康宁、洞天福地等,都表达了人们崇尚福、喜爱福、追求福的普遍心理。
在传统文化中,“福”的本义是祈求神明,获得神明保佑相助。西汉许慎所著《说文》中说:“福,佑也。”“佑,助也。”人的祈福活动就是人祈求神明相助的过程。人所获得的福报,也是人心向善、行善、积德,修来的结果。
《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
福报,不会凭空产生,祸福皆有因,没有无善因之善果,也没有无恶因之恶果。人要获得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的福报,必须要通过修身养德、行善积福的善因才能实现。
所谓敬神如神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人的福祸吉凶与人的善恶行为密切相关,行善必得福报,行恶必遭灾祸。
关帝在《觉世真经》中说:“一切善事,信心奉行;人虽不见,神已早闻;加福增寿,添子益孙,灾消病减,祸患不侵,人物咸宁,吉星照临。”“求子得子,求寿得寿,富贵功名,皆能有成,凡有所祈,如意而获,万祸雪消,千祥云集。诸如此福,惟善可致。”
中国人祈福、求福的民俗文化传统,归根结底,也是一场劝善止恶、道德教化的心灵洗礼。唐玄宗李隆基说:“事天地能明察,则神感至诚而降福佑。”积福在于行善,行善在于发心。祈福、求福,祷告神明,需要诚心敬意,更需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样才能转祸为福,久久必获吉庆。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