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找事聊诸葛:不神化,不黑化(十八)
(紧接上期)在诸葛亮病重至死的不利局面前,(蜀)汉能全军而退,本来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成功撤回的(蜀)汉军内部却发生了内讧。此时的军中头号人物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魏延惨死于这场内讧之中,酿成(蜀)汉最大冤案。
魏延,字文长,豫州义阳人(今河南桐柏县)。估计魏延也是汉末时普遍出现“轻侠”“游侠”一类人物,自己带着一支部队四处闯荡。刘备得荆州时,魏延带着这支部队投靠并跟随刘备入蜀。
在入蜀过程中屡立战功,升任牙门将军。主帅行营称为牙门,牙门将军就是保护主帅行营的,类似于警卫团团长。从这个职务安排上可以看出刘备对魏延的信任。
后面发生的事情更加证实了这点。219年,刘备拿下汉中,就地称(汉中)王。回成都前,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这个任命让全军将士都大为惊讶。
(蜀)汉军中有两个“万人敌”,关羽、张飞,天下闻名,并且都是刘备的密友,从刘备出道时就一直紧紧跟随,不离左右。
二人担任的职务几乎一直并列,刘备在公孙瓒时,二人同为别部司马。
刘备任荆州牧时,二人同为杂号将军、太守(关羽为荡寇将军、襄阳太守;张飞为征虏将军,宜都太守);关羽投降曹操后,被封为汉寿亭侯,因此,刘备特封张飞为新亭侯,与关羽同等。
在刘备称汉中王时,两人的地位略有差异。虽然关羽的前将军和张飞的右将军档次是一样的,但关羽董督荆州,是镇守一州的方面大员,封疆大吏,张飞则只是镇守一郡(巴西郡)的地区官员。类似于二人都是将军,而关羽是大军区司令员,张飞是小军区司令员。
汉中太守虽然也是个小军区司令员,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是北拒曹操的大门,相当于荆州是东拒孙权的大门一样,因此,大家都得应该是张飞出任,张飞自己也这么想。
这就是魏延的任命一出,全军震惊的原因。顺带说一句,没有看到张飞对这个任命有任何抱怨,不像关羽那样,对任命黄忠为后将军一事暴跳如雷横加干涉,说明张飞的大局观、纪律性比关羽强。
刘备还特地大会群臣,其实就是为魏延举行了一个就职仪式,问魏延:“今天我委你重任,你有什么计划?”魏延回答:“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魏延气壮山河的回答得到刘备和众人的称赞。
刘备此时就两个边防重镇,一个是荆州,一个是汉中。有趣的是,驻守荆州的关羽和驻守汉中的魏延几乎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人,魏延就像关羽的缩小版,或者说关羽是魏延的升级版。
外形上,二人都是红脸,美髯;性情上,二人都爱护士兵,都有些狂妄自负,都和同僚搞不好关系。
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关羽偏向于骄横,干涉刘备用人,欺凌同僚;魏延偏向于粗暴,难以和同僚协作共事。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同,关羽因骄横丢失了荆州,损失巨大;魏延因粗暴得罪了同僚,累及自身。
其实魏延之死也给(蜀)汉带来较大的损失,但这不是他造成的,是那帮陷害他的人造成的。这个损失不能算在魏延的头上。
从219年算起,到234年,魏延镇守汉中长达十五年,没出任何差错,算得上尽职尽责,居功至伟。
为什么最后却落了个投降谋反的罪名呢?
这就牵扯出另一个当事人来,丞相长史,绥军将军杨仪。
杨仪,字威公,是襄阳豪族杨氏家族子弟。本来是曹魏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背叛傅群投靠了驻守荆州的关羽。关羽任命其为功曹,有次派其到成都向刘备汇报工作,得到刘备赏识,留在身边任左将军兵曹掾。刘备为汉中王,升为尚书。
此人很有才华,办事能力极强,但性情古怪,心胸狭隘,也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夷陵之战时,就与顶头上司尚书令刘巴不和。刘巴是天下名士,连刘备都要礼让三分,杨仪如此不恭,刘备将其贬为遥署弘农太守,就是个虚衔,一边呆着凉快。
诸葛亮执政后,征讨南中时,启用其为参军,署理丞相府事。从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后升任为丞相长史,加绥军将军。
前面提到过,此人有才有能力,跟随诸葛亮期间,常常参与军事规划,筹度粮谷,处理军中事务,做任何事情都效率奇高,很快办成,深得诸葛亮信任和赏识。
魏延也深得诸葛亮的信任和赏识。223年,刘禅继位,诸葛亮秉政,立即封魏延为都亭侯。227年,提升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230年,又升迁其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并直接由亭侯破格晋封为县侯(南郑侯)。
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以魏延为主力,一有军功,立即升迁,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不重用魏延。(当时一流的将军就魏延一人,其他的如吴懿、王平、张翼等都是二流将军)
一文一武,左膀右臂都能干,这本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偏偏这二人素来不和,形同水火,见面就吵。前面说过,魏延脾气暴躁,同僚都有些怕他,不愿意和他相处,想方设法回避他,只有杨仪不怕,见面就顶撞魏延。魏延对杨仪非常痛恨,有次甚至当众拔刀要杀杨仪。
二人关系不光(蜀)汉人知道,连孙权都知道。在费祎、董恢等人出使吴国时,孙权曾经说过:“杨仪、魏延,都是小人。虽然有可用之才,但一旦任用得势以后,只要诸葛亮一死,这二人必定要引起祸乱。”还真给孙权说准了。
诸葛亮对二人都看重,从不偏废,只是对二人势如水火的关系深感头痛,又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来化解,多次调和劝解也没能成功。
诸葛亮是个力求公平公正的人,在理性认识上能够做到对二人公平对待,但个人情感和习惯上,应该是偏向于杨仪。
杨仪是文人,又能干,长期呆在诸葛亮身边,属于诸葛亮核心圈子里的人。魏延是武将,并且身份特殊,是自带部曲追随刘备,深得刘备信任,不是诸葛亮核心圈子里的人。而魏延的性格也是诸葛亮不喜欢的。
有关诸葛亮病重撤军的事情,说法不一,很多人倾向于诸葛亮将兵权交给了杨仪,并且在研究撤军的会议上没有邀请魏延参加,还决定如果魏延不愿意断后撤军,就不管他了。
由于史书在记叙这件事情时含糊不清,导致了以上那些说法,仔细想想,不可能那样的。
魏延是军中第二号人物,也是除诸葛亮以外唯一的有“假节”特权的将军,一旦诸葛亮去世,军权一定会交到魏延手里,其他任何人都名不正言不顺,没有资格统领军队。
皇权体制下有一个特有的现象,皇帝或者像诸葛亮这样的权臣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其权力都是绝对的,权威是无法撼动的。诸葛亮没死前,可以指定杨仪或其他人来代表自己统领撤军事宜,而一旦确定死亡,杨仪或其他人就没法越级去指挥上级官员,他要敢这么做的话,魏延就敢凭假节的特权制裁他,甚至杀了他。
诸葛亮不会不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以诸葛亮公正执法的风格也不会做出这种违法的行为,他只能将兵权交给魏延。
正因为魏延兵权在手,杨仪才又恨又怕,恨的是魏延掌权,怕的是魏延报复。于是杨仪上表诬陷魏延要投敌叛国。魏延也针锋相对地上表说杨仪要投敌叛国。
双方不断上表指责对方,刘禅召集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研判这件事。蒋琬、董允全都保杨仪而怀疑魏延。这二人也是诸葛亮核心圈子里的人,自然不会保魏延。这也是为他们自己考虑,保魏延的话,以魏延的性格,今后不会把这二人放在眼里,朝中大事就会被握有军权的魏延所掌控,这二人的利益会受到损害。
既然朝廷定了调,就会追究魏延的罪责,杨仪才能以此发动政变讨伐魏延,不然就凭杨仪一个文人,官阶又没魏延高,手中又无兵权,不可能挑战魏延。
也正因为有了朝廷的支持,杨仪讨伐魏延时才会得到军队的支持。魏延失去军队支持,只好带着儿子和一些亲兵逃往汉中。
杨仪派马岱追上将其斩首,把首级带回来交给杨仪。杨仪的小人嘴脸于此暴露无遗,起身用脚踏着魏延的首级说:“狗奴才,还能作恶不?”
讨伐魏延时,蒋琬担心杨仪力量不够,还亲自带领禁军宿卫各营一起赶赴前方。走了几十里地后,传来魏延已死的消息,蒋琬才带队回宫。
杀了魏延还不够,朝廷还残忍地灭魏延三族。
魏延谋反,是(蜀)汉最大的冤案。这件谋反案几乎不值得一驳。
两大漏洞:第一,魏延要投降魏国。如果魏延要投降,不会往南走回(蜀)汉,而是往北走,前线与司马懿咫尺之遥,很容易就去了。
第二,魏延烧毁栈道。魏延是在大军安全撤出后,为阻止司马懿追击,烧毁了赤岸的栈道。如果像史书所记,魏延抢在杨仪前面回蜀,烧毁长达百余里的阁道,杨仪所带的数万(蜀)汉将士插翅也难飞越阁道,回到蜀中和魏延相对。
史书记载说杨仪带领士兵“槎山通道”,就是砍伐树木搭建道路,一百多里山道,谈何容易啊,不知道要费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何况后面还有司马懿的追兵!
整个事件都是诸葛亮核心圈子里的人为了这个小集团的利益制造出来的,其目的就是去掉魏延这个桀骜不驯的人。
杨仪很是得意,既泄了私愤,报了私仇,又立下平叛的功劳,自以为会得到朝廷重用了。其实他是被蒋琬、费祎、董允等人当枪使。这些人与魏延不和,害怕魏延接替诸葛亮执政,并不是魏延有背叛行为。
杨仪并不是诸葛亮最信任的人,他根本不知道诸葛亮在其他心腹亲信那里是怎样评价自己的。诸葛亮一直认为杨仪性格古怪狭隘,不如蒋琬。
诸葛亮去世前,刘禅曾派尚书仆射李福到前方问候,同时询问国家大事。诸葛亮此时估计已经病重,亲口指定的接班人是蒋琬,蒋琬以后是费祎,根本就没杨仪什么事。
果然,回到成都后,杨仪自以为功勋卓著,应该接替诸葛亮秉政,还专门叫都尉赵正来卜了一卦,结果卜出个下下卦,杨仪心里十分不快。
紧接着,朝廷的任命出来了,以左将军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接替魏延);以蒋琬为尚书令,总统国事(接替诸葛亮),而杨仪仅为中军师,不统领一兵一卒,整天闲逛而已。
杨仪资格比蒋琬老,杨仪为尚书时,蒋琬只是个尚书郎,后来虽然一起任丞相参军长史,但杨仪每次都跟随诸葛亮出征,承担了许多辛劳的差事。
杨仪自认为资历、能力都超过蒋琬,应该排在蒋琬前,接替诸葛亮,现在居然成了一个闲职人员,落差太大,心里十分怨愤,精神都有些分裂了,整天胡言乱语。
同僚们害怕受到他言语没有节制的牵连,都不愿意和他来往,只有后军师费祎经常去看望安慰他。杨仪就对费祎大发牢骚,说的话确实有些疯癫不智,说:“当时丞相死了后,我如果举军投降魏国,还会落魄到现在这样子吗?真是令人追悔莫及。”
没想到费祎是个告密者,把杨仪的话告诉了刘禅。杨仪回到成都还没有半年,就被废为庶民,举家迁往汉嘉郡看管(今四川芦山县)。
杨仪不服气,不断地上书诽谤,言辞激烈,朝廷下令郡里将其下狱,杨仪在狱中自杀。杨仪此时几乎已经疯了,是否是自杀,很难说。
可惜了对(蜀)汉忠心耿耿、功勋卓著的魏延。魏延死后,(蜀)汉再无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事统帅。蒋琬等人的所作所为,无异于自毁长城。这也是家天下的弊端,在这种体制下,利益集团首先是保护自身利益,其次才是国家利益。
这件冤案发生在诸葛亮死后,似乎和诸葛亮没多大关系,其实不然,有关系的,正因为诸葛亮生前没能消除魏延、杨仪二人的矛盾,才导致了冤案的发生。
这件冤案最能体现前面多次提到过的诸葛亮的一个短处,就是找不到有效的办法来管理和制服个性张扬能力出众的文臣武将,也找不到有效的办法来协调这类人与其他大臣的矛盾关系。
陈寿在《三国志》里认为刘封、彭羕、廖立、李严、刘琰、魏延、杨仪这几个人都有才干,最终没得到好的结果,都是自找,所谓“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有学者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诸人皆有超拔之才,而同致废除,盖无器识以将之,则才多反以致患也。”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不是这些人要自取其祸,而是没有一个器量大识见高的人来有效地管束这些人,导致这些人反而因为能力强给自己带来祸患。
这个观点不无道理。
诸葛亮去世,本文也该结束了。按照传统,人死了得盖棺论定,所以还不能结束。虽然要给诸葛亮下一个结论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也得尽力地勉为其难地去做,合理与否,交由各位自行评判。
诸葛亮的北伐之谜,集权、专权之谜,有哪些是非功过,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