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性演变史》【历史】:读千卷书之第126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中国国民性演变史》【历史】:读千卷书之第126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第三十二本民族历史和性格方面的著作:《中国国民性演变史》。
春秋的贵族精神,在汉唐宋得以延续,而到了元明清时代,国民则出现毛泽东认为最大的问题:奴隶性。个人认同胡适的观点:国民性改变是多元问题,政治开放、经济稳定、文化教育、体育运动都是培养贵族精神方法。
一、顺民。汉语里有一个独特的词——“顺民”,我不知道还有哪个民族的语言里有。那些农村老太太的神态,就是“顺民神态”。这种“顺民神态”告诉你,他们准备在任何公权力、暴力和不合理现象面前低头。无论什么时候,他们都会选择顺从,而不是反抗。
黑格尔说中国是个“停滞的帝国”,汤因比说中国几千年里处于“僵化状态”。如果因此而认为中国的传统社会没有发展,那无疑是错误的。几千年的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专制技术发展史。
专制制度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一种制度。为了让这一家一姓能够千秋万代享有全天下的膏脂,它尽最大可能地压缩社会其他人群的权利,尽最大可能地消灭一切对专有权力的觊觎和挑战,尽最大可能地维持稳定,保持现状,防止社会发展变化。套用鲁迅在《春末闲谈》中的比喻,专制技术就是掠夺者刺在中国社会神经上的一根毒针,它使得中国社会麻痹、僵化、失去反抗力,以利于它肆无忌惮地敲骨吸髓。
二、中国政治的张力。从汉代到宋代,中国专制政治制度一直在进行着自我调整,逐渐形成了皇帝与高级官员共治天下的观念。汉代就已经有了与文臣共治天下的思想萌芽。“汉宣有言,与我共治者,惟良二千石。”魏晋时代,强大的士族力量更是对皇权形成巨大的约束。唐代的封驳制度正是在门阀传统下形成的。唐制规定,皇帝下发诏敕,必须首先经过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如果认为有失宜之处,可以封还不发,有错误者则由给事中驳正。
宋代是君主集权制发展的高峰。但是与此同时,文臣对君权的制衡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姚大力认为,唐宋两朝皇帝制度中,存在着“专制君权持续强化”和“限制君权的制衡程序同样在增强”两种趋势,彼此构成一种“张力”,保证了宋代政治文明向前发展。
而到了元代,这种“张力”却遭到破坏,元代君臣关系出现了重大倒退。提到明代的国民性,我首先想到的三个字就是“流氓气”。明代社会的最大特点是,几乎所有社会阶层都呈现出“流氓”面貌。
三、“毕其功于一役”。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人一直希望能找到某种最便捷的方式,“毕其功于一役”地解救中国的危机。与此同时,中国人历来有一种一元论思维倾向,喜欢把复杂的世相归结为“小葱拌豆腐”式的某种“终极真理”之下,认为找到“大本大元”之后,则一切复杂的问题都会“彻底解决”,迎刃而解。“五四”之后,种种西方思潮一股脑地涌入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试图在其中找到一种“终极真理”。李大钊的话很有代表性:“恐怕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事实证明,以简明果断的语言解释了宇宙一切现象的马列主义,最适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因此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迅速左转。
胡适强调暴力革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世界上两个大革命,一个法国革命,一个俄国革命,表面上可算是根本解决了,然而骨子里总逃不了那枝枝节节的具体问题;虽然快意一时,震动百世,而法国与俄国终不能不应付那一点一滴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把平常对政治的大奢望暂时收起,只存一个'得尺进尺,得寸进寸’的希望,然后可以冷静地估量那现实的政治上的变迁”。
“文化大革命”未能达到目标,这一事实对我们的启示是,任何一种变革都要有立足的基础,现代化与其说是一个摧毁传统的“除旧布新”运动,毋宁说是一个将传统资源转化利用的“推陈出新”过程。或者说,文化只可能在旧的基础上升级换代,而不可能一夜之间全盘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