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锋:奇门遁甲的天文背景(一)
奇门遁甲的天文背景(一)
尹锋
(一)、以日月运行规律为基础
奇门遁甲是我国古代先贤“仰观俯察”的智慧结晶,是一门以天文历法为背景、象数理论为基础的决策科学。其天文背景是以日月星辰的运行为依据而进行的推演和判断,古人通过对日月运行、九星悬朗、寒往暑来、节气推移、昼夜交替等一系列现象的仰观俯察,以《周易》中的“观象授时”之法为指导,建立起一种思想理论框架,并以此探索天体演化、时空流转、空间结构、阴阳组合、岁差置闰、斗转星移、生物起源等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形成了一个结构宏大的理论体系。现代天文学研究证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许多思想是非常优秀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充分体现了古代先哲宏观把握世界万物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奇门遁甲采用的是阴阳合历。阴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在古代,月亮又称作太阴,所以说这种历法又称作太阴历,简称阴历。阴历把朔望月作为历月的长度,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所以阴历历法规定单月为三十天,双月为二十九天,平均每月的天数为二十九天半。十二个月为一年,共354天,而十二个朔望月的的时间是 354.3671天,比实际阴历年长0.3671天,三十年共长出11.013天,所以阴历以每三十年为一个置闰周期,用以调整时间与季节的关系。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作为依据制定的历法,其运行周期为一回归年,即春、夏、秋、冬四季循环的变化周期,同时也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开始徘徊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2天,回归年的日数是朔望月日数的12.368倍,也就是说一个回归年不是朔望月的整倍数,它多于十二个朔望月,少于十三个朔望月。为了使历年的平均值与回归年的日数接近,阴阳合历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多出的一个月为闰月。经计算可知,十九年加七个闰月与实际情况相符。阴阳合历又称阴阳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两种运动规律而制定的历法,以回归计年,朔望计月,以大小月及置闰之法与自然周期相合,是最为精确实用的一种科学历法。我国从殷商时期就开始使用简单的阴阳历,由于春夏秋冬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周期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联,所以又称作农历。
地球上四季变化的原理图
历法是根据天象变化规律来计量时间,判别气候,划分季节的一种法则。我国古代先贤通过长期对日月星辰的观察,逐步了解和掌握了地球、月亮和太阳的运行规律,根据四季变化及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计算出每月长度及回归年长度,并根据气候变化制定出相应的二十四节气,这是中国历法所特有的创造与发明。它曾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起初大约仅有二至(冬至、夏至)和二分(春分、秋分),一直到战国时期才逐渐形成完备的二十四节气系统:由冬至起算,每经一年的1/24日交一个节气,其名称分别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此中奇数统称为中气,偶数统称作节气。二十四节气分别标志着太阳在一周年运动中的24个大体固定的位置,是对太阳周年运动位置的一种特殊的描述形式,它们又能较好地反映一年中寒暑、雨旱、日照长短等变化的规律。所以,它们不但具有重要的天文意义,而且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二十四节气自战国时期得以完备之后,一直成为我国传统历法的重要内容之一,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古人观象授时图
二十四节气是节气与中气的总称,节为月令之开始,气为月令之中气。据《尚书·尧典》中记载:“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霄中星虚,以应仲秋”,“日短星昂,以正仲冬”。以上记载中的日中、日永、霄中、日短,就是后来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规律而制定,因此每一个节气都能真实的反映太阳所在的位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不是圆形的,也不是轴线平行的,而是椭圆形的,且倾斜66度34分,绕太阳一周之后,在其赤度上下留一条∽形的轨迹,也就是太阳在天空中周日视运动的轨道称为黄道,∽形的两个波峰一个为“冬至”节气,坎宫一阳始生之地,标志着奇门阳遁局的开始,显示出阳气自冬至开始而递次增强。另一波峰为“夏至”节气,离宫一阴始生之地,标志着奇门阴遁局的开始,显示出自夏至之后阴气递次增强。其中包含“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的太极原理。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度,二十四节气的春风点为零点,将黄道等分为二十四段,每段15度,太阳每够行15度就表示到了一个节气。每宫管45度故一宫有三节气,八宫合二十四节气。
原始太极复原图(周春才《易经图典》)
奇门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每一个节气分为上、中、下三元,每一元五日,三元十五日为一节气,实为古天文历之“七十二候”,奇门“烟波钓叟赋”中“太公删成七十二”即为此说。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东吴鲁肃论及“用兵之道”时说:“《七十二候图》,成图于周公,将节气周天三百六十日,分类别之。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进成岁。将一年之中的节气更替,万物衰荣一一道明;何时虹藏不见,何时雷始收声,何时土润涛暑,何时雾霾蒸腾......如此只须谙熟于胸,融汇于心,运用得当,便可胜于百万雄兵!”真可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奇门遁甲便是以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时空坐标系,用以推断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规律。
孟长卿卦气七十二候图
著名学者扬力教授在《中华五千年科学经典》中说:“太阳视运动运行一度为一日,运行三百六十五度需三百六十五日又二十五刻,所谓‘以周天之度,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也’为一年。上半年为阳长阴消阶段,下半年为阴长阳消时期。前者为天渐温、昼渐长的开天门时,后者为气渐凉、昼渐短的入地户候,从而分别作为奇门遁甲阳遁、阴遁划分的标准,即取其‘阳主出,阴主入’之意。故《遁甲经》曰:六戊为天门,六己为地户。即指出遁甲分阴阳与太阳的阴阳升降密切相关。”
易学家常秉义先生在《周易与历法》一书中云:“易学是一门同天文、历数、气象、物候等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实证科学。《周易》是占筮书。筮,数也,筮法源于古历法,而历法本身就是一种准确的预测”。他又说:“奇门遁甲占测术共四千三百二十条,六壬占术共三千多条,纳甲筮法共四千零九十六条,加之月建、日建、时辰及六爻占辞,其信息量之巨是难以想象的。不论何种占法,都与天文历数密切相关,如奇门、六壬、太乙、纳甲、风水等等皆离不开河洛数理九宫八卦及节气律历星宿度数。一言以敝之,离不天文历法的时空背景”。
日月地周期八卦图
我国著名科学家刘子华先生,1940年以法文博士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书在巴黎出版,第一个向世界宣布:太阳系肯定存在第十颗行星,并命名为“木王星”。1978年刘子华博士经过反复运算第十颗行星的周期后,写出论文《太阳系必然存在第十颗行星》,并预测该星将于1982年前后出现。1981年美国合众国际报道:美国海军天文台发现太阳系存在第十颗行星。1987年11月5日南京《世界科技译报》说:“美国宇航局发言人宣称:第十颗行星可能正环绕太阳运行。”还说:“虽然这颗行星离九大行星很远,但它存在是勿庸置疑的。”这一事实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刘子华博士论证的依据便来源于包含河洛易理的古代天文历法。欧洲哲学权威荣格在英文《周易》再版序言中说:“世界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原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仍然具有价值,而且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