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思恭志存高远,抓住了上台表演的机会!(两宋繁华往事212)
很抱歉,历史没有告诉我们这位英雄的出生年月。我们不知道,这场巨大的变故来临时,他到底年方几何?这也更让我们确定,他和他的民族,在此之前,都是不太入流的小角色。
大唐皇帝在逃离长安的时候,传檄天下军队勤王。
拓跋思恭也得到了消息。作为西北一个弱小部落的酋长,天子的诏书,是不会直接发给他的。更大的可能,是经过了唐王朝官僚系统的层层传递。通知他的,或许就是某个边关的小吏。
这是个机会。至少,是去长安的机会。
他向往长安。向往为皇帝陛下建功立业。当然,更向往的是借着乱世,建功立业,甚至恢复祖先拓跋氏的荣光。长安、洛阳,正是他的先祖们,称孤道寡的地方。
他是酋长,但没有擅自出兵的权力。他召集部落长老们开会。
会议有着激烈的争锋。主张出兵的有,反对出兵的更有。有人希望火中取栗,更有人担心引火烧身。
我们不知道,他是如何说服了部落里的长老,又是如何激励党项的男儿,去为千里之外的大唐皇帝效命。或许,还是依托先祖的荣光吧。
为了师出有名,拓跋思恭郑重地给唐朝皇帝上书,请求率兵前往长安协助平叛。逃跑的皇帝,接到这样的奏表,感动的一塌糊涂。或许,他都搞不清楚这个小小的部落身在何方,御笔一挥,嘉奖拓跋思恭并赐名定难军。
皇命在手,师出有名。拓跋思恭,率领八千党项男儿,向长安开拔。这是一场赌博。拓跋思恭的队伍,几乎是党项人的全部精华所在。当时黄巢起义军,正如日中天。天下大势,正未可知也。如果战败,党项或许就将不复存在。
可身在乱世,不争行吗,不赌行吗?
不行。
历史反复证明,乱世之中,与其苟且偷生,不如奋而一搏。只要能挤上台去,就有演出的机会。即便不是主演,能混个脸熟,也是收获。
唐末,就是个巨大的舞台。
在舞台上亮相的,都是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角色,黄巢、朱温、李克用等等。这些人,都是改变中国历史的大角色。拓跋思恭,靠着主动争取,甚至是豪赌民族命运,赢得了与这些大人物同台演出的机会。重要的是,他站对了位置。不仅博到了名声,还让他和他的民族青史留名,也得到了壮大的良机。
经过惨烈的战斗,拓跋思恭带着他的党项子弟先败后胜,最终与唐朝联军一起赶跑了黄巢、攻入了长安。
站在断壁残垣的朱雀大街,他望着远处大明宫的熊熊烈火,曾经梦中的长安,彻底地崩塌。或许,正是在这一刻,中原王朝、真龙天子,让他失去了敬畏之心。自此,这种心理,代代相传,成为他子孙后代的固有的基因。
收复长安,自是天大的功劳。皇帝封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管辖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位于今陕西、甘肃一带。党项人,拥有了更大的根据地和更富庶的大本营。
其后,拓跋思恭继续为唐王朝征战四方。当黄巢最终被击败时,这位党项英雄,被朝廷任命为夏州节度使,兼太子太傅,封夏国公,赐姓李。
拓跋思恭,党项民族和西夏政权的奠基人。没有他,就没有后来党项人的辉煌,也就没有那个灿烂的西夏王朝。
自此,党项人,雄视西北,裂土成藩,俨然一国。拓跋氏,未建国而王其土,成为了夏州这片土地的实际统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