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勤洗手
勤洗手
廖红玫
龙南县特殊教育学校
【教材分析】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我的安全我知道》一年级第二章《公共和个人卫生》第八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智障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洗手,什么时候要洗手。
2.能力目标:
A组学生:学会自己洗手
B组学生:跟着老师洗手
C组学生:在老师帮助下洗手
3.情感目标:培养智障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明确不洗手的危害性,知道哪些时候要洗手,教育学生讲卫生。
【教学难点】培养智障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洗手。
【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情境设置法、谈话法、启发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一盆清水、一块香皂、一块干净的小毛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音律导入,激发兴趣
情境设置,充分感悟
探讨深入,掌握方法
拓展延伸,深入总结
【教学过程】
环节一、律动操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学生喜爱的律动操《小手拍拍》作为开场,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二、情境设置,充分感悟
1、出示课件情景图,教师讲故事导入:小兵生病了,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很难受。医生帮他检查了身体,发现小兵的肚子里长了许多小虫子。原来是因为小兵在吃东西时,不讲究卫生, 用脏兮兮的小手直接抓着吃,所以生病了。
(1)提问:你们知道小兵的肚子里为什么会长小虫子吗?
(2)学生思考交流,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3)教师引导:因为他不爱洗手。
(4)引出课题,板书:勤洗手。
(5)讲述不洗手的危害性,教育学生讲卫生。
2、出示学生平时生活的片段,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我们要洗手呢?
(1)指名学生说一说。
(2)教师引导:饭前、便后、看完书后、从外面玩耍后……
(3)教师总结:其实,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许多细菌和病毒,而我们的双手在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干什么事都要用到手,手接触的东西最多,手上沾染的细菌也很多。在吃饭时,手要接触食物和餐具。这样,手上的细菌就会通过食物和餐具进入消化道,引起许多的疾病。而洗手是最简便的方法,能把手上的细菌洗掉。所以,我们要勤洗手。
环节三、探讨深入,掌握方法
1、教师以谈话方式进入:“相信很多小朋友都会说,老师,我会洗手,我每天都洗手。可是,你会正确地洗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怎样洗手吧。”
(1)出示课件中的洗手步骤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洗手的?
(2)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教具,课堂示范洗手方法。边示范,边说步骤。
(3)学生动手体验,跟着老师的步骤一起做一做。
(4)分组指导学生洗手,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环节四、拓展延伸,深入总结
1、出示课件,讲述课外小知识:在医生叔叔的显微镜下就能看到,一双没有经过清洗的手上有几亿个细菌呢!
2、以《洗手歌》结束,让学生深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勤洗手
教学反思
基于智障学生的特殊性,根据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差的特点,本课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采用动静教体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有如下特点:
一是通过适当的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取知识。教学过程中,穿插学生平日在学校的片段,使教学活动贴近生活。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参与,获得感性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三是在教学方法上,能根据低年级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来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实践证明本节课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