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臧哀伯谏纳郜鼎(桓公二年 左传)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俱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0)

相关推荐

  • 【读书笔记】春秋左传•桓公二年

    ☆提要 [主要事件]宋督弑其君.臧哀伯谏纳郜鼎等 [涉及人物]鲁桓公.郑庄公.华父督等 [涉及国家]宋.鲁.齐.陈.郑.蔡.杞.滕等 [成语典故]臧哀伯谏纳郜鼎 [春秋体例] [1]凡公行,告于宗庙: ...

  • 春秋左传—桓公二年:唐有魏征,鲁有臧哀伯,可鲁桓公不是唐太宗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九鼎应该是周天子使用的,鲁桓公公然接收,放入太庙,臧哀伯劝阻鲁桓公,如果不能以身作则,臣子就会标榜,这是在玩火自焚啊.对于一个诸侯来说,实在危险.想想自己的王位是怎么来的吧.(羽父 ...

  • 崔骃《官箴》《铭》

    4月21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略钞 太尉箴 天官冢宰,庶寮之率.师锡有帝,命虞作尉.爰叶台极,爰平国域.制军诘禁,王旅惟式.九州用绥,群公咸治.干戈载戢,宿缠其纪.上之云据,下之云戴.苟非 ...

  • 臧氏家族史话

    观兖州 知天下 臧氏家族史话 臧建立  辑录整理 唐朝诗人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写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每个 ...

  • 【歪读《古文观止》】臧哀伯谏纳郜鼎

    <臧哀伯谏纳郜鼎>其历史背景如下:鲁桓公二年,宋国大夫华督弑宋殇公拥立宋庄公.鲁桓公与齐僖公.陈桓公,郑庄公联合共同承认宋国的变局,宋国对四国进行了贿赂感谢.鲁国得到一郜鼎.鲁桓公把郜鼎置 ...

  • 古文观止6:臧哀伯谏纳郜鼎

    夏四月,取郜(gào)大鼎于宋,纳于大(tài)庙.非礼也.臧(zāng)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sè)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 1.鼎:古代把鼎作为立国的重器 ...

  • 《臧哀伯谏纳郜鼎》

    今天我们学习<古文观止>第一卷的第六篇,<臧哀伯谏纳郜鼎>,<左传.桓公二年> <臧哀伯谏纳郜鼎>出自<左传·桓公二年>.其中心内容是臧哀伯 ...

  • 《古文观止》臧哀伯谏纳郜鼎(左传.桓公二年)

    [作品介绍] <臧哀伯谏纳郜鼎>的中心内容是臧哀伯批评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并"纳于大庙"这件事的"非礼".礼的范畴极其广泛,内 ...

  • 《臧僖伯谏观鱼》原文及译文

    <臧僖伯谏观鱼>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记叙了臧僖伯用当时社会的礼制去劝阻鲁隐公去棠地观看捕鱼一事,反映了当时的"礼"制思想,即国君不能把游玩逸乐 ...

  • 原典 |《左传》 04 臧僖伯谏观鱼

        星期一发布古代汉语,星期五发布古代文学.     提示:古代汉语文学QQ群(933201038)中有高清PDF版<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 ...

  • 古文观止4:臧僖伯谏观鱼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xī)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 1.如:到: 2.鱼:通"渔".捕鱼,动词: 3.大事:祭祀和军事活动: 4. ...

  • 【歪读《古文观止》】臧僖伯谏观鱼

    全文可概括为一句话:言语行为都要注重的自己的身份地位,否则就是坏了礼法.一国之君更是如此. 打个小比方,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能出入酒吧.赌场.歌舞厅等场所,更不能口出粗鄙之语.否则就坏了" ...

  • 04 臧僖伯谏观鱼(隐公五年 左传)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 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