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毁路基处治方案探讨(四)

笔者以某三级公路的沿河水毁路基的现场调查案例,选取一些不同的典型工点对水毁处治方案进行探讨。河流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区暴涨暴落型,河流下切严重快速。需要说明的是该项目资金紧张,且工期待紧张,故需现场即刻确定处治方案。方案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力求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一、某段公路外侧岸坡由碎石土构成,岸坡高约6m,坡脚水流湍急,河道顺直。雨季时岸坡发生垮塌而造成部分路基脱空和路肩墙缺失。从现场看,该处为涵洞出水口段,洞内常年有水,在雨季时排水量急剧增大。
图1-1 路基外侧岸坡损坏
现场初定的处治方案:
1、坡体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雨季期间涵洞排水量巨大,造成洞口岸坡不涵洞过水的强烈冲刷下发生垮塌,并非坡脚顺直河道的水流冲刷造成(因为相邻类似的岸坡没有发生病害)。
2、在坡脚设置4m左右高度,墙顶位于河流洪水位以上的护脚墙,墙上设置砼护坡,并在路基脱空部位关模后采用砼灌注回填,与外侧护坡有效衔接后进行路基修复。
3、对损坏的涵洞进行接长,并对出口进行急流设置,尤其加强涵洞正对段的路肩墙防冲刷深度设置(较其它部位的浸水挡墙加深0.5m设置),防止涵洞排泄水的冲刷。
二、某段公路外侧所在河道宽缓,路基外侧岸坡高约5m。由于洪水期间水位急剧上涨造成河流改道而导致路基损坏严重,不得不采用格宾挡墙临时防护后进行简易通车。

图2-1 路基损坏情况

图2-2 路基损坏处河流上游情况

现场初定的处治方案:
1、路基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洪水改道造成强烈冲刷而成,故依据此处宽缓的河道特征,以及对岸地质条件较好和没有重要结构的实际情况,可在路基损坏段的河道上游设置中水位挑坝,将河流约束在原主河道,减轻洪水时对路基的冲刷危害。
2、由于路堤高约5m,以及为确保河道顺直,防止路堤外伸造成阻水而形成的强烈的局部冲刷,故采用浸水式路肩墙+路基回填至线路标高进行路基恢复。
同样,以下一处路基损坏也存在类似情况,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处治。

图2-3-1此处水毁路基可以采用上游挑坝+浸水路肩墙

图2-3-2水毁路基可以采用上游挑坝+浸水路肩墙处治

三、某段场镇公路由于道路扩建,在原浆砌(其实就是干砌)挡墙外侧加宽2.5m设置了人行道,并采用浆砌片石挡墙进行河岸防护和道路防护。雨季时洪水冲刷导致加宽路基坍塌。而从坍塌部位的岸坡看,坡脚基岩出露。

图3 场镇道路损坏及河道情况

现场初定的处治方案:
1、该段虽然河道顺直,但由于场镇扩建对河道压缩较多,造成河流冲刷加剧。故结合场镇人行道的荷载较小,以及坡脚基岩出露的特点,采用嵌固于下部基岩一定深度的微型桩支撑上部的钢筋砼人行道。
这样的工程处治措施,不但有效保证了场镇的人行道设置,也有效拓宽了河道,减小了两侧岸坡的河道冲刷力度。
2、由于原路的既有挡墙砌筑质量较差,故建议采用20cm厚度的钢筋砼面板式锚杆对其进行加固防护,防止其在洪水时由于冲刷而发生变形。这样也可有效防止涵洞处排水冲刷岸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