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岩土工程的实践重要性

岩土工程是典型的老中医学科,一个具有良好的理论的学生在毕业后踏入社会,一定要尽量多去工程现场,将自己学到的理论与工程实践联系起来,融汇贯通,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打通理论与实践的最后一道关卡,将在学校中纯粹学习理论的思维和办事方式,逐渐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说将过去的理论思维转向实践应用,用理论指导实践,积累经验,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岩土工程师。因为,社会也是一个大学校,学子们走出大学校门的同时,也就迈入了工程实践的这个大学校,也需要我们孜孜不倦的去学习。

否则可能在工程实践中,形成理论是纯粹的理论,不能与实践有效挂钩。有些工程问题发生后,完全想不起来应用理论去解释,去指导工程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只有当别人解释病害原理后,方才恍然大悟,一幅醍醐灌顶的样子,这就是理论与实践断档所致。

阻隔理论有效指导实践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现场实际训练。在现实生活中,搞理论研究的学者像是现场的技术员,搞工程实践中的工程师像是现场的农民工。解决工程问题,时常见到有些学者动辄“理论上如何如何”,不列出一个让大家看不懂、有n个参数的公式就不能显得有多么神秘。殊不知,岩土工程是接地气的。正如白居易的诗都要让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的懂,方才广为流传。岩土工程是一门实用型学科,用过于精细而高深的方法去解决岩土工程问题,有时可能是忘掉了事物的本质,甚至去一个谎言去验证另一个谎言,其在工程中造成的损失不可谓不严重。

理论只有在工程实践中不断的去应用、验证,方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纸上谈兵,自古以来就证明是行不能的,尤其是岩土工程。现在很多学生毕业后很少能沉下去到现场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之间很少能有“电流通过”,这是非常可怕的。走出校园多年后,现场中出了问题需要独自挑起担子时,仍然一幅茫然而不知所措的样子,或者依据本能提出一些违背基本理论的工程处治措施,着实让人看的心痛。甚至有些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岩土工作者,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全与其拥有的扎实理论不成正比,这就是典型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所致。

如某深30m左右的软土,其承载力约为20~30KPa,主线路堤采用刚性复合地基处治,而建于主线路堤坡脚的高约5m的新建村道路竟采用厚约1.5m碎石垫层处理后直接进行填筑,其结果是由于村道失稳导致牵引主线发生整体滑移。

再如某深25m左右的软土,其承载力约为30KPa,道路修建时竟采用抛石挤淤进行处治,造成大规模的石方抛入后犹如泥牛如海、杳无踪影,反而造成外侧软土随着抛石的增加而不断垄起。但就这样的问题出现,技术人员却认为达到的抛石挤淤的效果,因为,淤泥的确被挤的垄起了,就认为这是真正的抛石挤淤工艺,其后果可想而知。
某堆积体滑坡后缘紧贴近直立的高陡斜坡,滑坡发生后竟拟采用大规模清方。可问题是滑坡清方后,高陡斜坡的稳定性如何确保。正如一个砍掉了脚掌后,人怎么能靠失去脚掌后的两根腿站立。
桥、涵、挡墙的“三背”部位采用碎石回填后,认为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方能确保其沉降到位。这种处理现场问题时不能合理应用基本理论知识的情况不胜枚举。
某滑坡发生后,技术人员采用了漂亮而华丽的数值模拟进行分析计算,并拟采用大规模的工程进行支挡处治。可问题是居然把推移式滑坡按牵引式滑坡分析,这种基本滑坡模型都没有搞清楚的理论计算肯定是没有任何实际应用价值的。其结果是把滑坡问题当做了边坡问题而花费了巨资进行治理。结果是工程施做在了滑面以上而坐船,工程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
因此,一个优秀的,或者说是合格的岩土工程师,应有扎实或较扎实的地质或结构理论知识,然后能在走出校门后在一线现场沉下心来锻炼几年,将自己将要所从事的岩土工程有一个系统的感性认识,就权且当做是学校的实习延续,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关键点。明白“锚索”长什么模样,怎么施工;坡体结构在工程中怎么考虑应用,多级滑坡怎么划分,与课本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为今后的岩土工程实践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再向前一步,技术人员如果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在现场实践中不断的去锻炼,见的越多,处治的越多,经验越多,成为合格或优秀岩土工程师的可能性就越高。与自然灾害较量过招时,能够见招拆招的本领越高,直至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岩土工程是概念性设计,是以理论为导向,实践为准绳的。岩土工程实践中既要反对空头的理论家,也要反对完全的经验主义者,而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具有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并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验证,方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岩土工程师,或者上升为一名优秀的岩土工程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