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新加坡被日本攻陷,当时的人口...

1942年,新加坡被日本攻陷,当时的人口约为八十万人,其中华侨约为六十万人左右。但实际上为了躲避进攻马来半岛的日军,很多当地的难民也来到新加坡避难。因此陷落时的新加坡至少有百万人以上的人口。

 日军占领新加坡的第3天即2月18日清晨,第5师团第9旅团长河村参郎少将接到上级命令,他被任命为城市警备司令官。河村立即前往第25军司令部,接受指示。

据河村参郎回忆,军司令官山下奉文表情严肃的向他下达了一项颇感意外的命令:“由于在其他方面有新的作战任务,我军必须将大量兵力从新加坡转移,警备司令部应尽快实施市内扫荡作战,消灭怀有敌意的华侨,已解除我军作战的后顾之忧。”  

随后参谋部作出详细指示:将新加坡岛内及市区的所有男性华侨分区域全部集中后,进行严格审查,凡对日军怀有敌意者立即处以死刑。据河村参郎后来回忆,他对“立即处以死刑”的命令有些吃惊并提出疑问。

但上司原话说:“对这件事可能有种种议论,但军司令官已经决定,其本质就是扫荡战,希望立即执行命令。”
扫荡战日期定为:2月21日至23日三天。

日军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从华侨中甄别出其认为可疑的人予以逮捕。先于 19日、20日两天将各警备区内所有18至50岁的华侨男子集中看管。利用21至23日两天时间进行严格盘查,肃清其中的可疑分子。

其具体搜捕对象为:曾参加过英军的新华义勇军成员、共产党员、抗日分子、为重庆政府捐款者、私下隐匿武器者以及无正当职业者。

 当时估计市民中约有华侨七十多万人,问题是在语言不通地理不熟的情况下,仅凭少量宪兵,怎样才能在短短三天时间内对如此众多的华侨进行盘查?

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后,宪兵队决定胁迫被俘的英国军官、警察、义勇军干部和当地密探帮助日军进行辨认,同时还利用占领新加坡后缴获的英国档案、抗日团体名册、义勇军名册等进行盘查。

  2月19日,日军在新加坡市区的各个街道张贴布告,以登记发放“良民证”为由,要求全岛所有12岁至60岁的男性华侨,到岛内五个地点集中接受日军的审查,凡违令者立即处死刑。马来人、印度人和混血人不在此范围内。

当成千上万的男性华侨顶着烈日被集中到周围架着铁丝网的空地时,日军的盘查开始了。

 除了日军宪兵现场严格盘问并进行甄别外,蒙面只露眼睛的英国军官也参加了对前新华义勇军成员的辨认。宪兵在审查过程中,特别对符合以下条件的华侨男子实施抓捕:受过高等教育且英文流利者、在马来半岛居住未满五年者、拥有财产5万美元以上者和原籍海南岛者。

按照日军宪兵荒谬的逻辑,华侨有文化者必定反日、短期居住者肯定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抗日分子、有资产者曾经给中国政府捐款抗日、而原籍海南岛的华侨信仰共产主义者较多。

 在盘查过程中,日军宪兵抓捕的对象显然是青壮年男性。凡是稍有反抗的人都遭到了日军的毒打,有些人不仅被打,宪兵还用坚硬的长筒靴狠踢小腿的迎面骨,使人痛苦不堪,一时无法站立,只好呻吟着在地上爬行。被打的人都被集中在一个组里,无论哪一个组,年轻人都占多数。

 每天傍晚,日本宪兵用电线和  绳子捆绑被其挑出的华侨男子,然后用卡车将一批批华侨拉到岛内偏僻的海滩上用机枪杀害,大部分尸体被抛入大海中。

随军采访的日本记者战后说:“这种肃清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执行者仅限于宪兵等,其他人谁也不知道真相。执行处决的方法很残酷,例如把许多人捆成一串,用船运到海湾,然后推下海溺死。” 

 日军投降后承认在清查搜捕中共处死的男性华侨6000多人。但根据战后调查,仅在新加坡岛内至少即有15000多人惨遭日军杀害。新加坡独立后成立的死难遗属调查会统计,能查到姓名的死者即有19000多人。

 大屠杀绝非仅限于新加坡一地,日军在其占领下的马来半岛,以搜捕抗日分子为名,对华侨实施了大规模的残酷杀戮。其高潮在1942年3月至5月期间。当时日本兵进入华侨聚集的村庄后,毫无任何理由就将整村的华侨杀害,甚至连妇女和儿童也不放过。

@调侃历史的幻苦君 :日军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对华侨实施大规模屠杀的目的,一般说法是对华侨长期援助祖国抗战恼羞成怒,实施野蛮报复。这是屠杀者的动机之一,但并非主要原因。

这个罪恶的计划早在日军进攻新加坡之前就已经在酝酿之中。其目的是在主力部队转移作战前,除掉一部分有可能反抗其统治的青壮年华侨,制造恐怖震慑占领区内的人民。

同时有预谋的减少华侨在马来亚和新加坡人口中的比例。日军很清楚南洋地区的经济命脉都掌握在华侨的手中,于是通过屠杀对华侨的财产进行掠夺。在大屠杀过后,日军还用死亡进行威胁,逼迫幸存者向其捐献财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