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土:谈偏见

鲁  难  摄

偏见不是个好词,可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是人性使然,没有办法的事。
犹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次与某师范大学的两位处长同车去石家庄出差。路上闲聊,当他们得知我是某县人时,其中一位对我说,人们都说晋南有“三大鬼子”,贵县也是其中之一,可我怎么看,你都不太像个“鬼子”。
此处之鬼子,不是“日本鬼子”的那个鬼子,而是具有狡猾、诡诈之意。没想到家乡之人,在别人眼中,竟是此种印象。我只能笑笑。
事后反省,家乡之人,在地区或省里当官的较多,某些人为人处世的确也较其他地方的人更为圆滑世故,难怪会给留下别人如此的印象,虽然不无以偏概全之嫌疑,但也不是全无道理。这是我第一次领教偏见。
移居上海后,就发现一些人对外地人存有偏见,苏北人当然也包括在内。吾友戴兄是苏北人,一次和他聊及此事,没想到他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他说,上海人对苏北人抱有此种看法是有其道理的。以前苏北人来上海,许多人是逃难来的,来沪后所从事的工作,多是本地人不愿意做的,如弹棉花、扦脚等。人穷于是乎志短,许多苏北人在与人打交道时,好占小便宜,言而无信,久而久之,当地人难免不对他们产生恶感。
正因如此,他来上海后,时时刻刻注意克服自己身上有可能存在的苏北人的一些特点,不要让人家瞧不起。
经他这么一说,我回顾此前他的所作所为,爱憎分明、讲义气、出手大方等,这就与老上海人对苏北人的偏见正好相反。并且,今日听闻他的一席话,能从外人对家乡人的偏见中汲取教训,修正自己的行为,此亦善用偏见矣。没想到偏见居然还有这等功用。
昨日读英人埃德蒙·柏克(1729~1797)的《法国革命论》,其中居然也谈到了偏见。而他对偏见的认识,更是异于常人。
我们的许多思想家不是去破除那些普遍的偏见,而是运用他们的智巧要发现贯彻其中的潜存的智慧。如果他们找到了他们所寻找的东西(事实上他们也很少失败),他们就会认为最聪明的办法还是让这些偏见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理性一起留传下去,而不是抛掉偏见的外衣而只留下赤裸裸的理性,因为偏见及其理性有一种使那些理性运行起来的动力和使之持续下去的热情。
偏见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得以运用,它事先就把我们的思想纳入一种智慧和道德的稳定行程之中而不让人在决定的关头犹豫不决、困惑、疑虑以及茫然无措。
偏见使一个人的美德成为习惯,而不致成为一系列毫无联系的行为。正是通过偏见,一个人的责任才成为他天性的一部分。
偏见中居然“潜存”着智慧?而一些英国的思想家居然会让“这些偏见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理性一起流传下去”?偏见居然还有“使一个人的美德成为习惯”的功能?凡此种种,均大大超出吾人对偏见的认识是也。
非但此也,他笔锋一转,对正处于法国大革命中的法人进行批评:
你们(指法国人)的那些文人和政客,以及我们之中所有那些摆脱了偏见的人们,在这些方面是与我们根本不同的。他们不尊重别人的智慧;他们以对自己的过分自信取代了这种尊重。对于他们,一种事物的规格只要是旧的,就有足够的理由被毁掉。至于匆促建立起来的新规格,他们也丝毫不关心它的持续;因为对那些很少或根本就不考虑以前时代所做过的一切的人,对那些把全部希望都寄托于新发现上的人们,持续性并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颇有体系地相信,一切具有永久性的东西都是祸害,因此他们与一切既有的成就都处于不可调和的战争状态……
走笔至此,我突然就想起了“文 革”,那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习俗、旧习惯的疯狂举措。潜藏在这些疯狂举措背后的,岂不也是一种“只要是旧的,就有足够的理由被毁掉”的认识么?何以两百多年以前柏克所批评的处于大革命狂热中的法人之所为,我们怎么就在“文 革”中又重犯一次呢?
看来,是到了重新审视这些“不公平或顽固之见”的偏见了(《国语辞典》),假如真能像柏克所言,“让这些偏见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理性一起留传下去,而不是抛掉偏见的外衣而只留下赤裸裸的理性”,岂非一件好事?
更何况许多时候,我们所标榜的理性,又是些什么东西呢?你看看“破四旧”运动中,在那些焚古书、拆古庙、掘古墓、打老师的红卫兵身上,你又能看到多少的理性呢?
二零二零年五月廿三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

以色列的创新密码——“我有一个问题”

从《小兵张嘎》到《14只老鼠》

一条床单引发的风波

郁土:一个社会的自我净化

谁偷走了我们的个性

郁土:我的民国老师

孟子论辩逻辑浅析

不得不承认,法国高考作文题更贴近当下的我们!

郁土:这是同一种汉语吗?

《这是同一种汉语吗?》留言趣评
(0)

相关推荐

  • 格言专栏|柏克

    "我们的耐心将比我们的力量成就更多."--柏克 "权力越大,权力滥用带来的危险就越大."--柏克 "在所有的革命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情感的革命.习俗的革 ...

  • 出身富贵她却走上革命道路,丈夫是国防部长,女婿正国级

    锦州在解放战争时期,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那是辽沈战役的开局之地,举足轻重.先打锦州,也就取得了辽沈战役的战略性胜利.锦州不但是一个战略要地,是一个战争城市,还是一个盛产苹果的地方. 锦州有一个实业 ...

  • 一副对联妙解!喊了一百多年的“日本鬼子”,却很少有人知道其由来?暗藏着大智慧

    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喊了一百多年的"日本鬼子",却很少有人知道其由来:暗藏着大智慧 我们在各种抗日作品中,经常能看到不管是中国士兵还是百姓们,对日本人有这样一个称呼,那就是" ...

  • 埃德蒙·柏克论宪法和自然法 |比策尔

    按:作者布拉德利·比策尔,The Imaginative Conservative的联合创始人.比策尔有五篇论述柏克思想的系列短文,此为第三篇. -------------- 柏克在反对法国革命者时指 ...

  • 郁土 │ 谈转变

         转变者,转向并变革.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为何要转变?还不是因为外部出现了危机,且此种危机压倒了内部渴求稳定.确定的感觉,清末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是也. 而人之大脑偏爱确定性.讨厌不确定性是得 ...

  • 郁土 ∣ 谈刺激

           何谓刺激? <国语辞典>的解释是:能令意识状态变化,而为神经兴奋之原因者,即为刺激,此种原因,有存于外界者,谓之物理的刺激:有不存于外界而由有机体自生者,谓之生理的刺激. 比 ...

  • 郁土 │ 谈染发

      如果说将白发染黑是为了显得年轻,所谓"不教白发摧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是也.那么,一些中国女性将本来的黑发染成金色.棕色.黄色.紫色.红色.巧克力色等,则是为了显得美丽. 昨日 ...

  • 郁土: 谈大丈夫

    喜欢请点标题下方蓝字"郁土"关注 大丈夫者,"谓勇毅之男子"(<国语辞典>,此解释就比<现代汉语词典>的"指有志气或有作为的男 ...

  • 郁土 │ 乒乓文化趣谈

      乒乓球为英国人所发明,而风靡全球.当小小银球与所在国的人们相结合,便会产生独属于该国之乒乓文化.可以这么说,当洁白的乒乓球进入到某国,经该国固有文化之熏染,必会形成具有该国特色之乒乓文化.鄙人此前 ...

  • 郁土:谈独处

    陆惠芳 摄 人是一种群居性的政治动物,凡家庭生活.外出学习.工作甚至流浪.乞讨,均是在与人打交道.真正如野人般孤处深山老林者,少之又少耳.即便如逃避秦火之桃花源中人,亦是自成村落耳.然正因如此,所以人 ...

  • 郁土:谈座次

    古人是非常讲究尊卑秩序的,这一点于座次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一屋之中,西边座位最尊贵(东向坐),北边次之(南向坐),南边又次之(北向坐),东边最差(西向坐).如此,则有客到访,理应坐在西边的位置上,而主人 ...

  • 郁土:谈圣人

    郁 青  摄 人天生具有一种宗教情结,此情结要么将人导向神,要么将人导向更高的人.前者或多神,或一神,如门神.灶神,或释迦牟尼.耶稣:后者则是理想上人格之最高者--圣人! 我们这个民族,从一开始,神的 ...

  • 郁土:谈礼貌

    日前,去本市一家五星级酒店探望友人.甫进电梯,随后跟进来两位女郎,走进电梯,她们即点头向我致意.我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搞不清此为何意.接着她们开始交谈,仔细一听,说的原来是日语!她们应该是游客,在这两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