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与《十三经》
读书人大都知道学习儒家经典,就要通读“四书五经”。但现在很多人却在推崇 “十三经”。这是怎么回事呢?简单几分钟,让我们一起弄明白。
儒家的最早经典,称为六经,为《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六本内部学习教材。其中《乐经》在秦始皇“焚书坑儒行动”中失传了。此后历朝广搜民间遗存,却再也找不到《乐经》。
汉武帝时,独尊儒学,就把剩下的五本教材升格为官学经书,始称《五经》。具体来说,现在通常理解的“五经”是指汉武帝之后,由官方确立的儒家思想精华集成,特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到南宋时期,当时的经学家又对传统《五经》进行了补充和重新分类,统称《十三经》,即:《周易》、《诗经》、《尚书》、《周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仪礼》、《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尔雅》作为读书人必学的十三本儒家经典。
在《十三经》中,把比较厚的《春秋》拆分为《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本,又补充增加了历朝搜集整理而成的《仪礼》《周礼》《孝经》《尔雅》,加上《论语》《孟子》,共计十三本书,统称为《十三经》,其中的《礼记》本身就包括了《大学》《中庸》两个篇章。
孔子教学
后来,宋代的朱熹又把《十三经》中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推出了“四书五经”概念,即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章内容单列成书,和另外两本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合称“四书”,然后重新恢复“五经”叫法,即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称为“五经”,只是其中的《礼记》不再包括《大学》《中庸》。
可见,先有“六经”,后有“五经”,再有“十三经”。在“十三经”基础上摘出了其中的精华,始称“四书五经”。
不论是《四书五经》还是《十三经》,更或是《十五经》(即把《十三经》中的《大学》《中庸》单列),其实都是儒家思想的总体集成。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十三经》的特点:
《周易》
《周易》被奉为五经之首,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主要作为占卜之用,相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需要说明的是,《周易》是儒家易,是“易学”三大分支之一,另外两个是道家易和术家易。
《周易》在民间被误传是算卦之内的知识整理,其实,书中的哲学思想才是这本书几千年被奉为圣典的主要原因。
《周易》名句:
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诗经》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集,共311篇。《诗经》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孔子曾概括《诗》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诗与乐的关系密切,《诗经》的三百诗皆有曲调。《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
《诗经》名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尚书》
《尚书》是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官府文书交往、君王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公元前500年左右由孔子整理出来。原书传说共有100篇,但在秦朝“焚书坑儒”期间散失,现今流传下来的十三经《尚书》实际上是由西汉学者伏生口述而成的《今文尚书》和汉武帝时期从孔子遗址墙缝中挖掘出,以及各代从民间搜集而成的《古文尚书》的合集共计58篇。
《尚书》主要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为现实提供借鉴;推崇敬德、重民之风。《尚书》的文字晦涩难懂,但它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
《尚书》名句: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周礼》《仪礼》《礼记》
《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其中《周礼》记载的是周代皇家官式礼仪制度和政治治术规范;《仪礼》记载的是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以士大夫为主的礼仪规范。《礼记》则是儒家弟子对上述二礼的解释、理论归纳与提炼升华,以符合统治阶级需要。
《周礼》名句:
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凡杀人而义者,不同国,令勿雠,雠之则死。
《仪礼》名句:
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
凡言,非对也,妥而后传言。
《礼记》名句: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编者注】:法家推崇以法治国,而儒家推崇以德治国,其实内外兼治,有压有疏,才是治国方略。而“礼”则是实现“德治”的重要途径。一个文明程度越高的国度,其礼数要求往往越多。而“三礼”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推动了中华文明不断繁衍生息。但近现代以来,中国陷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穷困苦难和生存煎熬,许多礼数在此过程中逐渐被人淡忘或遗弃;如今,人们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精神文明的中国人,参考“三礼”,取精去糟,重塑社会庄重与尊敬新风,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议大家一定要读这三本书!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春秋》,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用词遣句“字字针砭”,成为独特的文风,被称为春秋笔法,为历代文史学家奉为经典。由于《春秋》文笔并非完全如实记录历史,而是带有浓厚的儒家政治观点,因此只能算是“以史为鉴的思辨书”。
《春秋》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即把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其中《谷梁传》和《公羊传》侧重阐发《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左传》则侧重历史细节的补充。
《春秋三传》名句: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摘自《春秋左传·昭公二十年》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摘自《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
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摘自《春秋谷梁传·庄公三十二年》
《孝经》
《孝经》传说是孔子著,但《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全书共分18章。《孝经》,以孝为中心,指出孝是诸德之本,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孝经》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对行“孝”的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孝经》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经》名句: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论语》《孟子》
《论语》和《孟子》这两本书读者大都耳熟能详,这里就不再多述。这里仅说一下两者的区别:《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孟子》则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论语》是语录体式的,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而《孟子》已经是比较成熟的语录体的论辩文,并且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迹象。它的论辩技巧缜密纯熟,文风气势浩然并且大量使用排偶,叠句等修辞手法,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
《论语》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名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尔雅》
《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词典,是辞书之祖,收集了2091个条目4300多个古汉语词汇。“尔”是“近”的意思(又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汉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严格来说,《尔雅》并不是经,它是一本独立的词典。古人借助《尔雅》,主要是为了理解其他经书或作为阅读古籍的参考工具之用。
在汉代,儿童在完成识字阶段的教育后,要读《论语》、《孝经》和《尔雅》这三部书。《尔雅》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等方面对后人都有着重要影响。
《尔雅》名句:
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小陼曰沚,小沚曰坻,人所为为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