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下的朱子故里

福建崇安县,宋淳化五年(994)从建阳划出设立,到了1989年成立武夷山市,以景点代替原名,和黄山一样,向钱看的结果。其境内的五夫镇,因为朱熹在此居住了五十年,可以算是朱子故里了。

五夫镇地处武夷山市东南部,原名五夫里,始于晋代中期,迄今1700余年。这里不仅是“白莲之乡”,还有“邹鲁渊源”之称,是理学宗师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的形成地,朱熹在此从师就学长达40余年,留下了兴贤书院、朱子巷、紫阳楼等历史遗迹。

兴贤古街

五夫镇里最能集中体现朱熹功业的地方是兴贤古街。兴贤古街,由籍溪坊、中和坊、儒林坊、朱至坊、紫阳坊、双溪坊等六个街坊组成,始自五虹桥,终至文献桥(又名双龙桥),全长1000余米。这条古街,早在中晚唐自刘氏家族迁居五夫里时,即具雏形。到了宋代开始兴旺,特别在南宋后期,胡家、刘家诸贤以及朱熹相继成名之后,更趋于鼎盛。当时已是店铺商肆密布,名人学者云集。这条古街,虽经1000余年的世故沧桑,至今尚保留着许多古代特别是宋代时期的建筑,并遗下极古朴淳厚的民风习俗。

五夫自宋朝设坊以来,有6个沿兴贤古街设立的坊:籍溪坊、中和坊、儒林坊、朱至坊、紫阳坊、双溪坊。这6个坊组成了兴贤古街。

行走于兴贤古街,街中牌坊林立,石坊门上分别镌刻着“崇东首善”、“五夫荟萃”、“天地钟秀”、“籍溪胜境”、“紫阳流风”、“三峰鼎峙”、“三市街”、“过化处”、“天南道国”、“邹鲁渊源”等历史名人的手书横额。街头坊两侧矗立着的“兴贤书院”、“刘氏家祠”、“连氏节孝坊”、等古迹,无不透射出宋风遗韵,街面蜿蜒曲折,古意盎然,但也不时遇见倒塌的土墙、霉烂的木板。更难得的是,全长一千余米的兴贤古街,仍居住着近千人口。没有了人的生活,那些老宅不过是文化的遗迹,是死去的历史。

五夫镇北端的玉皇庵

五夫老街牌坊林立,这座石坊门上两侧分别镌刻着“三市街”和“过化处”横额。

兴贤书院

兴贤书院约在南宋孝宗时肇建,是朱熹当年讲学授徒的地方。之所以名为“兴贤”,民间传说有“兴贤育秀”,继往开来之意。现今在书院内可欣赏到仿朱熹笔体而写的“继往开来”等堂匾和各式楹联。书院门牌楼高耸,构筑精巧,门饰砖雕花鸟人物,造型雄伟凝重,蔚为壮观。

作为朱子文化的重要实物遗存,武夷山获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就有兴贤书院的功劳。书院门楼屋檐顶上供奉着“状元、榜眼、探花”三顶乌纱帽,至今仍然清晰可见。

在兴贤古街里,由于历史的沉淀,大多的古建筑多为灰白色,只有兴贤书院的门楼,被涂为红、黄、蓝等多种色彩,使这座书院建筑显得更为突出,更加精美艳丽。

兴贤书院内堂

         现在五夫保存的兴贤书院、古民居的砖雕、斗拱、门档等建筑构件上都刻有精美砖雕的龙鱼,鲤鱼跳龙门等图案,使之与朱熹理学相得益彰,发挥着教化育人,激励进步的作用。图为兴贤书院右侧门楼上的一对“龙鱼”雕塑。

朱子巷

朱子巷是五夫中和坊与儒林坊(古名)的交界线,上行是中和坊,下行是儒林坊,原全长300米,现仅存138米,巷子路口立有“朱子巷”石碑,路面全用鹅卵石铺成,巷多曲折,两侧皆是古屋高墙,步入其中,耳边仿佛回荡起朱熹求学的足音。朱熹定居五夫镇近50年,在这些年中,他无论是幼时上学,还是成年后,探友寻幽问道,每次外出都要经过这条小巷。

但当我寻访朱子巷时,发现在巷子一侧的老房已经倒塌,古巷古韵已荡然无存,实为可惜。

连氏节孝坊
        在朱子巷旁就是连氏节孝坊,它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门楼坊额嵌有“圣旨”、“旌表史员观赐妻监生刘经文母连氏节孝坊”字样,面壁砖浮雕有人物故事、祥禽瑞兽等,形制优美、工艺精湛。内部屋宇梁柱壮实,窗长梁托雕刻精巧。整座屋宇门坊保存完好,为典型清代建筑,又带有明代风格。

刘氏家祠
        刘氏家祠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初建时祠址在府前村,与屏山书院并列。元初毁于兵燹。清光绪六年移建现址(兴贤书院斜对面)。朱熹曾为刘宅写了两幅褒颂功德的对联“两汉帝王胄,三刘文献家”、“八闽上群先贤地,千古忠良宰相家”,祠堂历代均有修葺。祠门上方嵌刻“宋儒”、“刘氏家祠”石雕,门楼砖雕艺术精湛,古风犹存。

五贤井

在五夫镇兴贤古街上有五口“五贤井”,其中四口“五贤井”的水至今仍然能够饮用。
  五贤井初建的年代已不可考,现今在井栏石沿上可以见到“雍正四年重修”,“明朝万历十九年中秋,由王有节出资挖掘”等内容。
        五贤井的名称由来,据说与“五夫”地名有着密切关系,在宋代,五夫出了一个功名显赫的胡氏家族,即理学先儒胡安国一家,其后人中才俊迭出,多为理学贤才和从教者,胡氏中的五位名人即胡安国、胡宪、胡宏、胡寅、胡宁,他们都有着“士大夫”的荣耀,当地称为“五贤”,也有人因此认为“五夫”这一名称即由此而来,由于胡氏五贤的突出成就与地位,后人将街上的这五口水井命名为“五贤井”,以表示对胡家五位先贤的纪念。

五夫“三雕”

五夫镇兴贤古街是产生朱子理学之地,有刘氏家祠、彭氏家祠、王氏家祠、詹氏家祠、江氏家祠等古家祠建筑十余处,均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作为宗族的象征,它们是村里最高等级的公共建筑,也是村中最华丽的建筑和各种工匠技艺的集中体现地,而“三雕”艺术是其中最为突出的。
        “三雕”为砖雕、木雕、石雕,是我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装饰。五夫镇宗祠中的“三雕”艺术随处可见,不仅做工精美,而且图案结构都富有儒家伦理的涵义。“三雕”艺术与建筑结合自然,粉墙灰瓦配上精细的“三雕”,朴素淡雅中透着精致。

        五夫镇兴贤古街上有一块清代官府“农事禁令”石碑。这块石碑高约85厘米、宽40厘米,被埋的部分约有13厘米。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但没有完全风化。 
        石刻碑文布满灰尘和青苔,但上部隐约可见“自古上五甲黄龙刬早田……愿钱拾余千文五甲……严禁黄冬未割不许放鸭……黄冬割清放鸭落田冬至……鸭落田放至次年清明……谷种落田不许放鸭如有……道光十八年日立鸣宫……”等字样,碑文下边有约三至四行字被埋在地下。据武夷山市文物部门介绍,这一石刻碑文相当于如今的“乡规民约”,表现出当时官府对百姓农事生产的重视,记载着清代道光十八年间,农事时节饲养家禽、田间管理等的规定及惩处办法。

        五夫兴贤古街中的门枕抱鼓石。在古代,说明是有身份的人家(古代官位等级身份等级很严,平常百姓不允许门口做抱鼓石),根据官职大小,文武职务上刻不同图案。正常而言,门前会放有一对圆形或方形的抱鼓石(文职方鼓,武职圆鼓),而像上图中,门前左右各摆放一个方形和圆形的抱鼓石,实属罕见。说明此宅中出现过文武官员,但见此鼓体量较小,且做工粗糙,没有雕刻图案,说明官位不大。

紫阳楼

紫阳楼不在兴贤老街上,而是在五夫古镇外的屏山脚下,潭溪之畔,周围古树参天,修竹成林,屋前是半亩方塘,屋后是青翠竹林。朱熹从15岁起在紫阳楼定居,住了近50年。传说,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边苦读时,触动灵感,信手写就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为千古名句。

        踏入紫阳楼大门,迎面而来的是尊朱子雕像,背后墙面上是他所写的“紫阳楼记”碑刻,旁边立有一块黑得发亮的石碑,细看之下,才发现这是一整块砚石打造而成的石碑,文字说明中写到“高3.7米、宽1.5米”,上面密密麻麻的正楷,记载着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刘子羽的生平事迹。碑文的撰写者赫然就是朱熹,而刘子羽则是朱熹的义父。

  原来,这便是赫赫有名的“神道碑”,把目光聚集在那个有着3725个字的“神道碑”时,很多人会感到奇怪:碑的边沿居然有许多光滑的缺损。原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文物部门发现这个碑时,它已经是躺在村民的门外当了不知多少年的磨刀石——每年杀鸡杀鸭过年时,村民们习惯了从家里拿出菜刀,在这个不知什么玩意的黑漆漆的石碑上磨上一阵子。时间长了,神道碑就成了这奇怪的形状。

  但摆在紫阳楼的,只是一件复制品,神道碑的真迹已经被武夷山文物部门收藏。

        紫阳楼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房前左手边,有朱熹栽种的香樟树,树中空可容一个人。据说,当时老师要朱熹取名“元晦”,朱熹不明白晦的含义,老师说:做人做学问要扎根深才能行远,就像树一样,没有扎实发达的根,是不会长成参天大树的。朱熹悟之,植树以志之。树到今天已经800多年。

一株800多年的古樟树枝繁叶茂,却掩不住时光的刻印。这株朱熹手植的樟树,至今引得无数人对它顶礼膜拜。

        朱熹手书“灵泉”(即所谓“源头活水”)。

从紫阳楼往东,踏着鹅卵石小路,不久见一处清泉,号曰“灵泉”,为朱熹所起,当年朱熹在五夫求学授业时常饮此水。这从朱熹《怀潭溪旧居》中的诗句“傍崖寒冽一泓泉”可资佐证。

  灵泉井又称飞龙井,水清如镜,靠前倾听,水声汩汩可闻,掬一口甘甜清爽。泉水流经府前村,72户村民至今仍以此泉为生活用水。虽大旱之时,犹涌泉不涸。

夏日赏荷

来到五夫,不能错过的是五夫夏日赏荷。五夫镇不仅有朱熹故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水清、莲甜、花香的乡土神韵。每年仲夏时节,五夫镇的万亩荷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美景,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人纷至沓来,着实叫人一往情深,注莲忘返。五夫白莲种植历史悠久,在闽北地区,乃至全省闻名遐迩。早在南宋时期,朱熹少年在五夫读书时,就有祝夫人“煮莲教子”的传说。

旅游小贴士
        交通:武夷山市区有开通到五夫镇的农村客运班车,每一小时一趟,全程大约耗时1小时40分钟,车费18元。途经武夷山机场和武夷山度假区(武夷山景区)。
        门票:五夫古镇兴贤老街不用门票;兴贤书院不收门票,但大部分时间大门紧闭;紫阳楼门票60元,个人觉得这门票偏贵了,而且紫阳楼还是重修的建筑,里面啥也没有,不推荐买票进入参观。
        美食:武夷山源于自然,生于田间的五夫三宝,被大厨加工成餐桌上的美味三煲:泥鳅、黄鳝、田螺煲。镇上有很多饭店,吃前最好问清楚价格,以免上当受骗。如条件允许,可在紫阳楼对面的农家菜馆里,吃一顿“朱子家宴”,有朱子家酒、文公菜、鼠曲饼、酿豆腐、青炒田螺等。
        特产:五夫是“白莲之乡”,特产自然少不了莲子。以及“朱子孝母饼”,相传,朱子每次出门远行游学,都要亲六制作大量汤饼贡奉母亲,漫漫长日,以慰母亲思儿之情,遂称此饼为“朱子孝母饼”。所以到武夷山来,别忘了带盒孝母饼回去给家中母亲,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另外当地还有红姑、田螺、烟叶等特产。
   住宿:当地住宿的条件不是很好,大多还是回到武夷山度假区或者市内住宿。

周边其它景点:朱子社仓,朱松墓,屏山书院

后记

由于时间仓促,这次来到五夫,也只是匆匆一瞥,并未对五夫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细细品味,但在有限的时间里,也能让我感受到五夫古镇的沧桑和人民的质朴。

五夫古镇虽然名气很大,但是由于保护规划没出来,也没有吸引到投资商,资金不到位,使得古镇旅游开发迟迟不能进行,古镇里至今保存原有的生活气息和建筑风貌。走在老街上,我们最大的感触是,五夫古镇人民的热情与质朴。在古街里我们没有发现一家现代化的商店和旅馆,比起武夷山另一个开发多年的商业味道较浓的下梅古村,五夫古镇里的老人和孩子们依然会对过往的游客热情地招呼交谈,但他们不会向我们兜售商品,只会热情地带你参观他们的家,为你介绍老街的历史和人文,这让我们受宠若惊。可是我们在街上也看到,有些墙壁已经快倒了,旁边都用木杆支着,写着“房屋危险,请注意”的告示牌,朱子巷一侧墙体的倒塌就是一个遗憾。由此看来,古镇保护要大规模动工还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走访中,我们有着另一个惊奇的发现,在五夫古镇老街中,随处可见各个朝代的石碑、柱礅、抱鼓石等,有的被当成铺路的基石,有的直接散落在路边,还有一些老宅倒塌后,也留下了许多雕刻精美的砖石构件,这些都是非常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任凭它们遗弃在各处,风化和破损严重,实在可惜。这些都是五夫古镇一千多年来的历史见证,建议当地政府能够将这些构件收集起来,统一放在一处,开辟专题性博物馆,向世人展示五夫镇悠久的历史和人文底蕴。

散落在古街上的石碑和“泰山石敢当”。

古街地面上随处可见有刻字的石碑,有些甚至是墓碑。

紫阳楼:紫阳楼又名紫阳书堂、紫阳书室,建于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朱熹从15岁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迁居建阳为止,住了近50年。

现在看到的紫阳楼遗址,位于屏山脚下,潭溪之畔,周围古树参天,修竹成林,

传说,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边苦读时,触动灵感,信手写就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遗址旁新修的紫阳楼,算是仿古建筑,努力恢复到过去屋前是半亩方塘,屋后是青翠竹林的场面。

朱熹塑像。

这座朱子故居,算是缅怀之作。

1999年的紫阳楼记,应景之作。

南宋淳熙六年(1180年)的碑文,朱熹五十岁时撰并书,立在这里,没有进一步的说明。

紫阳楼 王良漙题。王良漙,福州人,1993年1月至1998年1月任福建省副省长。

紫阳楼一楹两进,前进为朱熹书斋及寝室,朱熹为不忘父老,以父号取名,将寝室命名“韦斋”,将书房命名为“晦堂”。中堂悬匾曰:紫阳书堂。表示不忘其祖籍徽洲婺源的紫阳之意。

朱熹后迁离五夫里,还恋恋不忘这处旧居,他在《怀潭溪旧居》诗里写道:“忆往潭溪四十年,好峰无数列窗前。虽非水抱山环地,却是冬温夏冷天。绕舍扶疏千个竹,傍崖寒冽一泓泉。谁教失计东迁谬,惫卧西窗日满川。”

边上,当地乡亲办起了“半亩和园”农家乐。生意真不错,来的客人多。

闽北传统民居,白墙瓦顶,很是朴实。

门前,就是菜地。

在附近走走。

感觉这栋房子有样子,有点历史。

这片山林,只有紫阳楼的树木既高又大。

竹林中的人家。

潭溪,在这里拐了个弯。

这里像是村口。有大树,树下有座房子,前面带着不小的屋檐。

原来是乃善庵,关着门,无法参观。

回头吧,可能来的游客多了,狗狗们见怪不怪。

顺着潭溪。。。

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父亲朱松临终前,曾遗书崇安籍的生前好友刘子羽把抚养朱熹长大成人的重任托付给他,同时并亲嘱朱熹母子前往依附刘子羽。朱熹遵亡父之命,奉母迁居,前来五夫里定居。刘子羽为不负好友的重托,遂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在自己宅旁造了一所宅居,就是后来的紫阳楼。

古人的友爱,真是我们今人的榜样。五夫,培养了朱熹这样的伟人,也成就了它的美名。

(0)

相关推荐

  • 行走丨武夷精舍遗址

    武夷山素有"闽邦邹鲁"."道南理窟"之称,朱熹从十五岁起遵亡父之命,奉母迁居崇安,在他的七十一年生涯中,有四十多年是在闽北和武夷山度过的,朱熹在淳熙十一年所作的 ...

  • 武夷山二日

    武夷山二日 (2005.11.1) 武夷山乃东南盛景,最可道者,有天游山.九曲溪.一线天.大红袍茶树和紫阳书院遗址. 天游山,既不高也不险,但可冠一"奇"字.可谓:天外飞来石,石化 ...

  • 武夷:本是山中人

    武夷山 5.22厦门----武夷山,火车,硬座,82元,晚上7点发车,早上8点多到. 火车站门口在修路,害我下车后过天桥背包往回走好远一截路,大汗.一大早的,雨还飘着. 5.23宿枫枫青年旅馆,60元 ...

  • 杨眼看景:白云深处

    杨眼看景:"白云"深处 杨少辉 题记:今天上午回老家,顺道再访白云岩,有感于"紫阳过化",南宋理学家朱熹创办"紫阳书院",开启漳州一代学风, ...

  • 福建篇:武夷山之行——参观朱子故里

    参观朱子故里 20日,李总给我们安排了去参观朱子故里,大家都觉得李总很会安排.昨天爬了山有点累,今天去参观朱子故里,还有古村落,可以轻松些. 朱子故里位于五夫镇.五夫镇在武夷山市东南部45公里远的地方 ...

  • 【市博科普】福州古厝系列(92)长柄朱子祠

    长柄朱子祠 长柄朱子祠位于今马尾区亭江镇长柄村,旧时因朱熹题刻"跃龙津"而被称为龙津学院.1986年,福州郊区人民政府(当时长柄村属于福州郊区人民政府管辖)公布其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 ...

  • 朱子故里,五夫古镇: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

    @志远天下行 五夫镇地处武夷山市东南部,原名五夫里,始于晋代中期,迄今1700余年.这里不仅是"白莲之乡",还有"邹鲁渊源"之称,是理学宗师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 ...

  • 瘦石 || 白土花墙村:朱子后裔云山下

    南宋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1130-1200)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理学大师,他曾数次经由丰城,在这些逗留.讲学.访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题咏,与丰城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元代,他的五世孙朱权 ...

  • 黄自元楷书《朱子治家格言》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初仿颜体,又摩柳体.欧体.虽书法屡为更变,不能自辟蹊径,未受书林 ...

  • 《朱子家训》为朱熹撰著专名

    现今流传有两部被称为<朱子家训>的作品,一为宋代大儒朱熹所撰,二为明末清初理学家朱用纯所撰.朱熹撰著原名<家训>,载于朱氏宗谱,因朱熹的尊称而得名<朱子家训>或&l ...

  • 名家之师张伯英楷书《朱子治家格言》

    张伯英(1871-1949)字勺圃,号少圃,谱名启让,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斋名有远山楼.小来禽馆.张伯英是清末民国时期著名的金石鉴赏家.碑帖研究学者.诗人.政治家,他不仅 ...

  • 《朱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 ...

  • 黄自元《朱子治家格言》浑厚端庄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楷书第一大家,被认为是馆阁体的典型. 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初仿颜体,又摹柳体.欧体.虽书法屡为更变,不能 ...

  • 国学经典《朱子治家格言》原文·注释及译文!处世治家必读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63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