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条文讨论会(三)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本次『360度伤寒背诵训练营·条文讨论会』对阳明病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本周重点条文进行讲解回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阳明的生理功能

  生理

阳明之气用来概括胃肠的功能,包括胃、大肠、小肠的功能。胃主受纳,小肠主化物,大肠主传导。阳明完成了饮食物的受纳、吸收、消化、排泄,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阴津阳气,所以是气血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水谷之海,脾胃为后天之本,所有脏腑功能的能量来源都在于脾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说明阳明之气对疾病愈后影响非常大。

  经络

阳明经脉循行于人身之前,面为阳明经气之外候。手阳明经起于食指端,上颈至面,于鼻旁交于足阳明经;足阳明经起于鼻旁,在面部有比较广泛的分布,向下行于人身之前。阳明经由鼻旁挟鼻上行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由于阳明经在面部的分支多、分布广,所以面部常被称为阳明经气之外候,通过面部望诊,常可候阳明病变,如满面通红,常常是阳明实热证。
阳明病概述

  病因

阳明病是在外来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因津液损伤而化燥入里,引起胃肠实热证。强调了阳明病不是内生,而是有外来的致病因素。阳明病的形成与外邪有关:
1、太阳病、少阳病误治,伤津化燥可以传入阳明。
2、太阳病失治,自然传经可以入阳明。
3、外邪直犯,不经过太阳阶段,可以一发病就出现在阳明。
4、三阴病正气恢复,阴病转阳,脏病还腑,也可以形成阳明病。
阳明病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与燥的关系密切,因为阳明属燥金之气,喜润而恶燥,各种原因导致燥化,都容易传到阳明。内因也很重要,对于素体津液不足、燥热偏盛之人,外邪入里后更容易进入阳明。
阳明病的病位在胃肠,即胃、大肠、小肠。阳明病的性质是实热证,这是阳明病的主流,但也有特殊情况,少数情况也可以出现阳明寒证。阳明病本证的阳明热证、阳明实证,以前也曾经称为阳明经证、阳明腑证,表达不同,但内容基本一致,经腑是病位的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用病性分类应该更合适一些。
热证是以弥散之热为主,邪热亢盛,充斥表里内外,未与有形之糟粕相结,根据上中下焦的不同又分为偏于上焦的栀子豉汤证,中焦白虎加参汤证,下焦猪苓汤证。实证是热邪进人阳明腑中,与有形之糟粕、宿食相结,包括了三承气汤证和麻子仁丸证,以及润导法证。阳明病多属里实热证,但极少数阳明病属寒证,阳明病寒证主要是吴茱萸汤证。

  诊断和治法

阳明病的诊断主要是依据脉证。“伤寒三日,阳明脉大”,阳明是多气多血之经,正邪交争激烈,气血壅盛,所以脉象较大。不恶寒、反恶热是阳明病里实热证与太阳病恶寒的重要鉴别点。
阳明病篇包括本证和变证两类。本证是阳明病病机的最核心表达,其中又包括了阳明热证和阳明实证两大类。阳明变证跟阳明有关,也波及其他部位,比如阳明发黄证就不单单责之阳明,除了阳明之热,还有太阴之湿;由阳明气分影响到血分会出现血热证。
阳明病的治法主要是两类,阳明热证用清法为主,阳明实证用下法为主。阳明属燥,所以清下实热、保存津液是阳明病的主要治法,代表方有白虎汤、承气汤、茵陈蒿汤等。由于阳明病易于燥化、伤津,所以治疗禁忌中强调了禁用一切伤津之法,如发汗、利小便等方法,原则上都是要禁用的。
条文分析

  阳明病提纲证


条文: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何为“胃家”?胃家其实就包括了胃、大肠和小肠,从上到下的消化道,包括了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排泄的过程。胃家实的“实”可以指邪实。还可以解释为,阳明病阶段属于极期阶段,是反应最亢奋的阶段,正邪交争剧烈,仗打得最火热的阶段。
还有一种解释,《内经》讲“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更虚更实,更逆更从”,胃肠不能都是满的,六腑以通为用一定要虚实交替才是正常的生理状态,否则就会壅塞不通了。我们一般引用《素问·通评虚实论》中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来说明这个实,即指邪气亢盛,不仅包括燥屎内结这类有形邪实,像白虎汤证一类病症的无形之邪也是邪气实。这个胃家实就包括了整个阳明病,既包括热证,又包括实证。

  阳明病的病因病机

条文: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讲了阳明病的来路,太阳阳明是从太阳传来,少阳阳明是从少阳传来,正阳阳明是直犯,起病就是阳明本证。“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胃受纳之后要通过脾的转输把津液输送给胃,为胃行津液,脾约是脾的运化功能因为胃热的影响而受到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偏渗于膀胱而不能滋润肠道,出现小便数、大便难。“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即一起病就是提纲证所说的阳明病,这里应该特指三承气汤证,这种人往往属燥热体质。“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由于经历发汗、利小便的误治,机体伤津化燥,转为阳明病。临床上其实远不止这三种病因,比如三阴病也可以传到阳明。
“何缘得阳明病?”说明这条重点讲了阳明病的成因。“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汗、下利这些误治都容易损伤人体津液,所以叫“此亡津液”。阳明本气为燥伤津化燥后,最易转入阳明、所以说“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三种表现,分别对应上面所说的“脾约”、“胃家实”、“大便难。三者都是大便秘结,但程度不同,有所差别。“不更衣”是不大便十余日而无所苦,代表的是脾约证,也就是麻子仁丸证,“内实”,除了不大便以外,还有全身的毒热反应,相当于阳明实证的承气汤证,“大便难”,是有所求而不达称难。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这条进一步论述阳明病的病因病机,并描述了相关表现。“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太阳病发汗没错,但要得法,“汗先出不彻”,即汗发不透,汗出的量、时间与范围都不够,不但不能祛邪,反而辛温助热,伤津致燥,“因转属阳明也”,变成了阳明病。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澉然者,是转属阳明也,说明了由太阳病向阳明病转化的过程,也讲了阳明病的一些临床表现。“发热无汗”是太阳伤寒的表现,寒郁而阳气宣发不畅,郁而化热,就会向寒包火转化,最后可以完全热化而形成阳明病。“呕不能食”前面我们经常以“不呕”来排除少阳病,本来呕不能食常是少阳病的表现,所以会很容易理解为少阳病,但阳明热盛的时候也会呕,这里不是少阳病。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这条是太阳病篇的,但同时也反映了疾病由寒变热,由太阳入阳明的过程。
“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这是由汗出不彻而转为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此为完全转为阳明病,汗出必是连绵不断,不恶寒说明已无太阳表证,治宜清泄阳明里热。

  阳明病外证

条文: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阳明病外证云何”,外证不是指表证,而是指阳明病形诸于外的表现。“身热”,阳明的阳气旺盛,邪入阳明,正邪交争非常激烈,所以一般都会有发热。阳明发热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阳明热证发热,热势亢盛蒸腾,由内达外,就像蒸馒头的蒸笼一样,热气从里向外冒,可以形容为“蒸蒸发热”。二是潮热,发热像潮水一样定时而作,体温定时增高,尤其“日晡所发潮热”是最典型的。
“汗自出”,阳明发热的特点是伴有大汗出,而且一般情况下热度不为汗衰。汗出带走体表的部分热量,但真正的热邪是在于体内,热邪并没有真正的衰减,所以这种汗出没有祛邪的作用,而且这个汗出与在内的热邪有很大的关联,就是由内部的邪热逼迫津液外出而出现的。
“不恶寒”,有一分表证就有一分恶寒,因为已经没有表证了,而且现在是热证而非寒证,所以不会有恶寒。这里的“反”字是要引起注意的,说明恶热是阳明病所独有的,突出了阳明外证的特点。
条文: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说明前面那条也不是绝对的,总会有特殊情况的存在。那么阳明恶寒与太阳恶寒的区别是什么呢?
阳明的恶寒“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即虽然恶寒,但时间短、程度轻,不需要治疗就会快消除了,会很快热化。出现这种情况,与自身阳气有关系,阳气越盛的人化热过程就越短暂,阳气相对不足的人这个过程可能就会长一点,有些阳气非常虚弱的,始终无法形成正邪的激烈抗争,也就很难表现为阳明病。太阳病的恶寒程度较重,且短时间内不会自行缓解。

  阳明病下法禁例

条文: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这条“呕多”为病势向上,如果用攻下法,就是逆其病势,当然不行。如果是栀子生姜豉汤证的“若呕者”,自然也不能用攻下法。“呕多”涉及少阳,同样也不可以用攻下法。即使少阳阳明合病,更多的情况也是治从少阳,而不用攻下。临床上这种呕也可以见于绞窄性肠梗阻,妄用攻下容易引起肠穿孔,预后不好。
条文: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心下硬满”说明邪结位置偏高,还没有完全入腑,同时也不排除是心下痞的可能,所以这个时候不可以攻下。如果用了攻下法以后出现下利不止,是更伤脾阳,若下利不止,阴竭于下,阳脱于上,预后不良。
条文: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这条“面合色赤”,我们前面说过,面为阳明经之外候,阳明经气被郁,邪热在经,没有形成腑实,所以“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热邪未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形成腑实,那么就有可能与湿邪相合,形成湿热发黄这里仅仅是提示有这样一种可能,并非一定。
条文: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这条病人有“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实际上是三阳合病,但津伤比较重,这时也不可下。用攻下法可能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司、水湿不能运化,出现“腹满小便难”。
条文: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这条所描述的是阳明寒证,“不能食”,胃虚不能受纳,病位还是在阳明,腑实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不能食,但下一句“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已经告诉我们这就是一个虚寒证。“攻其热必哕”,因为这个热并非真的热,是在胃中虚的情况下出现的脉数,而攻下法更加损伤阳气,导致胃阳更伤、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阳明三急下

条文:
1、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这条病症是很重的。“目中不了”,一般被认为是指视物不清楚。“睛不和”,眼球转动不灵活。“无表里证”,应该侧重指的是无表证,没有阳明外证,在内的话没有潮热谵语。
这里的神志症状与前面大承气汤证重证的表现相似,望诊目光是呆滞无神的,或是一种凝视状态,代表了肝肾阴伤。阳明热盛、肝肾阴虚,病变向两极分化,一个是燥热越来越盛,一个是真阴的枯竭,正虚邪实,所以预后不良。病情危急,所以要急下。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阳明病自然都有发热汗出,而这里最关键是持续发作,大汗淋滴,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阴津的消亡。阳明腑实内结且出现持续发热、大汗,很快就会导致阴津阳气的衰竭。里热亢盛,逼津外亡,所以需要急下。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腹胀满其实是三承气汤都有的,甚至白虎汤重证也可以腹满,但这里的关键是病程短,发展得特别快,而且病情重,很快就出现腹部的硬满、拒按、疼痛,说明里热太盛,热极津竭,所以要紧急攻下。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御用客服

<p data-darkmode-bgcolor-16038802490364="rgb(25, 25, 25)" data-darkmode-original-bgcolor-16038802490364="rgb(255, 255, 255)" data-style="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medium;="" letter-spacing:="" 0.544px;=""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text-align:="" center;'="">

▼版权申明

整理/薄荷 排版/薄荷 校对/青竹学术部、江边一碗水
本文选自《李赛美伤寒论通俗讲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