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经济学笔记(6)-传统观念真的传统吗?

阅读第1298天

其实,有时候做一个简单的人是一件应该很快乐的事情。至少,你不用遇见太多纠结。

我想成长,同时扩充视野,那就已经决定了我需要不停地打破自己的三观,或者重塑自己的三观。

其实,昨天谈到的传统观念,自己也有很多,而且没法进行所谓的定义对错。当我看到有些不一样且言之凿凿的言论时,那这时候的决定权就不是那么轻巧了。

01

昨天谈到的传统观念,其实倒不一定源自什么古代与否,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主要想表达意思,就是部分言论,是属于诸多人不知从何时起认定的结果。

这个结果有没有论证过呢?不知道;哪里传出来的?不知道;你用了之后到底有没有用?嗯……应该有用吧。

我去看书,看不同的书,不同人写的书,其中列出一堆事例,与我固有想法产生冲突,那这时候我就得进行抉择。

如果完全只是看了一下就过,也许不错;好读书,不求甚解。虽然我也想做到那样,但是阅读过文字,还是希望能够给自己留下些许思考吧。

这个思考的过程,是一种权衡。因为很多结果,事例,我也没法知道准确度。倒不是说自己没有去做,而是哪怕我自己做了,也不知道对不对。

所以,看到与自己认知不一样的言论,我觉得更大的可能,适当思考再决定用不用。那些结果的准确度不是最关键的,虽然也是其中的一环,但是能够对自己有明显的帮助,那么这个结果就是对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某些电影真正上映之后,口碑扑街,但是之前大佬纷纷站台这部电影多么划时代,谁不看谁后悔!

因为,对于部分人而言,正确与否的评定就是会有利益正相关。而坚持真理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因为真理,也会可能错。

02

其实看书的过程,就是从别人的某些事例中,去逐渐梳理自己曾经的某些认知。原来的认知可能是错的,或者有点过时了,还是需要更新。

毕竟,现在那些软件更新的速度也太快了。

文中说到了几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第一个研究为什么纽约的很多毒贩还是和母亲居住?

我看到问题的第一反应是先思考,答案是不是和书中统一不重要,而是先有一个自己的思考方向。待看到不一样的说辞时,可能才会有真正的裨益。

当时想的是,可能是因为那些毒贩也是属于良心未泯的人吧,所以也和家长住在一起。或许这样一来,对于罪犯的感化、抓捕会有帮助?

书中给出的结论让我的思考没法评判对不对,因为揭露出来的是,因为大部分(97%以上)的毒贩,都是属于低收入人群。所以,他们只能选择继续和母亲居住,进行生活上的一些被照料。

我看到这,皱眉再度思考,不是很明白为何如此。再然后,就舒展了眉头。看来贩毒和诸多看起来光鲜的职业一样,也是大鱼吃小鱼。

当时政府宣传的就是贩毒会榨干人们的每一分钱,让很多人对贩毒这件事情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也许羡慕,也许嫉妒厌恶。

不过,这些情绪是多余的,因为中招的只是极少数人。

03

我在大学的时候,就听说销售如何如何,金融工作如何如何。那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加入这个行业,就是光辉的未来。

等到尝试开始金融方面的电销,才明白我想多了,年轻就是好。在那里待了一个月左右,发现流动率高得吓人:也许这周你看到的人,下周换了一轮。

而从这个行当脱离出来之后,进入教培行业,其实发现外界对此也会有所认知误区。什么百万名师,什么教育红海,都是扯淡。

媒体或者某些有心人,总是喜欢对诸多的行当进行华丽的包装,或许是为了自我标诩,或许是让更多可爱的人奋不顾身地跳进来。

进来后反悔了?不要紧。换一批就是了。

贩毒和那些什么销售,保险行业一样,除了高层的极少数,其他马仔,干着最累的脏活,拿着比他们收保护费的小商人还低的收入;同时,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我想,这也许就是一种讽刺或者无奈吧。这也许和平时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类似,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有好,至于那些烦恼,都被盖起来了。

而在这个事例中,还有一个更为有趣的数据,当毒贩马仔的死亡率高于死刑犯被真正执行执行的比例。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贩毒被抓,不一定判死刑;判死刑了,也不一定执行;反而是你去当马仔,可能第二天就魂断街头了……

04

另外一个事例,对我的触动相对相对更大,就是枪和游泳,哪一个会对儿童的伤害更大?我知道,这里面有陷阱,但是我觉得应该还是枪啊!

好吧,结果正如开始所想,作者给出的数据,是每年游泳溺死的儿童是死于枪杀的儿童十倍以上。但是如果放在生活中,父母对于枪的敏感程度肯定高于游泳池。

这是肯定的嘛,哪怕是那些看起来很开明,民主的父母。原因何在呢?也很显而易见。因为枪给人的威胁感觉更明显,让人不经意就是想要回避它。

而游泳池,太过熟悉,或者说太过于平常了。说的极端一点,游泳溺死一个孩子,带给人们的触动绝对是小于一位儿童死于枪下。

我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哪个带走,那么就会有相应的内容吸引我们,从而让判断出现失误。

坐飞机之前,我对于飞机是有种恐惧心理的,总担心掉下来,或者被飞鸟撞到。因为在新闻中隔三差五就会看到空难消息。

可实际上,坐飞机反而是极度安全,反正高于自驾。反过来,自驾可能会给人感觉,自己在掌控而飞机不是。

以为自己可能认清了,实际上这种认清,就是再深一环的套吧。这时候掉进去,更难出来。

真正的骗局,不是造假(因为聪明人还是不少),而是真亦假时假亦真!

【结语】

我想起了谢春霖先生的《认知红利》,当我们进行这类不同的认知结果输入的时候,其实也是我们的注意力在被“收割”。

只是希望,这种收割也是我们某种认知的重新“播种”。不到某个时刻,你也不知道此时你了解的,到底会有什么用。

(0)

相关推荐

  • 7名缅甸毒贩跨境贩毒28万颗,被孟加拉边防军抓获

    2020年12月2日中午12点半左右,孟加拉国高巴萨市撒坝仰地区边防军在巡逻的时候,抓获身份不明的7名人员,随后被证实为缅甸籍人员,查获到麻黄素毒品28万颗. △孟加拉警方未给犯罪嫌疑人打马赛克 当天 ...

  • 看毒贩“拽文”如何将自己拽进监牢,笑到肚子痛......

    说到贩毒方式,真所谓五花八门,有些方式还着实让人脑洞大开.说到这个,不禁让小编回想起2013年的一个案件. 小伙伴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一条短信,"马到成功,勾起回忆,接踵而至,吾心酸楚 ...

  • 辛未庚子乙亥甲申

    在我国,贩毒.制毒严重可判处死刑.明知道是违法犯罪,被抓住了最高可判死刑,毒贩们为什么还要干呢?说到底还是为了一个"钱"字,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毒贩们甘愿铤而走险,俗话说" ...

  • “瘾君子”勇闯毒窝擒毒贩,上演现实版无间道

    "网开一面放我一马,我立即给你50万,怎么样?" "对不起,我是警察." 港片<无间道>里卧底与警察之间斗智斗勇惊心动魄剧情,如今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上 ...

  • 世纪问题: 仇恨何以传播

    [留美学子]第2116期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教育·历史·人物·旅游·读书·财经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导语 2021年伊始,我与居住在北京的国际高中生 Selena 聊起她最近的生活,我们 ...

  • 警惕!春运期间需提防毒贩们的伎俩

    这里是国内最权威的戒毒公众平台 春运期间,由于客流量较大,毒贩们打起了各种运毒的主意,近期被查获的运毒案件数不胜数,作为普通大众,应该学会一些基本的鉴别毒品的知识,提防自己沦为运毒的工具. 自毒品诞生 ...

  • 【津巴时讯】143名贩毒分子落网!津巴警方实施缉毒闪电行动

    据<先驱报>4月12日报道:津巴布韦警方上周末在哈拉雷和Chitungwiza市展开了专项缉毒突击行动,截止到目前为止,警方已抓获143名毒贩,并捣毁了多处贩毒窝点,查获大量大麻.bron ...

  • 魔鬼经济学笔记(5)-观念崩塌

    阅读第1297天 当我第一次听到有人说喝白粥不健康的时候,我是很诧异的.这种诧异倒不是想抬杠,而是想听听是什么原理.   毕竟,对于我这样一个江西人.从小早餐基本上就是稀饭(好吧,这和粥不一样).我很 ...

  • 魔鬼经济学笔记(1)-这本书看什么?

    阅读第1293天 这本书是在看<海底捞你学不会>的时候,看到了其中的某个案例,然后去查询,发现出现了一本书,<魔鬼经济学>,然后毫不犹豫地买下了.   这本书的名字很炸.虽然我 ...

  • 魔鬼经济学笔记(2)-惩罚与激励

    阅读第1294天 公司的各项管理中,其中有一项我相信很多人遇见过,那就是考勤的问题.   有的员工容易迟到,或者旷工,打卡了但是人不在,这种人处理起来很棘手.   不是简单地开除或者处罚就可以,因为这 ...

  • 魔鬼经济学笔记(3)-探究AB面

    阅读第1295天 朋友看到我有这本书,很好奇为什么.我回忆了一下,当时是因为看到了一个饼干的事例,让我对此产生了兴趣.   因为这件事情最终的研究结果让我觉得比较诧异,或者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   而 ...

  • 魔鬼经济学笔记(4)-信息差

    阅读第1296天 这一章的内容,其实阐述的观点,在近两年的职场成长文章中经常出现,那就是信息差的不对称.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加上云计算,大数据这些以我的智商看不懂的内容出现,信息就显得更是弥足 ...

  • 魔鬼经济学笔记(7)-孩子的先天影响

    阅读第1299天 看到第二本<魔鬼经济学>的时候,其实更能体会作者的心情.第一本的主题确实较为混乱,因为各个题目之间都能感觉到作者的随性.   前面讨论作弊,中间讨论犯罪,最后讨论家庭教育 ...

  • 魔鬼经济学笔记(8)-利益驱动并非唯一

    阅读第1301天 记得好像是在2012年,西欧的一个小国,举行了一场噱头很大的国际性会议.当时打出来的招牌是: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   没错,这场会议是在哥本哈根举行,关于全球环境气候研讨,中国派 ...

  • 魔鬼经济学笔记(9)-优秀的共性

    阅读第1302天 今天突然想探讨所谓优秀与努力.先天的某些联系.   这倒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看到第二章提到的某些优秀运动员的共同特征,让我回忆起格拉德威尔<异类>一书中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 ...

  • 魔鬼经济学笔记(10)-兴趣和工作

    阅读第1303天 记得在知识星球,看到有人提问,说自己现在做的工作不错,但是自己又对其他的什么感兴趣,想辞职,问怎么办?   当时那位大佬有点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已经三十多岁的人了,应该能够分得清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