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的盗梦空间:幻想而又坚定的事实

阅读第1139天
小时候看过一部荒诞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那时的我一直不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皇帝明明没有穿衣服,而周围的人还是夸衣服好看?
故事的结尾是被两个孩子说破了。老师让我们尝试去写这个故事的后续,我不记得自己写的怎么样,但是记得有个同学写的很有意思。
他写到,皇帝回宫后进行反省,改过自新,重惩了那两个骗子,奖励了两个说实话的孩子。这个后续故事,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如今,突然想到这,发现那种情况基本不太可能出现。因为哪怕皇帝感到自己冻得发抖,身边的人也是在告诉他:你的衣服真漂亮。
<1>
我在写《万历十五年》的读书笔记,写过对皇帝的一些看法。虽然作为升斗小民,不知道皇帝到底如何,但是应该不会是用金锄头刨食吧。
之所以又提到皇帝,发现从这个身份就是可以看到群体效应的一些事件。能够当皇帝的,大部分还是有两把刷子,权谋之术应该具备一些吧。
可是,历史上的诸多皇帝都出现了一个问题,也是经常被吐槽的一点:成长于深宫,身边都是妇女和宦官。对于天下的真正理解,太少太少。
群体效应就在这天下最尊贵的人身上验证。他所得到的一切讯息都是来自于外部。他能够选择的,就是相信。
原来我看历史书,皇帝被蒙蔽,天下都造反了居然都不知道。本来觉得这是很扯淡,但是后来发现,也许就是这样。
对于诸多皇帝,文臣比武将值得被信任。一来个人力量薄弱,二来容易控制,三来造成的危害也较小,四来也更清廉。毕竟读圣贤书的嘛。
没错,以皇帝的视角来看,文人的身份就是如此。而朝中的文人也是自诩如此。满口之乎者也,心中惦记孔方兄。
文人集团,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或者说,对于在朝的官员,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群体。大家都不干净,那么就不要在这点上面推别个。
大家都是摆出一副忠君爱国之象,哪怕挨上两板子也是无所谓。这种长时间的潜移默化,每个人也许都以为自己就是如此真实面貌。
崇祯,明朝正统的最后一位皇帝,算是一位“勤勉”皇帝。就是这样的勤勉皇帝,除了朱元璋以外,应该是杀高官最多的。
杀的原因很简单,我信任你,让你做事情,你没有做好,那就弄死你。皇帝是没有错的,崇祯告诉自己,因为从小以及身边的人就是这么告诉他的。
他们这些人,很难具备理性,因为除了轻信别人或者怀疑一切,没有其他的办法。因为当你处在一个被围住的圈,放眼望去,也许都是笑脸。
<2>
我问老易一个问题:如果你驻足在街边,抬头四十五度角看着对面的房子,你觉得十分钟之内,有没有人跟着你一起看?
老易毫不犹豫地说:肯定会啊。我问为什么呢?他说,也许别人觉得对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吧。没错,这是个答案。
如果当你站在路边,拿着手机低头在耍,站上一个小时,有没有学你一样站在旁边拿着手机耍?很难。
前面那个问题是曾经被调查过的一个社会心理学问题,忘记叫什么名字。我在想,当这个恶作剧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会不会有人提出质疑?到底发生了什么?你觉得他是会更加努力去看看到底有什么,或者装作自己看到了什么,还是会问别人到底看什么?
我觉得再不济的结果,就是默默地离开。这个场景,也许像极了皇帝的新衣。如果事后采访这些人,会有多少完全说自己什么都没有看到呢?
如果这时候再委婉提醒一点,当时对面在发生什么事情,那么这些人会回答什么?我不知道。作者在文中以理论知识告诉我:群体,会出现幻觉记忆。
如果你和别人沟通,争论某个问题。你确信无疑,你的答案是对的,因为你看到过。同样,对方也是这么认为,他是对的。
自己就干过这样的蠢事。当时讨论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我说是京师同文馆。有人告诉我不是,我非常坚定地说就是!
原因很简单,我记得历史书上写过这个。不可能记错,我对自己的记忆很有自信。实际上,翻开历史书,我错了。
为何如此?因为那几个字眼在我的脑中飘过,被抓到了。当我说出第一遍确认的时候,后面的确认实际上是在强化第一次的确认,并且在脑海中构建“事实记忆”。
有时候,法庭找出某些证人,问是不是被告行凶。那些见证者的回答就会出现很有意思的地方。并非他们做伪证,而是自己被自己骗了。
我们有时候对某件事情,某个人的印象也是如此。我们无比坚定地说Yes。实际呢?那不过是我们如同白日梦一般的记忆。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自欺欺人。只是,我们的记忆,对事情的认知,皆是这样的似是而非。如果有人让我们清醒,也许,汗水浸透了衣裳。原来,我们又经过了一层梦境!
<3>
由于我们从事教育培训行业,所接触的生活圈子其实并不大。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同行业,或者同公司的人会走到一起。
但是,一般来说,最好是同级的走到一起,不同部门的走到一起。如果都是教学部的,那就不同科目在一起。如果相同科目,那就有意思了。
我们曾经开玩笑,如果两个历史老师结婚,那么他们会不会针对历史中的某个问题展开辩论?一个说正史就是这么记载;另一个说,正史扯淡,野史中这么提到……
所以,我们看历史越多的时候,会发现,历史对于保存真实性真的很无力。并不是说历史都是假的,而是我们没法分辨真假。
《四库全书》在历史的记载还是被吹得很高。可是又有些资料说,《四库全书》的编撰过程,实际上不过是清政府毁书的过程。
修书的过程中,那些前朝的某些记载全部毁掉。有些要留下来的,也进行了增减、修改。待到最后成书,也就成为一副“四不像”模样。
也不止这些,隋炀帝修运河,秦始皇焚书坑儒,烛影斧声……这些故事,我们在那些哪怕具有一定权威的书籍上,也会发现不一样的“事实”。
历史如此,神话故事貌似也是如此。本来,神话作为人类虚构出来的情节进行流传,但是在不同人的手上,它们就会有不同的面孔。
这里最底层的逻辑,就是前面说到,群体对于事实的认识,是一个自我虚构的结果。无论在历史的不同描写,还是神话故事的多版本。
清朝的白莲教,清末的太平天国,明朝的弥勒教,汉末的黄巾起义……这些都是依托着所谓的宗教故事为背景,进行自我利益诉求的争取。
佛和上帝是什么模样?这个群体想要的模样。太平天国这个群体眼中,上帝就是他们的扛把子。所以他们造反清政府是会保佑的。至于上帝认不认识他们,能否语言沟通就不重要了。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句话在汉末就是最有激情的口号。身怀南华老仙的旨意,来打下一片锦绣江山,真可谓从者如云。
当然,国外的神话故事,貌似也是做着这样的变幻。其实,从历史、神话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就被定位了。它们就是为了满足个人或者群体利益。
随着时光流逝,种族、朝代变迁,群体的想象力在不断地改变着它们。那些英雄般的神话,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也许有一天会变成我们不认识的模样。
<4>
看《明朝那些事》的时候,东林党是个很复杂的组合。那些一个个忠贞不渝的斗士,在清兵的屠刀下,毫不犹豫地割掉“受之父母”的头发,转身为清朝的忠贞之士。
说来也是搞笑,明朝的前两位大佬,朱元璋和朱棣,应该算是做事比较简单粗暴的。彼时,也是有着诸多文人,可是一个个都安分守己。
等到了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即位,到最后一任皇帝,大部分情况下,那些朝臣基本上就是一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架势。让人实在迷惑,到底谁才是皇帝。
严嵩当政,还是有些杂音。刘瑾和魏忠贤握权之时,那些士大夫,又有多少以阉人义子为荣?从中,我们也可以借机窥得群体的另外特征:专横、偏执。
如果说的直白点,就是群体对强权唯命是从,认为慈悲就是软弱可欺。我所说的是群体,而非完全的个人,这是有着差距的。毕竟,真正的忠肝义胆都是不缺。
我想起公司刚起步的时候,薪资很低,但是管理极度严格。不管是对于教案的检查,回访的提交还是成绩的反馈,皆是如此。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确实有老师离职,但是半年的时候,就从一个角落成为了所在区最大的K12机构。
但是之后的执政理念发生了变化。越来越讲究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队伍越来越大,我们的业务体量也是逐渐增长。
但是,逐渐发现,当我们给的越多时,就会有更多的人是不满足的。也许会认为是没有抓到员工需求,并非如此,而是太照顾他们的需求了。
这就像老师面对家长和学生,你自以为家长和学生提出什么条件都满足,对方很感激你?错了。别人只会越鄙视你。家长对老师如此,老师对管理者亦是如此。
原因很简单,就是前面说的群体两大特征。这种所谓的偏执和专横,实际上就是一种看人下菜。因为部分人啊,有着贱骨头哦。
碰到比你强势的,对你严格的,也许你会骂骂咧咧。但是要么滚蛋,要么就是把事情做好。你想搞幺蛾子,直接就是让你长记性。
没错,这样是极端的。所谓的打江山和守江山应该用不同的策略。但是我们看着诸多的历史,发现貌似并非如此。关键还是看领导者对于人性的把握程度。
<结语>
我们确信的事实,真的没有那么确信,虽然我们在这一刻是相信的。并不是我们没有所坚信的事实,就没法生存;因为更多的时候,你不会去在意这些。
与人为善是极好的,前提是能够接受善意并进行反哺。助人为乐为什么是美德,因为助人之后,有时候会让你很不快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