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且涟猗 || 上梁要正
清 且 涟 猗
风 流 著
直 言
上梁要正
中国有句成语“上梁不正下梁歪”。意思是说,上面的人思想行为不正,下边的人也就跟着学坏。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领路人,姑且算是“上面的人”罢,照上面这句古训,是应当要“正”的。
“上面的人”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们渐渐腰粗气壮了。一部分人,包括一部分领导干部,被眼前暂时的成绩冲昏了头脑,在所谓的“西方文明”的影响下,开始学着享受了。于是,政府机关轿车多了;某些领导下去检查,场面大了;各地兴建的楼堂馆舍,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于是,庄户人家不惜借债盖起了现代住房;娶妻嫁女,彩礼嫁妆,处处体现着“现代文明”;茶庄饭馆,丰盛的酒宴,一桌接一桌,肥了“老板”的腰包;一口一块甚至整个的馒头,也被学生扔在地上,如弃纸屑……铺张浪费之风可谓盛矣!
中国以前好搞运动,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上行下效的思维模式。部分“上面的人”在新形势下的一些举动,势必影响到“下面的人”。铺张浪费之风的形成,部分“上面的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带了一个坏头。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就人人去搞享受,就铺张浪费,“上面的人”应是引起注意并采取一定措施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理应做出一个好的表率。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即使在生活好了一点的今天,仍需艰苦奋斗的作风 。一个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脱贫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铺张浪费的风气,是很危险的。它是诱发官倒、私倒等腐败现象的一个不可否认的因素。“上面的人”以身作则,行得的正了,“下梁”也就不会歪了。
正不正,看行动。今天,我们欣慰地看到,我们党自上而下进行了一些治理整顿,动了一些“真格”的,社会风气已有了初步的好转。愿“上梁”永远“正”下去。
1989年春于“处女堂”
作者简介
风流,原名冯昌红,后改为冯伟,男,汉族,山东肥城人,肥城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工作室主任科员。文史学者、业余作家。1967年4月生于泰山西南、汶水之阳东军寨村。1988年7月毕业于泰安师专中文系并参加工作,1995年7月函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由乡镇中学语文教师转任乡(镇)党委宣传干事、党委秘书、党政办公室主任,后调市优化办(纠风办),再调市政协。曾任肥城市左丘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系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安市政协文史委特邀研究员,泰安市重点社科课题负责人,肥城地方志特约研究员。个人业绩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肥城年鉴(2018)》《边院文化》和新编《边院镇志》以及肥城市情网等,在新浪网建有个人博客(风流的博客)。斋名泰山西麓一鹤轩。
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诗词,作品散见于《时代文学》《山东文学》《散文百家》《青年文学》《泰安日报》《泰山学院报》等,入多部文选。出版散文集《清且涟猗》《甲午书简》。2017年1月,《甲午书简》荣获泰安市人民政府最高文艺奖“第三届泰安市文学艺术奖”三等奖。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左丘明文化和肥城历史文化。主编、合编(副主编)、参编和策划文学、历史、文化、教育、党建、史志等各类图书20多部(正式出版11部,将出2部);创办左丘明研究唯一专门杂志《左丘明文化》(省内部刊号),主编(执行)8期;在省级和泰安市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消息与通讯百余篇。多次荣获省市以上文学奖、新闻奖、社科奖。2016年4月家庭荣获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作品推荐:
清且涟猗:
清且涟猗 || 最后一叶的绿色 ——读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
清且涟猗 || 一只不同寻常的茶缸 ——万全的散文《搪瓷茶缸》读后
清且涟猗 || 诗情画意说雁荡 ——周瘦鹃的散文《听雨听风入雁山》读后
清且涟猗 || 震撼人心的一朵奇葩 ——张琦的散文《心中有了您》读后
清且涟猗 || 心灵的回乡之旅 ——读汪汶洋的散文《我磕头的经历》
清且涟猗 || 生命的延续 ——梁圣军散文《父亲是天》的文化视角
清且涟猗 || 领袖泪,凡人情 ——影片《毛泽东和他的儿子》中的毛泽东
清且涟猗 || 看看百年前的教育 ——观电视连续剧《恰同学少年》
甲午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