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型前列腺炎,一张方子拿下!讲解给你听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男科诊断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一直以来,我的初衷未曾改变。
这就是,用我的文字,构建出一座陈列馆。
在这里,人人都可以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理解中医之妙,感受中医的魅力。从而,让祖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发展,更具民众基础。
因此,我力求把所有的医案故事,都生动详细地写出来。
下面我要说的这个,也是不错的医案故事。
我慢慢给你讲,请你耐心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年纪是30岁。
这个人,婚前年少无知,误犯自读。结婚以后,又常常逞强作乐,忍而不发。于是,一来二去,他就患上了前列腺炎。
当时的主要表现,就是排尿的时候,尿路有涩痛感。别人排尿,痛痛快快。他排尿,犹如刀割。
早晨起来,他会发现,尿道口有黏液堆积,触目惊心。
与此同时,他还腰痛,腹部坠胀,整个人非常不舒服。
最初发病的时候,他身在国外。在异域他乡,他用过好多办法以求缓解,但事实证明,不好使。
于是,在发病两个月以后,此人回到国内求治。结果,治了半年,还是不行。
再后来,此人下定决心,求中医治疗。找的谁呢?医案记载,是史道生。他生于1919年,卒于1996年,是青岛的中医前辈,曾师从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
刻诊,见患者脉象滑,关部脉弦而有力。舌苔薄黄,舌根腻,舌尖红绛。由于病情严重,此人走路的时候不敢抬腰,腹股沟以及会阴等部位疼痛坠胀。整个人精神疲惫,面色萎黄无华。
当时,史道生老前辈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萹蓄,瞿麦,滑石,竹叶,灯心,酒大黄,琥珀(冲服),甘草梢。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6剂以后,感觉到排尿时涩痛之感大大减轻,尿道口的黏液,也变少了,甚至难以察觉。整个人的状态,大大改善。
但是,身体局部的胀痛、坠胀之感,还是有。
这时候,史道生前辈就说了,问题,基本解决了。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打扫战场。把敌人的死尸处理干净,你就彻底舒服了。
这时候,史道生前辈又书方一首:
赤芍,桃仁,五灵脂,红花,牡丹皮,生地黄,穿山甲,全瓜蒌,甘草梢。
所有这些,水煎服,患者连用9剂。这时候,症状基本消失,一切不适感都没了。
患者不放心,生怕停药以后复发,于是求方常服。史道生前辈将前方加入琥珀2克(冲服),又加炒王不留行15克,授予患者。
最终,患者生活恢复如常,长期以来未曾复发。
这张医案,曾刊载于1982年的《新中医》。我看到以后,觉得特别好,所以收藏至今。
现在,我为你简要分析,这背后的道理。
其实,这个患者最初的问题,在于湿热下注。这是所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里头,最常见的证型。
你看,此人舌尖红绛,舌苔黄腻,脉滑,这显然是湿热阻滞之象。湿热淤阻下焦,就导致前列腺炎。这一点,没啥好说的。
关键是,他湿热淤阻的源头,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这就是年少时误犯自读,婚后忍而不发。这就是生活习惯的问题了。很多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检讨过往生活习惯的时候,都对这两件事儿后悔莫及。文老师真的希望,不要再有人犯如此无知的错误了。
有了湿热,当然要清湿热。怎么清湿热呢?我们看看当时史道生前辈一诊开的方子:
萹蓄,瞿麦,滑石,竹叶,灯心,酒大黄,琥珀(冲服),甘草梢。
这个配伍,其实有古方八正散的影子。萹蓄、瞿麦、滑石,这些都是典型的利水清热通淋之品。竹叶,滋阴清热,灯心,利尿清火。大黄,通腑泻热。琥珀,利尿化瘀。甘草梢,清热止痛。
就这样,盘滞在患者下焦的湿热之邪,被很好地通利出来,其症状,自然好了大半。
当然,这些操作,虽然是治疗的主题,但是还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在湿热阻滞之下,患者肯定有淤血生成。湿热没了,淤血还在,这就好比敌人被杀死了,但尸体还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打扫战场,将尸体搬运出去。
于是,史道生前辈二诊的时候加入活血之品。我们再来看看:
赤芍,桃仁,五灵脂,红花,牡丹皮,生地黄,穿山甲,全瓜蒌,甘草梢。
这里头,赤芍、桃仁、五灵脂、红花,都是活血之品。牡丹皮、生地,用于清热。穿山甲,用于通经活络。全瓜蒌,负责涤痰热。这就是基本意图。
到最后,患者湿热没了,淤血也散了,整个人自然就舒服了。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我自己的解读,未必正确。您有不同意见,请及时批评指正。
其实,慢性前列腺炎,是比较常见的男科病。患者还往往以青壮年居多。我上面所述,基本可以看作是通过清化湿热之法,治疗此病的典型案例。专业读者朋友,不妨做个参考。非专业读者,我建议你把此文收藏好。将来有机会,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合理加减、化裁应用。我觉得,如果用得准确,它是可以帮助很多人的。
关键是,我们要对湿热下注导致的慢性前列腺炎,有清醒的认识。这类人的典型表现,就是尿涩痛,尿急,尿黄,尿灼热,尿道口有滴白,小腹会阴胀痛,重坠,舌苔黄腻,口黏,脉弦或弦滑。有些患者会伴随阴囊潮湿。
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出现,除了个人体质之外,还和饮食、生活习惯有关系。比如说好吃辛辣厚腻肥甘之品,比如说年少误犯自读、婚后用事不节等等。总之,饮食和日常行为习惯,是导致问题的基础。这一点,我们要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