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范蠡与肥城 一、陶山范蠡文物古迹
上篇:范蠡与肥城
一、陶 山 范 蠡 文 物 古 迹
原创作者:程兆奎
陶山,属东岳泰山西麓支脉,以其壮美雄伟的姿态,屹立在肥城市西北部的湖屯镇境内。这里峰峦秀丽,沟壑纵横,草木茂密,溶洞清幽。前人有诗赞曰:“泉美林秀何处再觅佳境,水抱山环此地即是蓬莱”。更因古代范蠡功成身退,来此幽栖隐居,后又经商致富,富行其德,名垂后世,而被誉为泰西第一名山。至今,山间保畄着不少与范蠡与西施有关的文物古迹。
远眺陶山
范蠡,字少伯。出生于2400年前的春秋末期。楚国南阳人。青年时期,与文种一起到越国,帮助勾践富国强兵,使一个濒于灭亡的弱小国家,逐渐强大起来,最后灭掉吴国,而使勾践称霸诸侯。在越灭吴的战争中,范蠡功劳最大,被拜为上将军,位居相国大夫。在权势和富贵面前,范蠡又毅然选择了功成身退的路子,率家属亲从,离开越国,从海上乘船来到齐国东海边,改名鸱(chi音吃)夷子皮(本意是指古人用一种兽皮缝制的皮囊,可装酒水,外出时带在身边用。范蠡拿来做自己的名字,一是俗,容易与人交往,二是自嘲,寓意自己是个“酒囊饭袋”)。在这里“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由于某些原因,又很快离开那里,辗转来到齐国西南边界的肥城陶山前,改名为“陶朱公”(陶与逃同音,朱,红色。大概寓指陶山一位穿过红袍,做过高官的在逃老人)。当时,陶山处于齐、鲁、魏、赵等国的结合部,春秋战国时期,山前有多百平方公里的湖湾,船只通过连接的汶水、济水、东平湖等,能达中原各国。范蠡以为此天下之中,舟车交通方便,山内草木葱郁,湖边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资源丰富,便在此地安家,建筑房屋,置办田产,利用山坡地发展畜牧林果,利用水面养殖鱼虾鹅鸭。几年时间,又很快富裕起来。
范蠡古迹大門
接着又利用过剩的产品和手中的积蓄,囤积货物,做起贩进卖出的商品交易。范蠡还在山前大村庄、湖屯码头设立杂货店铺、旅店、钱庄,开办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坊,雇用大批有才能的贤德之人,把产业和商贸管理得井井有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范蠡还经常拿钱周济贫困百姓,帮助当地群众发展生产,带领周边共同致富。很快使陶山前近百里的地域内,成了各国商人来往集聚的交易中心和百姓安居乐业的富裕繁华之地。由于陶朱公经营有道,致富有方,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遂至巨万,最后积累了亿万的财富。世人说起富有者,皆称陶朱公。陶朱公经商致富后,乐善好施,为社会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被司马迁赞为“富好行其德”,在后代百姓中畄下了很好的口碑。晚年,他把经营的产业交付儿孙去做,在陶山西崦山口处,选择了一个泉清林秀、曲径通幽的位置,建一院落,和西施幽栖隐居,度过了和谐美满、健康长寿的晚年。死后,葬在陶山西崦一处开阔的山坡上。
范蠡与西施
陶朱公创办的事业在当地延续几代人。秦代在墓前方不远处,即他当年隐居的位置修建了范蠡祠。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在祠旁创建了幽栖寺。由于陶朱公受到世人的爱戴,两千四百多年来,古迹屡毁屡修,最终延续存世,流传至今。
琴心洗砚公众平台,旨在弘扬国学,传播经典,营造古雅幽香、诗意盎然的文化氛围,非常期待您的加入!
社长:竹园听韵jxk_99999
副社长:雷现明lxm13655481571
主编:花非花zxs12130
投稿须知:
1.作品必须是首发原创,拒绝一稿多投。原创需三百字以上。附上作者简介和照片,照片最好是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