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之探宝寻路奇谈
——2015海峡两岸书法教育论坛之际,论书法之社会实用价值之得失
今天,作者在这里被要求谈谈书法。于是想,谈谈也罢,在21世纪的今天,对于一个中国书法爱好者来讲,夸夸其谈是常见的一种现象,不足为怪。至于以下的种种论调,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恰有共鸣,切莫认真,敬请各位读者权当玩味吧。
老调子唱两句:洋洋洒洒上下五千年中国文明历史,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每当读到这样的“关于中国书法的介绍描述,许多人,无论资深研修学者,还是懵懂求知少年,也不管是中国公民,还是异域中国文化迷……前者是味同嚼蜡一般无味枯燥,后者是瞎子摸象一样迷茫无趣。很多时候笔者经常在想,为什么我如此热爱的精神食粮,能令我本人如痴如醉,时时心生愉悦,而许多国人却感受不到她的美好,发掘不到她的价值。
发掘中国书法之社会实用价值,让社会普遍认知,接受,热爱探索,心生愉悦。这样的一条路,就如同要去发现一座巨大的宝藏,令无数人听到垂涎若渴,而后趋之若鹜,踏上一条千难万险的寻宝之路。前提是我们要懂得这座宝藏的价值有多诱人,即何为中国书法的社会实用价值,通俗地认知它的核心,通常我们了解到的只是泛泛,觉得无关个人利益。然而,书法作为汉字书写的艺术,必然的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个个领域,以下采用较为简洁的三个层次来进行论述。
一. 中国政治文化与书法
书法在政治文化宣传中起着文饰作用 。一直以来,书法都是政治文化生活的必要点缀。在古代与帝王有关的书法活动更是如此——由于其特殊的身份,书法不仅是一种雅玩的艺术,还具备了影响时风、文饰形象的作用。天下承平时期,书法是文人百姓的雅物,历代帝王不乏热衷于品评、鉴赏以及创作之人。统治阶层设置了专门的书画收藏机构,他们的书法活动,比如与群臣的笔墨往来,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一种帝王与臣僚和谐相处的气氛。所以,书法是帝王文治天下的一方面,同时帝王又借助这些活动融洽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
从较早时期,东汉末年,灵帝就为学习辞赋、书画,并创建鸿都门学“以集奇艺”。南北朝时,梁武帝酷爱书法,并与陶弘景探讨书法。隋朝,隋炀帝为分藏法书名画重金营造“妙楷台”和“宝迹台”。唐朝时,太宗李世民好书,《宣和书谱》卷一谓太宗“雅好王羲之字,以书师虞世南”。纵观书史,唐太宗李世民偏好王书更甚于梁武帝,他以天家之尊推崇王羲之晋书风韵,奠定了王羲之“书圣”的地位。唐太宗亲自为《晋书》里的“王羲之传”写“赞”,又亲书《温泉铭》和《晋祠铭》行书石刻,开了以行书入碑的先河。在宋代,宋太宗喜好翰墨,重“二王”不亚于唐太宗,内府广泛搜集前人名家墨迹。淳化三年,他命翰林侍书王著主持编著《淳化阁帖》。徽宗赵佶能书善画,广收博取,在书法上革新创造,还自创“瘦金体”。至明清帝王喜好书画,甚至喜欢把自己的书法作品分赐给群臣。乾隆帝喜好书画,兴建淳化轩收藏《淳化阁帖》,收有王羲之的《快雪晴时贴》、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将这些视为稀世珍宝,把他的书房命名为“三希堂”,又组织刊刻《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规模浩大,远远超过《淳化阁帖》,对后世书坛造成深远影响。
到了21世纪的新中国,经历百年战乱沧桑。书法是华夏文明的骨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中国大陆地区与台湾是继承这一部分传统文化的重地。在两岸,书法笔会活动、展览活动日新月异,或个人组织或官方组织,都深受国家政府部门与大众的好评与支持。尤其是近几年两岸共同合作创办的“海峡两岸书法教育论坛”更是就中国书法的历史、鉴赏、发扬、创新、教育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和发展。书法艺术曾作为封建专制时期帝王文人士族专享的雅玩嗜好,已经成为寻常百姓文人可以追求欣赏的精神爱好,是政府文化部门对普通百姓的精神文化引领的旗帜,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对于历经沧桑的古书名帖,在中国大陆文化部门广泛征集回收,将之小心收藏进博物馆,文化出版部门更是采用先进科学的出版印刷技术进行刊印,以利于国民大众可以在博物馆、收藏馆、图书资料室等地方一窥法帖神采或可轻易在书店购买到。并且,在两岸的书法展览活动琳琅满目,令广大书法爱好者已是目不暇接。在文化教育领域也有各种组织经常进行讨论、实践活动。在大陆,有以中国书法家协会,以及各省市地级的书法家协会在进行书法活动,另外有老年书协,中青年书协,以及各个单位自己组织的书法爱好组织,再比如在台湾的诸多大学,高雄师范大学有成立书法社,台北师范学院有成立书画会……而在大陆这种类似的社团就更多了,取名比台湾要宽泛许多,比如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社,信阳师范学院书法协会,南京师范大学书法篆刻协会……这些书法组织的实践与政府倡导精神文化建设活动相契合。书法如同古今政治金字塔尖上的那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装饰辉映着盛世繁华。
二、书法与政治人才选拔中的标准作用
由上文可以了解到书法在古今政治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同样,书法在古代政治官员制度选拔中也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标准,尤其在三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时代,书法作为选官标准显得尤其重要。
中国古代为了加强文化方面的建设,除了上述设置专门的书画收藏机构,还会委派专门的执事人员,也就是所谓的张官置吏。为了笼络书画人才,统治集团设置一部分官职,比如书法博士、侍书、翰林书待诏等。比如唐时,早期的褚遂良,唐后期的柳公权等都曾被诏为侍书;再有奉宋太宗命刻写《淳化阁帖》的王著就职翰林侍书;还有元朝柯九思是属正五品的奎章阁鉴书博士,专门负责宫廷所藏的金石书画的鉴定,深得皇帝的赏识信任;另有明清时期,书法人才也是不可获缺。借文章书画之溢彩,为政治统治服务,正是统治者眼中的功利价值,令书法在现实社会的功用性更加突出明显,也成为充分发展弘扬中国书法文化的动力。
若论起书法在政治舞台上的价值发挥,古今不能同日而语,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当今社会,书法与政治,似乎更像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一个是现实生活的功能职责,一个是虚幻艺术的精神审美愉悦。21世纪的太多国人都无法理解书法与现实的联系,许多国人不理解甚至不信任书法对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的功用价值。令人感叹的是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一直以神秘的东方古国自誉,“中国书法”一直是中国东方文化的国粹展示在国际舞台,甚至经常被作为最高国礼赠送给友好邻国。在我们日常的政治工作中,书法仅仅是一个写写公文通告,甚至张贴标语的小办事员,仅仅是政治宣传修饰的作用,并且在电子打字高科技的新时代,也被一步步取代。如此具有代表性的国粹,在我们广大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功能不如一桌大餐或一张演唱会的门票。因此,书法的价值作用,没有得到一个合理充分的发挥,也就被忽视了。这样的现实令人深思,我们必须冷静的承认面对。归根结底,中国书法面临的这种尴尬局面与我们社会整体价值观的部分盲区形成是有关旳,并且与各地区政府的提倡,教育部门的重视推广是相关的。
三、中国书法教育的古今对比
书法教育曾经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欧阳中石曾经在他主编的《书法教程》一书中提到“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法在书法教育方面有充分的体现”,由此可见,书法与古代教育的关系有多么紧密,古代政治统治阶级有多么重视书法教育。
以上第二点,已经说到“书法与政治人才选拔”,要选拔任用人才,就得考试,要通过考试,就得接受一套书法学习的教育。考试是教育的评价手段,而中国古代的考试选士对于官学、私学教育具有独特的影响。教育与科举互动,科举反映、影响着教育发展。科举对教育影响巨大,甚至完全居于支配地位。科举的标准实际上发展成为各级教育的纲领和目标。科举、铨选主持者往往比较重视书法,这极大地激发了备选者对于书法的重视。
回望中国书法史,有史可查的。从夏商时期已经出现的教育机构,虽不见字学之教的详细记载,但在殷商甲骨上显然有师徒相绶的刻画文字显示。西周时期有较为系统的官学制度,保氏教国子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书”即是指“六书”,明确“造字之本”,具备识字和书写的能力,这是贵族子弟最基本的素养。
汉代,众所周知“汉承秦制”。当然在继承先秦“六书”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汉书》卷三十载,汉初兴丞相萧何规定:“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吏书令史。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輒举劾。而东汉光武帝以实际的能力素质作为考察孝廉的标准,“书疏不端正”会被追究治罪,势必影响当时的书法教育。以上提到的东汉末灵帝所置鸿都门学实际上成为书法交流、教育的场所。熹平年间,蔡邕等人亲自为《熹平石经》以隶书书丹,并立于洛阳太学讲堂鸿都门外。天下读书人闻风而至,抄写观摩,《熹平石经》实际上也起到了书法范本的作用。
之后魏齐王正始三年,以古文、篆、隶三种字体刊刻的儒家经典,立于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其书写者有邯郸淳、卫觊、韦诞等多种说法,书法教育的意味更重一些。另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秘书机构比较注重对官府书手的培训,汉魏之际的书家梁鹄的弟子毛弘教八分于秘书,三国钟繇的“章程书”也被认为传秘书、教小学的书体。南朝梁武帝要求周兴嗣将羲之法帖中精彩的千字连缀成《千字文》,成为较早的一种识字书法教材。北周可能已经开始以书、判作为铨选官员的标准。书法教育因为政治选官在南北朝各国均得到相应的重视。
朝廷、政府的有关举措激发了社会大众对书法教育的重视,魏晋南北朝,书法是陆、卫、索、王、谢。郗、庾等世家大族之家学的重要内容。当时人基本上是约定俗成地以本家族的典范性书法最为效仿对象。最典型的是王羲之幼年师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师法叔父。到了隋朝,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被奉为书法泰斗,僧人智果、智休等都向他学习书法,入唐后的名家虞世南也是师从智永,隋朝的中央国学还设置了书学。
而到了唐宋时期书法教育,尤其是专业书法教育达到了鼎盛。唐朝统治者重视,到沿袭隋朝书学,在中央六学中,不仅仅书学学生必修书法,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要作为日课,唐代科举甚至增设了明书科,书法课程分为必修和辅修两类。唐代铨选的书法标准是“楷法遒美”,没有具体的执行细则,主考官可以灵活掌握。另外,唐代某些官员的书法风格对世人影响很大,对书法教育起到了实际表率作用。
而到了宋代,统治者对书法的重视更加具体到选官科举,甚至到专业的书学教育和书法收藏鉴赏,可以说到了中国古代空前绝后的,比任何时候都正式、专业。宋太宗敕刻的《淳化阁帖》是一项书法教育方面的举措。北宋翰林侍书王著擅右军行书,风格与唐代吴通微兄弟近似,整个翰林院仿效他形成了“院体”,并进而带动了一大批人追随,客观上起到了书法教育的效果。北宋徽宗在国子监设置了“书学”,此时的书学包括了书学、画学两科。
关于宋代书学教学、考试,《宋史》有具体记载,主要有三点值得重视:第一,宋代书学具有非常系统、完善的书法教育体系,必修课、选修课区分明晰;第二,隶书专攻包括了二王等人的真书、行书,体现出以字式划分字体的方法,“字体是文字的笔画字态,字式是文字的结构方式”;第三,宋代书学考核评定的目光不拘泥于书法的应用性,不以培养机械的抄书匠为目标,着意培养学生的艺术趣尚。
在元代,建奎章阁,置书画博士。到明清中央官学、地方官学的教育内容中都包含了书法方面的要求。明代国子学“每日习书二百余字,以二王、智永、欧、虞、颜、柳诸帖为法”。明代一些人士更加重视少年儿童阶段的书法教育,甚至丰坊专门为此编撰了一篇《童学书程》。清代的王筠编撰《教童子法》,李新庵原撰、陈彝重订《训学良规》对于写字姿势、握笔方法、临帖方法、习学阶步都有具体的要求。明清乡试、会试以墨笔行文,以朱笔誊卷,童试、殿试不誊录,而这也导致了这两级考试的“抑文重字”。清代科举考试过于挑剔书法,舍本逐末,愈演愈烈。由于科举,“馆阁体”、“院体”书法在明清发展过于普遍而缺乏个性和艺术性,因此遭到批判。
在现代社会,书法作为专业技能而被社会政治、经济、民生、教育等领域利用仅仅是极少的部分,甚至得不到重视。比如,政府宣传部门负责公文、公告、标语的办事员、书写员;经济商业领域如拍卖典当公司的专业书画鉴赏专家(通常是身兼数职);教育领域的书法教育工作者等等。中国书法无论是作为专业技能得不到社会真正的接纳认可,还是作为一项艺术类目在国际开放时代的环境里由于她的地域限制、时间限制得不到一个更加包容更加发扬的空间。所以,书法在中国现今的社会环境里,被置于不上不下,束之高阁也不是,广泛推行应用也不是。在中国又有一个很“奇葩”的现象,书法仅仅是作为一个边缘艺术,并不被国家教育所重视,书法方面的人才大多数都属于民间机构,甚至野游于草根民俗。书法作为专业技能的就业面没有打开,太狭窄。解放以后,八十年代之前,国家正处于让百姓吃饱穿暖的物质追求方面。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国民生活温饱问题的解决,国家开始推行教育改革,至今三十余载,教育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善,这在国民GDP高速发展的今天简直是天上地下。八九十年代,只是把书法教育根植于语文学科,甚至连专业的书法教师都没有,依稀记得小学的“写字课”常常被语文课代替,毛笔书法仅仅是偶然的一次描红作业,没有老师点评,教我们笔法、结构,章法,大多数的我们根本不知道书法的发展历史,书体发展,书家代表及艺术鉴赏成就。这些问题,甚至到了今日的课堂还是没有专业的老师,专业的教材课本提及到。
据不完全了解,反映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对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不一;各地在实施过程中短期难以解决师资匮乏问题;缺乏指定教材和明确收费问题,以致很多学校没有教材或使用的写字、书法教材种类虽多但标准不统一;没有将书法教育纳入应试教育中,列入升学中高考内容,不能从根本解决中小学书法教育问题。
据有关调研我们注意到,当前一是有些省市地区比较重视,早在《意见》下发之前就已经着手编制教材开展写字教育了。如山西省运城地区13个县有5个县的学校坚持每天20分钟写字,并一直坚持开展检查督促评比。二是写字教师主要来自语文教师、美术教师或者学校里字写得稍微像样的教师,经过专业系统训练、具备一定书法技能、能够承担书法教学任务的教师很少。据了解,山西省芮城县70多所小学校,专职书法教师只有3人,而且是自学的。从一些学校的实际情况看,中文系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为小学语文教师。任教后基本都带不了书法课,书法课只有书法专业班毕业的学生可胜任。第三,也是当前最实际、最棘手的问题,有些贫困地区的小学连语文、数学、外语课都要寻找代课教师,书法课怎样开展?
究其根本原因,我们国家长期面临的中小学书法教育窘况,主要源于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即使是有关部门偶尔提一提,从上到下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像语文、数学、英语那样重视。直到目前,在很多人(甚至包括有些教育部门的领导)看来,字会不会写,写得怎么样,似乎与国计民生无甚关系。文化安全,首要的就是汉字安全,这不是危言耸听。书法教育绝不是不关乎生死又不关乎发展、可有可无的事情。
自从教育部于下发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使书法重新回到普通教育的课堂,无疑是令国人振奋的事情。作为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对推动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虽然能够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认为力度仍显不够,措施还应该跟上。有关方面的书法家与教育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1、书法应成为中小学和师范院校的常设学科,列入应试教育的内容之一。要从根本上重视书法教育,就是首先确立在全国中小学的书法与语文、数学、体育、美术有着同等的地位,使之成为独立的科目,至少应该成为语文课的一部分。而且要纳入升学、中高考的考试内容,至少在义务教育的高年级阶段,学生书写水平应该通过类似体育、美术的优、良、合格、不合格等级达标测试。
书法应该成为师范生的常设必修课程。因为书法技能属于师范生专业技能的最基础技能之一。规范优美的毛笔字、硬笔字和粉笔字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大专院校尤其是师范类学校也要逐步和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一样,实施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等级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才能毕业。
2、抓好师资培训,做到定人、定岗、定心。“中兴以人才为本”。书法教育进课堂,师资是关键。
1. 解决书法教师严重不足的途径之一是在师范学校增设书法进修班,学员来源可有两个:一是现在任教的语文老师,二是从社会上遴选一批德行好、写字功底好、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年轻人。可以利用寒暑假集中办培训班、进师范学校专门进修或者短期培训的形式,以逐步解决大多数语文教师如何写、如何教的能力问题。
2. 坚持从师范院校培养书法教师,加大对西部地区可以开设书法专业的师范院校各方面的支持,加快书法专业班学生的培养。招收师范生时,可参照美术生的录取条件和办法,这些师范生将来的就业就是为学校配备书法老师。要建立、健全书法师范生到中小学就业的鼓励机制。也可以将学校的美术教师和书法教师合一。
3. 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性的规定,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尽量配属一名专职书法教师,定人定岗。各级教育和人事部门应该切实贯彻落实中央最近关于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精神,把解决书法教师出路、书法大专生就业和解决民生问题联系起来考虑。从落实编制抓起,切实解决书法师范生就业顾虑和书法教师的实际问题,使之安心从事书法教育事业。书法教师也要同其他科目教师一样能够评定相应的职称。他们的待遇应该和其他教师同等对待。他们及其学生在展赛中获奖、发表论文等都要进行奖励。有条件的学校应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工作室和教室。
4.各级政府应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提供条件,切实解决存在问题,支持、协调教育部门从上到下、层层举办师资培训班,争取在几年时间内为全国中小学校调配、培训好书法师资。同时,在教育部和国家语委选定的统一范本和统一的教学大纲后,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力量抓紧编写与语文教材相配套的、适应教学第一线需要的实用教材。
小结:在海峡两岸书法教育论坛开展讨论之际,我翻阅了不少资料来完成这篇文章,采用古今对比的方法进行比对,从中国政治文化与书法的关系作用,探讨到书法与政治人才选拔中的标准影响,再进一步延伸到中国书法教育方面,层层递进,希望能与在书法艺术殿堂沉浸的各位同仁和在书法教育领域奋战的战友们一起共勉,将书法教育一起推动发扬光大,使之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