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元末农民起义序幕在镇江拉开
□ 孟宪威
至正七年(1347),一支纵横于茅山、花山一带的武装力量震动了元朝廷,这支人数不多但战斗力惊人的队伍被元廷称为“花山贼”。《元史·顺帝本纪》至正七年九月甲子条载:“集庆路盗起,镇南王孛罗不花讨平之。”同年十一月甲辰条记载了两淮盐运使宋文瓒的一条上言:“江阴、通、泰,江海之门户,而镇江、真州次之,国朝设万户府以镇其地。今戍将非人,致使贼舰往来无常。集庆花山劫贼才三十六人,官军万数,不能进讨,反为所败。”
所谓“集庆路盗”与“花山劫贼”无疑为同指。集庆路是南京元朝时的名称,句容当时为其辖县。花山即宝华山,亦称华山。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华山,在句容县北六十里。山高九里,泉壑殊胜,秦淮水源于此,亦曰花山。《元史》:至正七年,集庆路花山贼三十六人作乱……即此山也。”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的记载则更为详细:“中原红寇(指红巾军)未起时,花山贼毕四等仅三十六人,内一妇女勇捷,聚集茅山一道宫,纵横出没,略无忌惮。始终三月余,三省拨兵,不能收捕,杀伤官军无数。”
从以上记载可知,至正七年春夏之际,一支三十六人的造反队伍,在首领毕四的带领下,屯聚于茅山一带,打败万余官军,纵横三个多月。这使人联想起北宋末的宋江起义,史书记载宋江也是以三十六人横行天下,明代文人谢肇淛在其所著《文海披沙》中即云:“宋徽宗时,山东贼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众横行;元顺帝时,花山贼毕四等亦三十六人聚集茅山,出没无忌。宋江中有'一丈青’'花和尚’,而毕四中亦有一妇一僧最勇健,岂皆天罡之数欤?”
这支英勇善战的队伍来自何方呢?《乾隆句容县志》收录的《元至正重修学记》中有一条线索:“至正丁亥八月……适有巨盗繇淮甸,历朱方,登茅阜,涉土桥,问津龙潭,欲走江以逸。镇南王令司马会省台帅臣,督十余路戍士围于东华山,抗万夫长、江宁监邑死之,弥月有半,始克殄灭。”
至正丁亥即七年,以上所记无疑就是以毕四为首的“花山贼”事。根据这条资料可知,这支造反队伍原来是从淮河地区过来的,自镇江附近渡江南下,在茅山活动了大约一两月,又北进经土桥(在句容以西),至龙潭,打算进入长江或渡江北上,被从十余路调来的元朝镇戍军包围于东华山。他们奋勇抗击成百倍之多的官军达一个半月,击毙江宁县达鲁花赤等官军将领,终于因众寡悬殊而失败。
尽管以上记载已令人感觉到元朝廷在剿灭花山造反队伍上的大不易,但仍然是美化了元军战斗力的结果,因为最终击败“花山贼”的不是已衰败不堪的朝廷正规军,而是官府招募的盐帮武装。《南村辍耕录》记载:“朝廷召募鹾徒朱陈,率其党与,一鼓而擒之。”“鹾徒”即盐徒,“朱陈”典故出自白居易的《朱陈村》,后世指代联姻家族,“鹾徒朱陈”就是盐徒的宗族。宋文瓒在上言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后竟假手盐徒,虽能成功,岂不贻笑。”
自至正四年黄河大决口,继之以饥荒、疫病,北方广大地区人民困苦不堪,或四散流徙,或揭竿而起。所以“花山贼”应该就是来自淮河地区的流民或离散起义队伍。他们的战斗,犹如揭开了“皇帝的新装”,让元朝廷和军队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陶宗仪即认为:“从此天下之人视官军为无用。”
元末大起义的序幕就此拉开。至正十一年(1351)红巾军起义爆发乃星火之肇始,随后得到徐州、定远、蕲州、泰州等各地响应,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宋文瓒因“花山贼”引发的“东南五省租赋之地,恐非国家之有”的担心终于变成了事实,不过元朝失去的不仅是东南五省,而是整个中原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