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伟建 | 临画二题

临画二题

作者:应伟建

书画家来楚生

临来先生画

然犀室来楚生先生的画风从他裁纸的尺寸比例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他不用正方的纸,也不大用特别窄长的纸,他偏爱于接近黄金分割比例的尺幅。

与他亦师亦友的潘天寿先生却正好相反,潘先说:用纸要么方一点,要么长一点,不长不方最难受。

其实俩人画风也是如此,虽然都是海派花鸟的手法,味儿却有天壤之别。用烹饪来比喻的话,来先生就是中规中矩的专业厨师的口味,不会太咸,不会太辣,不会太甜,当然也不会太淡,凡带太字的口味必然小众,必然不宜在饭店这么大众的桌上摆。

而潘先生却喜欢用极致的手法,要么极辣,要么极咸,要么极臭,要么纯淡。那些真好这一口的人,非辣、非咸、非臭不欢,哪怕路途遥远,哪怕是山沟沟里,为了尝这一口,也愿特意跑去一趟。

来先生与潘先生都书画印皆善,知识结构相似,技术水平相当,大家每每议及来先生与潘先生的差距,常替来先生可惜,技术层面上似乎差不多,艺术层面上却总差着那么一口气,这一点点,或许是因为天赋,就是笔墨与胸襟中透露出来的味道差异吧。

但事情有一利便有一弊,作为学习的范本,临摹的素材,反而是来先生这样中正的口味更合适,潘先生这样的重口味反而不大合适。就好比吃惯川菜的人,口味除了一个辣,就再难跳出来了。

若是临摹潘先生的画,常常被人一眼就认出来,特别不容易临出点自己来。

而临来先生的花鸟,可以得规矩知画理,也可以尽情地在尺幅上做些拉伸,内容上做些增删。稍稍变化一下,便貌似自己的创作了。

今天一口气临了四张,我要是不说,是不是没几个人认得出是全从然犀室拿来的呢。

左为临摹,右为原作

书画家吴昌硕

临些皮毛

吴昌硕当然是牛人,上个世纪的传统中国画四大家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除了画山水的黄宾虹,画花鸟的齐白石与潘天寿都与吴昌硕有师承关系。

齐白石是私淑弟子,其衰年变法的重头戏就是学习吴昌硕。潘天寿是入室弟子,耳提面命过的。但俩人在缶翁心里的待遇可不大一样。吴昌硕评价潘天寿是:学自己学得最像,最后面貌又离得最远。满心的赞许。

同样依靠学吴昌硕衰年变法成功的齐白石,名声渐起后,吴昌硕却酸酸地来一句:“北方有人学我皮毛,竟成大名。”这句话传到齐白石耳中,因而刻了一方“老夫也在皮毛类”的印来自嘲。

吴昌硕是开创者,齐白石是大成者,理论上他们在画史中的地位各有千秋。单从我个人看画的喜好来看,吴昌硕的画多看几张了便容易腻歪。齐白石的画却不大会有腻歪感,时不时的一张画中会点别趣。不容易腻歪的原因,我想是齐白石的画里带点憨,用笔不像吴昌硕那熟练恣肆,他是慢慢的一笔一笔画上去,似乎还没有十分的顺溜,有点拙。

憨人常有别趣。不像聪明机灵的人,过于利落,会少了点好玩,容易腻歪。

齐白石学吴昌硕用红花墨叶法,“皮毛”的确挺接近的,但皮囊里面塞进去自己的灵魂,且齐白石人物、山水、花鸟鱼虫都来,寻常事物皆能入画,题材比吴昌硕广泛得多,而且每每画中诗意别出。齐白石的诗虽然不及吴昌硕的题画诗规矩老到,但接地气,读来常常让人莞尔。

想来是齐白石比吴昌硕多了的是灵魂深处的那么一点有趣吧。有趣也是一种天赋,所以吴昌硕的这句“北方有人学我皮毛,竟成大名。”还是透着点无奈的。

这好比体育运动员,吴昌硕自创了一种训练跑步的法子,自己一百米速度一时无双,创下了纪录。可后来有着天赋异禀的齐白石的也学了这个法子也跑一百米,还破了他的纪录。心中自然是不爽的。

潘天寿也另有天赋异禀,也用吴昌硕训练跑步的法子,但他破的却是三千米的纪录。

上个世纪以来学吴昌硕皮毛的如过江之鲫,似潘天寿这样让吴昌硕夸的绝无仅有,似齐白石这样被损的也绝无仅有。可见皮毛也不好学的。

左为临摹,右为原作

作者:应伟建

笔名:不语斋,1969生于浙江宁海。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会员,宁波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宁波市政协书画院画师,宁海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宁海县美术名师,宁海县八九十届政协委员。著有《自画自说》《画里画外》《晴隆30天》等书。

栏目主编 | 西湖雨

图片 | 作者提供

审核 | 浩海紫烟

本期编辑 | 平安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0)

相关推荐

  • 各界大师级人物对齐白石先生的花鸟画是怎么评价的?

    黄宾虹(1865-1955) 齐白石画艺胜于书法,书法胜于篆刻,篆刻又胜于诗文. 白石画,章法有奇趣.其所用墨,胜于用笔. 齐白石作花卉草虫,深得破墨之法,其多以浓墨破淡墨,少见以淡墨破浓墨.亦多独到 ...

  • 一味霸悍的力量型画家潘天寿,他的精彩范式之路很不易

    生浙江宁海,少习诗文,对绘画书法有天然亲近感,不能小看少时的儿童天趣,一些艺术大家往往就是有些点星星之火,以后重重机缘巧合画画又回到天趣,成功固然有后天的努力辛苦,却也有这当初的微微火苗. 后来上了师 ...

  • 齐白石,吴悦石,郭石夫,潘天寿,吴昌硕,...

    齐白石,吴悦石,郭石夫,潘天寿,吴昌硕,霍春阳,王雪涛等他们都是画界高手,他们都有画枇杷的作品,也是余习之典范,传统绘画讲求正本清源,讲究博学修为,讲究书法功力,讲究书卷之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应伟建 | 又是一年春草绿——记书画名家杨象宪

    又是一年春草绿 --记书画名家杨象宪 作者:应伟建 宁海似乎是个有些特异的小城,偏于一隅,性格推崇的是豪放,豪放中有时略带了些匪气.当然,历史上著名的是宁海的硬气和有点迂,我知道这样的概括粗糙了些,但 ...

  • 应伟建 | 一二三四五瓶酒

    一二三四五瓶酒 作者:应伟建 选自<晴隆30天> 沿着西街往上走,到将军路左拐,或见到晴隆二中西校门的转弯处,沿坡一上一下两幢房子,两扇门,贴着两副春联,贴得结实风吹雨淋快一年了还完整能读 ...

  • 应伟建 | 张剑平的水彩家园

    张剑平的水彩家园 作者:应伟建 剑平原来和我住在同一条路的两边,相距不过三四百米.十几年时间,我没去过他家,他也没来过我家.然我们分明又很熟,我每天必去踩他博客,他也时常来踩我的博客.互相的了解不亚于 ...

  • 应伟建 | 晚安,阿门

    晚安,阿门 作者:应伟建 诗人阿门近照 同在一座小城,抬头不见低头见,阿门主席自然是认识的.比如有一次随意地读到一首诗,想象奇诡意味悠长,我说咋这么像阿门的诗.果然,就是阿门的诗. 但微信都没加着,应 ...

  • 应伟建 | 贴完春联话春联

    作者参加送春联下乡活动 大年三十,门的左右与上头分别贴上红纸,家门立刻便喜庆起来,家家户户都贴上,年味便贴了出来.中国人的智慧是即使最穷苦的人家,几张红纸,也可以贴出自己的喜庆来. 但于春联,不同的人 ...

  • 应伟建 | 西门杏树

    西门杏树 缑城的地标 在缑城西门, 有一棵大杏树, 她暗淡了周边的地名, 成了这一带的标志. 在缑城西门,人们都知道有一棵大杏树,她暗淡了周边的地名,成了这一带的标志.每次路过,我总是被树身上纵横凹凸 ...

  • 【美文】应伟建作品:经石记

    王菲<心经>视频 应伟建纸上<心经> 经  石  记 应伟建 时间推着人往岁月深处走,有些人说越走活得越明白了,而有人又说本来明白的后来不明白了. 心经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

  • 诗画 |《勉县二题》郁 斌

    布面油画<希望的田野>吕玉祥      参观药材之乡 偏远山区张家河镇 以产药材为主 在县旅游商品陈列室 张家河送上几十种 全县多达千余种 见到元胡.天麻.当归等 明星似的,我老家不产 老 ...

  • 《陈振林小小说二题》刊于《嘉应文学》2020年第10期

    陈振林文字 穿上衣服 陈振林 这一群人,来到这座小岛的时候,已经是夜晚. 夜晚的月色皎洁,四周的海也睡了,像极了一面大镜子.偶尔一两声的鸟叫,打破了静谧,让人觉得有了生气. 这一群人累了,他们倒下就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