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该怎么引导?
在同一个班级,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辅导班,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异却很大。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家长会觉得是因为自己孩子天资一般,智商一般,却没有从根本上去寻找原因,没有寻找学习的本质。
一、影响孩子学习成果差异的因素是什么?
1⃣ “关于智商影响孩子学习
其实,智商会随着人受到家庭教育的引导、环境、学习方式不同而变化。
受教育过程本身,也是在提升智商的过程。智力水平不是造成成绩与别人有落差,提升有瓶颈的原因。相反,是没有很好的运用大脑、不会学习才导致的结果。
2⃣ 庖丁解牛背后的道理
我们追求的成绩远不是方法这一层,而是追求“道”,即规律。
“庖丁解牛”中,主人翁一开始看到的是整头牛,后来是牛的全部身体结构,他是用心去感受,不是用眼睛看,不是用手脚指挥刀,而是用心神在指挥手脚。
不是刻意的去做什么,而是自然而然地,顺着纹理经络去杀牛。
3⃣ 孩子学不好原因
孩子学不好,是因为没有形成积极反馈,没有抓住本质,就会陷入逆向循环,越累越增加学习量,花的力气多,却没有获得成长。
工作学习的本质,就像是庖丁解牛一样,每天重复,但要抓住规律。
看起来很努力,但效率很低,因为不会学,导致学不好;因为学不好,导致不想学、被动学。
只有掌握规律,才能越来越轻松,效果越来越好。
学习本身不是压力大的事情,如果发现累、压力大,是没有正向反馈。
生活中其实很少有很难的问题,只有复杂的问题,而复杂的问题是由很多个简单的问题组成的。
二、语文学科为例讲解学习
学习过程是认知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和心理学、认知科学有很强的关系。
最困扰的学科——语文,分值大,不知怎么学习。
3-10岁是语文学习最关键的的启蒙阶段和输入阶段,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准备?
在正常的教育环境下,我们是怎么教孩子认识一个字的呢?
答案是以字教字。
我们并不会把孩子带到水龙头下面,让他去感受一下水的流动,然后再告诉孩子这就是水。相反,我们会拿一张卡片跟孩子说这是水。
现在的学习,大部分通过“文字”去学习文字,忽略了“感受”的通道,以及触觉嗅觉等感官认知。
正确的过程应该是通过身体感受,到情绪感受,再到文字梳理,更多与事物产生关联和联系。
学习误区1⃣
积累了好多好词好句本,花了很多时间和功夫,依旧不见效果,词汇量依旧少。
原因:积累的词语没有与孩子产生关联,也没有影响孩子情绪,没有让孩子产生思考和感受,看起来很努力,但实际无效。
学习误区2⃣
报了很多辅导班专门辅导语文阅读,但效果不明显。辅导班大多数时候学的是方式,包括写作方法、描述方法。
但实质上作文本身考察的是孩子对于事物的感受和思想以及积累。
辅导班教的方法其实是学习过程里面的第三部分,即思维过程,是在梳理感受和思想时候才用上的。
作文主题没有自己的思考,只会是堆砌。
学习误区3⃣
哑巴英语,考试好,但是出了出了国门之后不敢讲,因为没有形成感知。
三、引发思考的三点:
了解学会到底应该怎么去学习。
学习是一种能力,但它不是一种天生的能力,它是一门学问,是关于心理学认知科学的学问。
想要提升学习力,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得到有效的方式方法。
1⃣ 一定要关注事情背后的规律。
2⃣ 没有难的问题,只有复杂的问题,复杂的问题是由很多个简单的问题组成的,要学会拆分问题;
学习路径总结:输入-感知-链接-形成思想-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