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胜濡泻

​湿胜则濡泻:

寒则腠理闭

气湿不行

水下留于膀胱

则为溺与气

正湿虽为

重浊有形之邪

然其

形无定体

积而为水,聚而成饮

凝则为痰,化生百病

四肢百骸,脏腑经络

上下内外,无处不到

加之又常与

风、寒、暑、

燥、火

相兼为患

六淫之中

伤人最广

故而湿邪在中医

病因病机学说中

占有极重要地位

早在《内经》

对湿邪的认识

就已非常深入

把湿邪的影响

有机地贯穿到:

生理、病理、

诊断、预防、

治疗

的各个方面

较系统地提出了

整套湿邪致病学说

从而为湿病的研究

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湿邪的形成:

外感与内生

1、

《内经》从湿邪的形成来源划分

将湿邪分为两大类:外感和内生

1.1外感

外感湿邪

产生或因

久居低下

卑湿之地

或水上作业

或雾露浸渍

或天阴多雨,空气潮湿

或雨水浇淋,湿衣贴肤

导致周围环境的湿气太多

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

乘机侵入体内而造成湿病

(1)地之湿气

犯其雨湿之地

则为痿

有渐于湿

以水为事

若有所备

居处相湿

肌肉濡渍

痹而不仁

发为肉痿

肉痿,得之湿地

生活环境

太过潮湿

(2)天之湿气

敦阜之纪

土运太过

是谓敦阜

大雨时行

湿气乃用

燥政乃辟

岁土太过

雨湿流行

太阳司天之政

寒湿之持于气交

民病寒湿发

气候变化

雨湿盛行

《内经》以降

历代医家

对外感湿邪的产生

多从上述之论

虽然现代医学认为

在湿邪侵袭人体的同时

由湿邪而滋生的微生物

也对人体产生了

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是就当时情况

《内经》

对湿邪的阐述基本涵盖了

外感湿邪可能发生的范围

因而对后世医家产生了

广泛的临床指导的作用

《内经》注重

自然气候的变化

对人体产生影响

其中蕴含了

深刻的系统医学及

医疗气象学的思想

对于

西方医学

直到近代

才开始重视

这一个观点

并上升到理论

《内经》

对病因的

认识具有

超前的思维

开阔的视野

对此我们有必要展开

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2

内生脾

喜燥而恶湿

主运化水谷

饮食失调

损伤脾脏

使脾不能正常,运化水谷

导致津液停滞,而为湿邪

湿病的发病途径

有别于外感湿邪

湿邪的来源

不由外侵入

而是由身体内部产生

而后阻滞经络、气机、

蒙蔽脏腑清窍而为病

《内经》

认为湿邪

除了外感以外

可由体内产生

尤其是要注意到

不良的饮食习惯

也可以产生湿邪

这在当时来说

非常难能可贵

(1)

恣食肥甘

伤脾生湿

以具有醒脾化湿作用的佩兰

治疗脾湿中满的“脾瘅”病时:

此人必数食

甘美而多肥

肥者令内热

甘者令中满

其气上溢

治之以兰

除陈气也

这说明《内经》早已认识到

“数食甘美而多肥者”易生湿

历代医家

代有此论

肥甘食物

性质滋腻

不易消化

反易妨碍

脾胃运化

产生湿邪

现代社会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过食

肥甘厚味

之人日多

相继有对广州

几个沿海城市

进行临床调查

发现

喜食海鲜者

湿证患病率较

清淡饮食者

为高

《内经》

这一认识,即使到今天

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2)

脾失健运

水聚为湿

内生湿邪的产生

主要是由肺脾肾三脏

的水液代谢失调引起

《内经》

就此已明确指出:五脏之中

脾胃与湿病关系,最为密切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脾为土脏

恶湿喜燥

某些原因

损及脾脏

使其运化

功能减弱

水津不能

运行三焦

布散周身

因而出现

诸湿肿满

后世医家

临床验证

深刻认识

这一观点

的正确性

2、湿邪的性质

2.1

起病隐匿

湿为阴邪

其性濡润

来缓去迟

其性静兼

其德为濡

湿邪致病

徐而不骤

潜伏于内

积久乃发

始则

若隐若现

似是而非

象难察

证难辨

症状表现

多呈缓慢

由轻到重

的过程

隐匿性

决定了

病势缠绵

治疗也将

非常棘手

2.2趋下性

浊湿伤下

清湿袭虚

病起于下

伤于湿者

下先受之

身半以下

湿中之也

太阴在泉,湿客下焦

水性就下,湿类于水

湿邪侵袭人体

易趋

下部阴位脏腑

以及组织器官

或者说首先

影响到下部

只是相对而言

湿可困阻中焦

甚或蒙蔽清阳

而致“首重如裹”

3 、

对外感湿邪

致病过程的

认识

对于外湿

致病过程

《内经》

也有非常

深刻认识

风雨之伤人

先客于皮肤

传入于孙脉

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

络脉满则,输入于大经脉

寒湿之中人

皮肤不收

肌肉坚紧

荣血泣

卫气去

故曰虚

对外邪感人的途径,由浅入深

每一个环节,交待得这么清楚

说明当时的医家

对外湿侵袭人体

之后的致病过程

有长期细致观察

4、 湿病的临床表现

对湿病的

临床表现

《内经》的归纳

可谓详尽而全面

4.1单独为患

(1)侵犯肌表:

湿邪从皮肤侵袭人体

其部位多在皮肉筋脉

“湿伤肉”、

“地之湿气

感则害人

皮肉筋脉”

湿邪侵犯

皮肉筋脉

可出现以

肢体酸重

疼痛麻木

为主的

着痹证

湿气胜者为着痹

另外

湿邪侵犯皮肤

还可导致皮肤

生痤疖、生疹

汗出见湿,乃生痤

(2)湿犯下焦:

湿邪客于下焦

可出现

濡泻及

阴部肿

等症状

湿客下焦

发而濡泻

为肿隐曲

(3)上蒙清阳:

湿邪侵犯

上蒙清阳

头重如裹

因于湿

首如裹

湿邪

上蒙清阳

还表现出

颈项肩背

沉重不舒

甚则酸痛

转侧不利

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

(4)

湿邪积久

损及内脏

湿气通脾

湿伤内脏

影响最大的是脾

在天为湿

在地为土

在脏为脾

“脾恶湿”

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

湿胜则濡泻

甚则水闭腑肿

则是湿伤脾

的具体病证

湿伤内脏

而且可以

伤肺与肾

秋伤于湿

上逆而咳

湿邪伤肺

雨气通肾

太阴司天

湿淫所胜

腑肿、骨痛、

阴痹,阴痹者

按之不得

腰脊头项痛

时眩,大便难

阴气不用,饥不欲食

咳唾则有血,心如悬

病本于肾

湿气大来

土之胜也

寒水受邪

肾病生焉

湿邪伤肾

4.2兼夹为患

(1)寒湿证:

感受寒湿之邪

或湿从寒化者

则病寒湿之证

寒湿之人

皮肤不收

肌肉坚紧

荣血泣

卫气去

故曰虚

寒湿之邪

重浊凝滞

伤人之后

气血营卫

滞涩不畅

太阴司天之政

民病寒湿

民病血溢

筋络拘强

关节不利

身重筋痿

感于寒湿

则民病身重腑肿

胸腹满

病人关节禁固腰椎痛

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

有积气

在心下支

名曰肝痹

得之寒湿

与疝同法

腰痛足清头痛

(2)风湿证:

风湿相薄,

民病血溢,

筋络拘强,

关节不利,

身重筋痿

(3)湿热证:

湿热不攘,

大筋软短,

小筋弛纵,

软短为拘,

弛长为痿

此为

湿热伤筋出现的

筋脉拘挛及痿证

厥阴司天之政

四之气

溽暑湿热相薄

民病黄疸而为腑肿

此为

湿热相薄出现的

黄疸及浮肿病证

5、 湿病的预防措施

“上工治未病”

《内经》

非常注重

预防湿病

预防疾病

必须做到

顺四时

适寒暑

使之符合

阴阳变化之道

增强适应

自然气候

变化的能力

还要注意

避湿防病

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

禁湿地濡衣

同时又要防止

四时不正之气

的侵袭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谨候虚风以避之

有传染性的邪气

因其“皆相染易”

更要“避其毒气”

因此要选择阳光充足

空气流通的居住环境

避免长期居住和工作

在潮湿的,环境之中

冬天要多着衣物

以避免寒湿之气

夏天应选

阴凉通风之外

以避暑湿之气

同时

对由湿气中

滋生微生物

致病的传染病患者

要及时回避或隔离

湿邪发病与脾胃关系非常密切

脾胃负责饮食物和津液的运化

如果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就会容易导致内生湿邪

培养正确

饮食习惯

防止湿病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服,补精益气

《内经》

以谷类食物为主

以适量的蔬、果

及肉类食物为辅

的饮食方案

历经数千年

的实践检验

证明了它是

科学的、正确的

有助于保养脾胃

避免内生湿邪的产生

同时,饮食不宜过度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通常饮食以七八分饱为宜

过饱容易导致,食滞中焦

壅塞损伤脾胃,湿邪内生

综上所述针对

湿病病因病机

避免感受湿邪

适当的饮食和食疗

湿病是可以预防的

6、 湿病的治疗

6.1药物治疗

《内经》

针对,六淫胜复,致病特点

提出,五味调治,的规律

具体到“湿”则有:

湿淫于内,

治以苦热,

佐以酸淡,

以苦燥之,

以淡泄之

湿淫所胜,平以苦热,

佐以酸辛,以苦燥之,

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

治以苦温,佐以甘辛,

以汗为故而止”的论述

回顾《内经》全文,

在不同章节分别提出了

苦温燥湿、

淡渗利湿、

辛温发汗

等治湿的方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内经》不同篇章

提到的共13首方剂

居然有4首方剂

与湿邪的治疗有关

它们是:

泽泻饮治

湿热内郁

引起酒风

鸡夭醴治疗

湿热鼓胀

兰草汤

治脾胃湿热

引起的脾瘅

半夏秫米汤

治疗痰湿

内扰心神

引起不寐

约占31%

其根据

“五味入胃

各归其所喜”

和五行生克原则

结合大量

医疗实践

总结出的

六淫所胜

的五味用药规律

至今对于“湿病”的临床治疗

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6.2导引按蹻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

故其病,多瘘厥寒热

其治宜,导引按蹻

可见导引按蹻

也是治疗湿病

的一个重要手段

应加以深入研究

7 、小结

从《内经》的论述看来

其对涉及湿的诸多环节

如湿病的理、法、方、药等

都有不同程度的重视和阐述

为后代医家

对本病进一步的

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

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即使对于现代临床治疗

也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但是

由于历史

的局限性

其对湿邪的

性质、病因病机

的认识不够全面

确立

的治疗原则

也不能涵盖

所有湿病的

临床表现

随着全球,暖湿气流的影响

湿病患者,的增加在所难免

治疗也日益迫切

这就需要我们在

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进一步,深入研究

湿邪的性质、内涵

以期阐明湿邪

更深层次的

病因病机

进而确定

针对性的

治疗原则

真正解除患者

的湿邪之困

空调、冷饮、凉茶、

久坐不动,海吃狂喝

每一个人,身体里头

积蓄大量,腐败的水

当务之急

及时排出

腐败的水

以免其在

体内发臭

造成器官

功能障碍

(0)

相关推荐

  • 内湿证病因分析

    湿证是湿邪积聚于人体产生的一类病证,主要包括湿邪由外侵入的外湿证和湿邪由内而生内湿证所组成.本文就导致内湿证的病因进行了相关分析,现表述如下. 1 内湿证的概念 内湿证是机体由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湿邪积 ...

  • 说疾解病:湿与湿病

    中.西方医学在诞生和发展初期,都曾经从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吸收和借用了大量的文字或词汇,以便描述相关疾病及其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等.中文"湿"字最初被中医学借用来描述身处潮湿的 ...

  • 夏季脾土易受损,脾胃弱的人要多吃这一汤一粥,保卫脾土,退散湿浊!

    道医课堂 武当山道医传承基地创办,秉承太上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之教义,以传承道医精髓.弘扬道教文化及道家养生文化为己任,古之道医者,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又援道入医,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 ...

  • 宋兴教授辨治湿病学术思想的总结

    宋兴教授辨治湿病学术思想的总结 杨石 宋兴 医溪絮语 2020-05-08 宋兴,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对湿病诊治学验俱丰,师古而有创新,启迪后学,对目前中医辨治湿病误区多有针砭,切合川蜀地 ...

  • 湿胜胃浊特效方

    主方: 陈皮15g 厚朴15g 苍术12g甘草10g草果6g 炒菜巖子30g 生姜6g 霍香10g水煎服日三次. 脾虚加太子参 便干加大黄 呕岁加半夏 寒多加千姜热多加黄连. 主症:口甜口臭 胃胀纳呆 ...

  • 李东垣的调卫汤是治疗湿胜自汗的好方子。调...

    李东垣的调卫汤是治疗湿胜自汗的好方子. 调卫汤 苏木 红花 猪苓 麦门冬 生地黄 半夏 生黄芩 生甘草 当归梢 羌活 麻黄根 黄耆 五味子 当中用了极少量的苏木.红花,有些朋友觉得多余,其实是非常必要 ...

  • 李东垣调卫汤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湿胜自汗验案

    "徐大夫,您给我母亲开的止出汗的草药特别管用,太神奇了,吃了三付以后就有明显效果.以前一喝水就出汗.一吃饭也出汗.一活动更是大汗淋漓.后背全湿,服药后这几天再也没有过这种情形,您开的这个草药 ...

  • 李东垣的调卫汤是治疗湿胜自汗的好方子。

    调卫汤 苏木 红花 猪苓 麦门冬 生地黄 半夏 生黄芩 生甘草 当归梢 羌活 麻黄根 黄耆 五味子 当中用了极少量的苏木.红花,有些朋友觉得多余,其实是非常必要的. <黄帝内经>说,&qu ...

  • 夏季暑湿胜,肠胃弱,中医教您这样做

    感谢关注 北京丰台医星中西医结合医院 昨天 夏季 预防肠胃疾病 夏季天气炎热,各类细菌.病毒生长繁殖快,水源.食物.环境容易受污染,一不小心就病从口入,加上夏季湿热之气较盛,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夏 ...

  • 【白术何以能生津止渴】脾恶湿,湿胜则气不...

    [白术何以能生津止渴]脾恶湿,湿胜则气不得施化,津液又何以能生?白术能除其湿,湿去脾健,则气得周流,津液亦随气化而生,渴则自止.其他如茯苓系渗湿之药,谓之能生津止渴者,亦属此意.

  • 《脾胃论》:阳明病湿胜自汗论

    或曰∶湿之与汗,阴乎阳乎?曰∶西南坤土也.脾胃也,人之汗,犹天地之雨也.阴滋其湿,则为雾露为雨也.阴湿寒,下行之地气也.汗多则亡阳,阳去则阴胜也,甚为寒中. 湿胜则音声如从瓮中出,湿若中水也.相家有说 ...

  • 腹泻..健脾渗湿汤..脾虚湿胜...王文翰

    8.健脾渗湿汤 苍术.桂枝.白术.厚朴各15克,甘草10克,大腹皮.猪苓各15克,赤茯苓25克,陈皮15克,泽泻.车前子各20克.先将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煮30分钟,每剂煎3次.每日 ...

  • 《中医三字经》第四十课:湿胜热,白痢坠,调行箴,须切记

    导读:谭老师    校正:张茹    文字整理:金兰        我们昨天早上学了痢疾的总的原则,痢疾基本上是湿热,也讲了红痢多,以热为主.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什么呢?"湿胜热,白痢坠,调行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