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儒学】 金履祥的格物致知论与知行观

 金履祥的格物致知论与知行观

《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的观点,经过程朱的改造和发挥,形成了程朱理学区别于其他学说的认识方法和修养方法。金履祥在其《大学疏义》和《论孟集注考证》等著作中,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论颇得其精髓,并有所发展。尤其是他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知行能之,知行合一”的命题,将中国古代的知行观向前推进了一步。
  金履祥依据朱熹《大学章句》的训义来理解“格物”、“致知”。朱熹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金履祥解释说:“所谓'穷至事物之理'者,盖格物者,穷理也。所谓‘极处无不到'者,盖极处者,至善也。”在他看来,“格物”就是穷极物理,或者说即物穷理,穷理又必须穷至其极。格物穷理的最终目的在于“至善”。可见,金履祥对程朱理学所讲的格物穷理的思想,把握得是相当准确的。至于格物的对象、范围,莫不如此。理学中"物"的概念在朱熹那里指一切事物,凡天地之间,眼前所接之事,皆是物。物不仅指客观的物质实体,如天地日月、草木山川,也指人的活动,还包括人的某些思维念虑在内。可以说,一切可以被人当作思维对象的都属于被格之“物”的范围。金履祥解释朱熹所谓“即凡天下之物”时说:“即者,随其所遇之谓也;凡者,大无不包之辞也。盖格物者,初未尝有截然一定之目,而亦未尝有精粗巨细之间也。惟事物之在天下者无限,而接于吾前者亦无穷,故必随其所遇,巨细精粗,大小幽显,莫不格之,以穷其理焉。”就格物的对象范围来说,是无限广大的,“极其小,虽草木鸟兽之微非可遗;极其大,虽天地阴阳之化非可外。”不过,他又强调应当各随所遇之物而格之。因为,虽然天下之事物是无限的,接于各人之前的事物也是无穷的,但就个人而言,因所遇之物不可能没有先后,所以格物的顺序也就有缓急先后。因此,所谓格物,并不是格一物即可通万物,也不是万物格尽而后通,而是积累其所先遇到并已格的事物,思索熟习,触类引伸,日积月久,自然能与其后遇的事物贯注融通。他说:“格物者,非谓格一物而万物通,亦非谓万物皆尽格而后通。但积习既多,则工夫日熟,心知日广,而其推类触长,贯注融通,天下之物,自无遗照矣。”显见,这同程朱的思想相吻合。程颐讲过多次:“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对此,朱熹也是反复强调,经过今日格、明日格的积渐工夫,人在思想认识上就会产生飞跃,“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金履样对“致知”的理解,也不出朱熹《大学章句》的解训。他说:“‘致,推极也',所谓推极者,言推之而至其极也。‘知,犹识也',所谓知识者,言人心之灵觉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者,盖心之灵觉,莫不有如,在乎推极其知,使凡所知者无不至于尽而已。”致知之知,不仅指作为主体能知的知觉,而且指主体知觉的结果。因而"知"有两方面的意义。以知为人莫不有的“灵觉”,是指“能知”,即主体的认识能力,即金履祥所言“心之灵觉,莫不有知”。而“推极其知,使凡所知者无不至于尽”,是指“知识”,即主体的认识结果。人心都有知识,但一般人心所具有的知识都有所不尽,所以,必须用已知推知未知,人心的知识才能达到无所不尽。金履祥的理解,基本上是合理的。
  金履祥讲格物致知,在于人知其所未知,而不在于人知其所已知。他说:“夫格物所以致知也,今而先之曰:因已知之理,何也?夫心之本体虚灵知觉,固无所不知。但力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有以狭之耳。然其本然知觉之体,则有未尝息者,故其于事物形迹之显,有不待格而自知。但其蕴奥精微之极,则必格而后知也。”他认为,心体由于为物欲所拘蔽而导致“狭小”,因而对于理之“蕴奥精微之极者”,并无所知,必须经过格物穷究之后才可以得知。所以,格物致知关键是知其所未知。他还说:“理在万物,而吾心虚灵之体自无不知。知在吾心,而气禀物欲之昏已有所蔽,故致吾之知,以全其本,在于穷物之理,以充其知。不能穷极事物以极众理之物,则无以推极吾知而尽心体之全矣。”他把格物致知重在知其所未知,与人心受气禀物欲之拘蔽的局限联系起来,这一点,深得朱熹之要旨。
  总的来看,金履祥的格物致知说,在理论上并无创新,基本上是陈述朱熹旧说。但他在知行观上倒有其闪光的思想。
  宋以后,知行问题在学术上受到更多的重视。北宋程颐提出知先行后,知难行亦难。南宋朱熹主张知行相须,不可偏废。他们都程度不同地肯定了知与行的统一关系,并多少露出“知行合一”思想的端倪。金履祥继承了他们的思想,并加以发挥,最先提出“知行合一”的说法。
  金履祥坚持先知后行的主张,但同时又提出,“知行并进”的观点。他以格物致知为知,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行,讲求知以格物致知为首要任务,修养德性则以诚意为首要任务。他在《论语集注考证》中,还以孔子的文、行、忠、信“四教”,说明知行先后的次序。他说:“文者,诗书六艺之文,所以考圣贤之成法。识事理之当然。盖先教以知之也。知而后能行,知之固当行之也,故进之于行。既知之,又能行之矣,然存心之未实,则知之或务于夸博,而行之或出于矫伪,安保其久而不变,故又进之以忠、信。忠、信,皆实也。”这其中便体现了他先知后行的主张。虽然知行有先后,但二者不可偏废。他说:“颜子博约是知行并进”。他对“博约”的解释是:“博是广博闻见,约是收束心身”,并认为“广博闻见于文,而收束心身以礼,方可得其不畔于道。徒博文而不约礼,安可保其不畔于道哉!”按照金履祥的理解,博文即是知,约礼即是行。他提出“知行并进”,可以说是对朱熹“知行相须”思想的一种深化。
  金履祥在论知行关系中,首先采用了“知行合一”的提法,这是值得重视的。我们知道,“知行合一”的思想在此之前就已有了,如程颐就说过:“人既能知见,岂有不能行”。所以,黄宗羲在《伊川学案》中才说:“伊川先生已有知行合一之论矣。”南宋陈淳也认为,“致知力行二事,当齐头著力并做,不是截然为二事,先致知然后行,只是一套底事。”但明白地用文字表达“知行合一”者,当推金履祥为最先。他说:“朱子于《或问》中论学分‘知'、‘能'二字,《集注》盖合言之。觉,知也;为,能也。明善,知也;复初,能也。其间语意并合二意,而‘效尤先觉之所为'一句尤明备。夫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者,必自其所为而效之。盖于其言行制作而体认之也。段内皆合知能意。”在这里,知与能即知与行,“知而能之”即“知而行之”。先觉者(先知者)知而必行,知之即行之,知行合一。从金履祥所说的“其间语意并合二意”、“皆合知能意”来看,他所谓“知行合一”,强调的是知与行的高度统一。不过,在他看来,能够达到知行高度统一的只有圣贤。他把“知而能之,知行合一”限制于“圣贤先觉之人”,表明他提出“知行合一”是有严格限制的,而且也没有做进一步的发挥,涉及的也只是道德知识与道德践履的关系。“知行合一”说只是在明代王阳明那里才发展成系统的认识论学说,成为王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如此,金履祥知行观中“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的思想是有其特色的,应当给予肯定。

 

(0)

相关推荐

  • 梧闽札记:漫说朱子学

    朱熹,漳州人习惯尊称的"朱文公",字元晦,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祖籍徽州(今安徽歙县).婺源(今属江西省).他是父亲朱松在福建南剑(今南平)的尤溪县任县尉时,出生于 ...

  • 《传习录·卷中 5·知行合一》译文

    答顾东桥书 顾东桥(公元1476--1545年),名鳞,字华玉,号东桥.江 苏江 宁人.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擅写诗,见<明史>卷二八六. 钱德洪的序是<答人论学书>,而&l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两宋时期哲学之五:朱熹

    中国两宋时期哲学之五:朱熹 朱熹(公元1103年-1200 年),是二程的四传弟子,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哲学家.因其长期在福建讲学,其学派被称为" 闽学". ...

  • 兰溪儒学——中小学生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兰溪儒学--中小学生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课程编写计划 一.课程性质: 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 ...

  • 兰溪儒学人物

                  兰溪儒学人物 杜汝霖(约1040-1100),字仁翁,紫岩乡上郭村杜宅人.从安定胡瑗学,善古文,开县域北宋理学研究之先.孙陵,克传家学,有子五:伯高.仲高.叔高.季高.幼高 ...

  • 【兰溪儒学】兰溪儒学大事记

    兰溪儒学历史大事记 大事记记载唐咸亨五年(674)兰溪建县以来儒学历史.文化.社会领域发生的大事.要事,以及境域变更等事. 唐(618-907) 咸亨五年(674)八月,析金华县西三河戍地置兰溪县,溪 ...

  • 王夫之知行观浅论

    王夫之知行观浅论 王贤 王夫之认为知行合一,行为知先,知为行后,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认为"知必以行为功","行可有知之效",& ...

  • 《实践论》、《矛盾论》对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的拓展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解读与继承发展,认识和实践.知和行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也是人生论的基本问题.而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更是一个重要核心的主题,如 ...

  • 《实践论》《矛盾论》——知行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

    回顾中国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的知行观 是因为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儒家思想重在表现"礼","德"",长幼尊卑的礼节,道德教育,道德规范,用道德礼节教 ...

  • 【兰溪历史】​唐良骥延请金履祥讲学二十四年

    唐良骥延请金履祥讲学二十四年 唐良骥,为抗元名将唐元章之子.南宋三泉村人.据<东鲁唐氏宗谱><宋提刑干官良骥祖像>金履祥赞:"公讳良骥,字德元,初名马,号德翁,行万三 ...

  • 【兰溪文化】拜谒金履祥墓

    拜谒金履祥墓 我曾多次去黄店镇桐山后金村去拜谒金履祥墓,也曾多次带着学校的党员去桐山后金村城关仁山书院.我也曾与金士龙一起合作编撰了<金仁山文集>,也为桐山后金村申报浙江省传统村落.中国传 ...

  • 【乡土兰溪】毛堰殿口:金履祥题写彩衣堂

    毛堰殿口:金履祥题写彩衣堂 毛堰殿口村位于黄店镇政府驻地西南1500米.村民委员会驻毛堰殿口而得名.地属丘陵,区域面积0.89平方公里,耕地350亩,山地541亩,水面10亩.辖区毛堰殿口.彩衣堂.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