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练习题库考研真题精选

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第19版

考研真题精选

名词解释

1. 自然失业率
【南京大学2012研;厦门大学2009、2013研;东北财经大学2018研;中山大学2019研】

【答案】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是指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因素,如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它是衡量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仍然存在的失业水平。经济在长期中将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
短期内,一旦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通货膨胀就会加速。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2. 自然率假说【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答案】自然率假说是卢卡斯在“自然失业率"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关于就业、产出以及物价等经济变量存在着一种由政府政策支配的实际因素(如生产、技术等)决定的自然水平的理论观点。根据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长期而言,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尽管短期内,经济政策能够使得实际失业率不同于自然失业率。弗里德曼根据自然率和菲利普斯曲线得出了一个货币主义的结论:在短期,虽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把失业率人为地维持在小于自然率的水平,但是,在长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讨论菲利普斯曲线时,自然率假说主要指自然失业率,也即自愿失业人数在劳动力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自然率假说认为,自由竞争可以使整个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且认为这种趋势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本身固有的属性,而经济活动出现非充分就业的原因不在于市场制度本身,而在于外界的干扰或者人们对经济变量所作预期的误差。
自然率假说是货币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新古典主义的重要基本假设。“自然率”的存在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只有在造成非预期的通货膨胀时才能奏效。“自然率假说”从理论上论述了政策作用的有限性,为理性预期学说确立了重要的理论前提,其实际的意义是:一个经济社会在长期中不会存在非自愿失业的现象。

3. 结构性失业【深圳大学2012研;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研】

【答案】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结构性失业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两者并存,但不匹配。结构性失业经常被认为是摩擦性失业的极端形式,它不能通过扩大总需求予以解决。一般认为对就业有严重影响的比较重要的结构变化有:消费者趣味的变化、技术水平的变化、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消费者趣味和技术水平的长期变化会新产生一些行业,也会淘汰一些行业,从而造成失业。人口的增长由于它既能影响生产又能影响劳动力供给,所以也会影响失业。随着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府的开支和税收政策对失业的影响也在增加。

4. 李嘉图等价定理【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

【答案】李嘉图等价定理是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并由新古典主义学者巴罗根据理性预期重新进行论述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征税或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是相同的。
李嘉图等价理论的思路是:假设政府预算在初始时是平衡的。政府实行减税,意图增加私人部门和公众的支出,扩大总需求,但减税导致财政赤字。如果政府发行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由于在未来某个时点,政府将不得不增加税收,以便支付债务和积累的利息。
具有前瞻性的消费者知道,政府今天借债意味着未来更高的税收。用政府债务融资的减税并没有减少税收负担,它仅仅是重新安排税收的时间。因此,这种政策不会刺激消费者更多支出。根据这一定理,政府因减税措施而增发的公债会被人们作为未来潜在的税收考虑到整个预算约束中去,在不存在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公债和潜在税收的现值是相等的。这样,变化前后两种预算约束本质上是一致的,从而不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
李嘉图等价定理反击了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公债是非中性的,即对宏观经济是有益处的观点。但实际上,该定理成立前提条件太苛刻,现实经济很难满足。

5. 货币中性
【中央财经大学2007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研;深圳大学2007、2011研;武汉大学2009、2013研;厦门大学2008、2015研;复旦大学2016研】

【答案】货币中性是指名义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产品市场原有均衡状态和国民收入的结构,仅引起产品市场各种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变动的一种经济效应。当货币是中性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市场在新的供求均衡点上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均衡的改变只引起物价总水平的变化,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也不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不影响实际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此时,货币经济类似于物物交易经济。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规则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并认为只有对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才可以提高实际经济水平。

简答题

1. 为什么净出口总是等于资本净流出?【武汉大学2018研】

【答案】(1)一个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X-M。定义净出口(NX)为出口(X)减去进口(M),恒等式则变成:Y=C+I+G+NX。
在开放经济中,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密切相关的。可以用储蓄和投资来重写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对上式稍作变形,两边同时减去C和G,可得:Y-C-G=I+NX。其中,Y-C-G是国民储蓄S,即私人储蓄(Y-T-C)和公共储蓄(T-G)之和(T代表税收)。
所以有S=I+NX,即:S-I=NX。恒等式右边,NX表示产品与服务的净出口。净出口又称贸易余额,表明贸易如何偏离进口等于出口这种基准情形。恒等式左边,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的差额S-I为资本净流出或国外净投资,反映了为资本积累融资的国际资金流动。
(2)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表明:资本净流出=净出口。为资本积累融资的国际资金流动和产品与服务的国际流动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如果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那么,多余的储蓄就用于向外国人贷款。外国人需要这些贷款是因为我们向他们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多于他们向我们提供的。如果投资大于储蓄,额外的投资就必须通过从国外借贷来融资。这些外国贷款使我们能够进口比我们出口的更多的产品与服务。

2. 简述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关于价格黏性的理由。【浙江工业大学2019研】

【答案】新凯恩斯主义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的共同特征是继承凯恩斯主义传统,把失业问题作为研究主题;与凯恩斯主义不同的是,他们力图从微观层面上,即从工资、价格和利率黏性上去寻找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不能出清的原因。
新凯恩斯主义基于非市场出清以及工资和价格黏性的假设,认为现实中的各类市场是垄断型的或垄断竞争型的,供给方有控制价格和工资水平的能力。面对供给冲击或需求冲击,价格和工资调整是缓慢的,至少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无论是商品市场还是劳动市场,常常处在非完全出清状态,宏观经济均衡通常是非瓦尔拉斯均衡,而不是瓦尔拉斯均衡。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价格有黏性,原因主要有:(1)市场的不完全,存在垄断竞争。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价格黏性,但实体经济中完全竞争市场只占有很小的部分,非完全竞争是市场的主体,在这种市场上,企业可以决定自己产品的价格,当变动其产品价格的时候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因而导致了短期内价格无法立即做出调整,出现价格黏性。
(2)菜单成本。厂商改变价格需要重新印刷它的产品价格表、向客户解释原因等措施都会带来费用和成本,类似于饭馆改变价格重新制作菜单一样,如果价格变化很多,成本会增加,顾客可能也不满意,这就使企业不会轻易变动其成本,造成价格黏性。
(3)协调失灵。当一个社会无法取得一个可行的、所有人都认可的结果时,社会就出现了协调失灵。因为一个经济单位要改变自己的价格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决策还要看其他相关经济主体的决策,因为他们的收益状况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在协调和谈判过程中不能达成一致,就会延缓价格调整,同样也会造成价格黏性。
(4)有效劳动需求影响。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一定的需求水平和一定的工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下,一个经济单位要改变自己的价格,就要相应地改变劳动的投入数量以改变价格,因为有工会等劳工组织、劳动协议书的存在,企业不可能随时对劳动投入进行调整,工资也存在黏性,所以也发生价格不能及时调整的后果,出现价格黏性。

3. 简述为什么存货投资对厂商那么重要。【浙江大学2018研】

【答案】经济学上的投资指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中的资本流量,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和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是指存货价值的增加(也存在减少的可能性)。
(1)存货投资的类型在存货投资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自愿存货(计划存货)和非自愿存货(计划外的存货)的划分。存货投资在两种情况下可能会较高。
①如果销售量出乎意料的低,则企业会发现货架上堆满了存货,这是非自愿的存货投资。
②如果企业要恢复已经耗尽的存货,其存货投资也会很高。
这两种情形对于总需求状况显然具有不同的意味。非自愿存货投资的增加是出乎意料的总需求低迷的结果;而自愿的存货投资的增加则是对最近的异常高涨的总需求的反映。
可见,存货积累加快既可能与总需求不足相关,也可能与总需求过剩相关,关键在于区分究竟是哪一类存货投资。
(2)存货投资对厂商重要的原因厂商一般会持有一定量的存货,这是因为:①厂商持有成品存货,就能在产出需求变化不定的条件下,维持平稳的生产。因为生产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所以避免生产率忽高忽低,维持平稳的生产水平是合算的。
②厂商保持成品存货,就可以避免缺货。在每一个时期,厂商都必须在观测到它将面临的需求水平以前就作出投资决策。如果需求大于当前产量,则动用上期存货是满足需求的一个方式。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厂商就将承受各种损失。
③厂商持有存货,就可以避免过于频繁的订货的交易成本。一次较大量的订货通常比连续若干次小批量的订货成本更低。
④厂商保持存货,有时是因为生产过程必不可少。比如快餐店对牛肉的存货。

4. 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四川大学2016研】

【答案】(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总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投资恒等式。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存在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
(2)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

5. 调整利率与调整准备金有什么区别?之前一些年我国为什么倾向于后者?结合当前形势,谈谈我国应该采取哪一个政策?【东北财经大学2019研】

【答案)(1)调整利率与调整准备金的区别货币政策工具可以被分成两大类:一类影响基础货币,另一类影响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影响货币乘数。调整利率主要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率政策实现的,调整准备金主要是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实现的。
①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或者说放款利率。再贴现率越低,所借的准备金越便宜,银行在中央银行贴现窗口所借的资金就越多。因此,贴现率的下降增加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贴现率的上升减少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通过将储备金借给银行来改变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
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从公众手中购买债券时,它为债券支付的货币就增加了基础货币,从而增加了货币供给。当中央银行向公众出售债券时,它回笼货币就减少了基础货币,从而减少了货币供给。
③法定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为保护存款人和商业银行本身的安全,控制或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取的存款准备金的最低比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使所有的存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存款只需留出更少的准备金,或反过来说,让每单位货币的准备金可支撑更多的存款。
(2)我国倾向于调整准备金的原因降低法定准备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准备金,从而直接增加了货币供给,而提高法定准备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准备金,从而直接减少了货币供给。因此,从理论上说,变动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最简单的办法。我国属于金融市场尚不发达的国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控制货币供给量还是主要的工具。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主要是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频繁上调主要针对我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货币供给量过多以及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而货币供给量过多的根源在于外汇占款带来的基础货币过度投放。央行虽然采取了其他政策工具回收流动性,但并没有完全抵消外汇占款的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存在,央行不得不使用被国外已经摒弃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主要的调控工具。
(3)我国应该采取调整利率的政策变动法定准备率以调节法定准备金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备率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就都必须扩张或收缩。因此,这一政策工具须谨慎使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要追求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就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因而应该更多通过影响基础货币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率政策以调整利率,进而调整投资以影响总需求。具体地,当前我国一方面在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下净出口减少,另一方面国内投资放缓,因此应该通过降低贴现率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转载于知择学习网,欲看更多内容,可上站内搜索萨缪尔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