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恒明 皇族后裔 恒行书法之道
皇族后裔 爱新觉罗·恒明
乘着时代的风云,以毫微诠释艺术,继承着历史的血脉,传递着书法的精魂,这位师者便是爱新觉罗·恒明先生,字秋翁,号秋翁主人,堂署竹篱精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嫡系子孙第十四代后裔。
恒明先生在少年时期,便于北京市少年宫学习金石书法,师承刘博琴,展现出了卓尔不群的书法天赋。在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五年这八年间,恒明先生在北师大学习工作。因其教师的工作性质,在这八年间他与启功先生处于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也是在这八年间,他的书法水平飞速进步,同时,他也深深明白了一个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受到师魂之心的传承。书法文化从祖先的心里流传到恒明先生的指尖,演变为一种足以供世人学习传承的艺术。在一九八零年,恒明先生加入了由会长钟敬文教授创办的“中国民俗学会”;同年,他在恭王府组建了“北京满族书画研究会”。一九八七年起,恒明先生还于前“中央民族学院”内先后组办了三届“北京满族同胞春节联欢会”。二零零九年秋,由中国书坛泰斗启功先生题赠书名,恒明先生编著的《蟋蟀谱-名虫功虫图鉴》梓行于世。(此书已赠母校留念)另外,中央电视台“鉴宝”杂志于二零一九年夏刊载了他的“忆啓功先生二三事”及“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恒明先生访谈录”,同时还录入了他的草书代表作品。这是国家媒体对恒明先生书法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一种对文化传承的褒扬。恒明先生的作品如古莲绽放的花瓣,惊动了千年时光的碧波,这是时代的绝唱。
(图为著名书法家杨彦)
任何文化艺术都需要时间的磨练,文化的沉淀,师古不泥古,他的草书得张旭之雄壮,藏懐素之飞动,通篇犹如龙飞凤舞,书风大气,古朴苍劲,可从中领略草书艺术那婉转飞动的情趣,出神入化之妙境。世事如苍狗,生命终凋零,但在生命中追求永恒与绚烂的伸张,保存在文化的记忆里。
一位真正的书法家,要有高尚的品德,纯洁的心灵,也就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只有内心纯净才能发现草书的大美。从美学角度,作品的文字意境,因书法的精彩而内涵剧增。作为一名师者,恒明先生的内心如同蒲苇涤荡,纯净自然,毫无杂念地追求着艺术的精进与师魂的超越。
茹桂在《书法十讲》中曾写道:“刚劲如刀斩斧截,轻柔似水流花发。”而在墨法变化上,如:重若崩云,轻如蝉翼,润如春雨淋塘,枯似燥裂寒风,牵丝与飞白,状如刹车之弧线;从布局上,有大小变化,粗细变化,肥瘦变化,收放变化,有起有浮,妙在浑然无迹,这才是草书家的风度与轨范。而恒明先生的笔法“心有惊雷,面如平湖”,苍劲有力,实有“浮沉烟浪自从容”之态。
恒明先生始终恪守书法艺术的原创,通过自己的构思.设计.创作出的真实作品,绝不会是他人作品的照搬。书法是书家的心灵写照,常说字如其人,一幅书法作品可以从中悟到书家的审美情趣,文化底蕴,艺术品味,思想内涵……书法的风格只有创新,艺术个性才可得到张扬和释放。没有篆圣,没有隶圣,没有楷圣,唯有草圣!一位优秀的书法家若不能以草书胜人,终究不是一位卓越的书家。十三朝的气质凝聚在笔尖,在恒明先生笔下抽出新的枝叶,继续叠加新的价值。
在央视的《一锤定音》栏目中,著名书画鉴定家金运昌先生曾在一次书画鉴定会上介貂:“中国的爱新觉罗家族盛座书法之家,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从恒明老先生现场挥毫的背影中,似能感悟到昔日皇族的辉煌和家族后裔的余晖。
恒明先生又是智慧的传播者,他的魅力更多的表现在外事活动中,常现场挥毫作书,皆受外宾赏识,争相合影留念”,难能可贵的是书家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汉学文化,儒家思想,佛学理念,道教名言,箴言名句,佳句警句,成语古训,以书法艺术形式向世界传播”,受到国内外嘉宾友人的欣赏和赞誉。他的作品为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迪拜,新加坡,韩国,美国等诸多国家的国际友人收藏。
时间是一面神秘的镜子,镜面上,巍峨沉默的历史在积淀着传承了千年的艺术与文化;镜面下,我们的师者还在孜孜不倦地传承。持之以恒的意义在于“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恒明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书法艺术家,是历史的文化传承者,更是冰心玉壶的师者。他深知任重道远的含义,永葆谦卑的姿态,在这条道路上毅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