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秘方、邓子均、杂粮酒、五粮液的前世今生
上个世纪50年代,邓子均把五粮液的陈氏秘方捐给了国家,上上个世纪,五粮液还不叫五粮液,在老百姓眼里它叫杂粮酒,在上层社会它叫姚子雪曲,直到1909年,陈氏秘方传到了邓子均这一代,邓子均把自己家的酒,带到了自家家宴上,在场的晚清举人,杨惠泉喝了以后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虽雅,但不能体现此酒的韵味,此酒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何不更名为'五粮液’这个雅俗共赏的名字,而且顾名可思其义,从此之后,五粮液美名出世,悠悠盛名,长达一个世纪。
1949年宜宾解放之后,全市一共只有9家上点规模酿酒烧作坊,分别是利川永、长发升、钟三和、全恒昌、张万和、刘鼎兴、叶德盛、赵元兴、万利源,但它们无一例外,经营都十分困难,因为宜宾刚解放不久,周边土匪还是非常多的,交通也跟不上,酿的酒就没办法往外卖,烧坊都出现了烧酒滞销的问题,为了寻找一条出路,9家烧坊就一起提出了联合经营的想法,在1950年的下半年,9家烧坊一起组建了宜宾大曲联营社,但随着后面三反五反运动开始,没有人能顾得上联营社的事,就连联营社的管理者邓子均,也被打成了大老虎,成立了不到一年的联营社,就原地暴毙了。
到了1952年,宜宾专卖公司国营酒厂成立,开始着手恢复“五粮液”的生产,在同时还有8家烧坊先后租给了国家,分别是长发升,利川永、张万和、钟三和、刘鼎兴、天锡福、听月楼,全恒昌,他们一起组成了宜宾国营二十四酒厂,这个酒厂就是五粮液的前身,那么在恢复“五粮液”生产初期,自以为有多年“五粮液生产经验”的段阳春,指挥酒厂先后投入了8万多斤粮食开始酿造“五粮液”。但工人对“五粮液”的酿造技术还没掌握,投进去的粮食酿不出来酒。酿出来的都是混混沌沌的,酒不是酒、水不是水的东西,当时找了宜宾所有的酿酒技师都没办法解决,粮食估计是抢救不回来了。
在当时8万多斤粮食是非常严重的事,因为当时物资十分匮乏,没有办法,段阳春就陪同厂长贾善宝带上新酿出来的“酒”来到邓子均家里,请教解决办法,邓子均老先生却说:“人老了,眼睛看不清了、嘴里品不出味了”婉言拒绝了,这个拒绝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年宜宾大曲联营社的事,邓子均被打成了“大老虎”而“利川永”员工的段阳春,就借这个机会带了几个兄弟,挟持邓受之去了邓家,邓受之就是邓子均的儿子,用他儿子威胁邓子均交出了陈氏秘方”,同时利川永烧坊也以每月30元的租金,租给了“宜宾国营二十四酒厂”这些事情的发生在邓子均心里造成了严重的阴影,但没有办法嘛,毕竟8万斤粮食没酿出酒来,问题得解决啊。
后面地委统战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都亲自到邓子均家里,邀请邓子均到市统战部,吃茶点摆龙门阵,但都没能打动邓老先生的心,一直到1953年5月,新上任的宜宾行署专员,李鹏听说了这件事,就命令人马上在宜宾东街的“桃园餐厅”亲自设宴宴请邓子均,吃饭期间李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层层劝说,邓子均最终被李鹏的诚意给打动了,献出了自己的加以总结的陈氏秘方,还答应帮忙解决问题,再此之后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邓子均指导工人从废渣里面抢救回来18000多斤粮食,随后邓子均就被高薪聘请为酒厂的技术指导和总技师,一直到1959年,国营二十四酒厂正式改名为“地方国营宜宾五粮液酒厂”。也是在这一年“五粮液的创始人邓子均”,在他奋斗了一生的“利川永”烧坊的中驾鹤西去,而五粮液在陈氏秘方的带领下,在36年后坐上了中国酒业大王的宝座,关于五粮液之后的故事。
持续关注大柚子的白酒江湖。
我们下期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