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德山水画:嶙峋见妩媚,墨彩呈华滋

在当代国画名家中,杨文德先生以笔下颇具灵性、画风细腻而别树一帜。从艺几十年来,参展、出版及获奖众多,其中入选全国美展等代表性作品尤受人称赞,成为当代细笔山水画派代表之一。

文德先生的山水画,常见幅式有两种:一是大幅巨制,一是手卷或条屏。小幅作品多表现群山侧景,呈现闲逸云山意境,巨幅则展现博大气象,虽敷色清丽而不乏浑厚味道。两类表现出的气质迥然异趣,画家所运用的绘画套路实则没有本质区别。

文德先生的山水创作,约略说来,其美感表现为三个层面。

一曰随处皆在的装饰美。

文德先生山水作品,首先抓人眼目的,不论小品还是巨制,让人首先可以感受到一路悦人心志之美。其擅长家法,当属小写意,其中极工致者已堪称工笔。细审画中细节,山石凸凹之间颇具立体真实,但已是经过画家筛选、重组的艺术化之后的真实。与山石的写实倾向不同,山崖纵斜生长的树木,在画家用心交叉、勾连的同时,树干、树叶等表现已呈现出更多的符号化。同时,细碎而密集的山体之间,往往被鱼网状细勾的水面、造型如冷凝岩浆状的白云而隔断,这类表现有违于人们观看的常识,而表现出几分自说自话的趣味。这一切,构成了其作品的装饰美。

▲ 《紫气起万壑》 40cm×40cm 2021年

二曰以实映虚的淡雅美。

历来常见淡雅山水一路,纸幅中多晕染、虚笔,古人称其为“逸笔草草”。文德先生作品用笔与此截然相反,其作画笔笔皆实,整体表现出的则是清虚、远逸兴味;其布局构图,极少见大面积留白者,营造出的却是其他画家非大面积留白不可表现的隐逸、悠远意境。实笔与虚境,在国画家笔下大抵属于技法与效果的两极,文德先生以实笔而呈现虚境,堪称一大创造。

▲ 《飞云落水》 40cm×40cm 2021年

三曰经过消化变生的传统美。

文德先生山水造型,据作者自陈,早年取法于“清四僧”之一的弘仁。他这一路探讨,由开始取弘仁山石形态、皴法,到加以己意,再到当下很难在其与弘仁笔法之间看出关联,已然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探索、发展。一路发展、变化以至于今,传统山水的精蕴深植于画家胸中,已成为杨氏笔墨的灵肉基因,将弘仁的清苍笔致化为柔韧笔法,同时在敷色上增加丰富层次,通过全然新塑的绘画语言向观者传达出别样的传统美感。

如上三层面之美综合,而形成我们所看到的文德先生画风:大体布局,山形高敞而山岩凌细错落,颇富嶙峋之致;笔墨层面,细笔勾勒,染以淡彩,则具妩媚之姿。就细节而观之,写实笔墨与符号化呈现之间极有规律,颇可寻味;就整体而言,又极见华滋气象,堪慰观者心怀。简而言之,嶙峋而现妩媚,是技法层面的讲究;以细笔实墨,敷以淡彩,而实现一派汪洋华滋气象,是画家意境的成功营造。

▲ 《空山新雨后空气晚来秋》 40cm×40cm 2021年

再多说一句。当代中国出版业在推出众多精美书籍,为弘扬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大面积浪费掉一些人材。编辑工作量的繁重,具体编稿所需的精细,几乎占据编辑人员的全部精力,文科、艺术专业出身的编辑一旦进入出版行当,许多原本有着专业研究、创作能力和憧憬的人大多变身为尽职尽业的编辑,原本的专业梦想异化为残存记忆,唯有午夜梦回时分偶或忆起。文德先生常年在美术出版社主持繁重编务,在日常奉献的同时,在山水创作领域取得如此优秀的成就,其中付出的心力和勤奋,必然数倍于专业人员。面对文德先生的山水作品,在欣赏其美感和艺术高度的同时,我更透过笔墨层面而感受到了画家付出的心血之厚与用情之深。有道是:嶙峋山岩,如戈如剑。自如写来,妩媚自现。纵横枝柯,入目琳琅。白云千载,时光徜徉。实笔虚境,意匠感人。华滋繁阴,入目入心。(文/王谦)

作 品 欣 赏

▲ 《山水有清音》 40cm×40cm 2021年

▲ 《白云深处有人家》 40cm×40cm 2021年

▲ 《雨过山清溪声远》 138cm×68cm 2020年

▲ 《江山永固图》 138cm×68cm 2020年

▲ 《雨后溪山可听泉》 138cm×68cm 2020年

▲ 《江山永固水长流》 138cm×68cm 2020年

▲ 《秋山万里净》 138cm×68cm 2020年

▲ 《空山新雨后》 138cm×68cm 2020年

▲ 《紫气祥云满山河》 138cm×68cm 2020年

杨文德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出版社编审、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写生创作班导师、中国国家画院杨长槐山水工作室专业导师、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山水画工作室特聘导师、山东颐心画院副院长、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国韵文华书画院常务理事、山水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山东画院院聘画家、贵州凯里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