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安,说到淮扬菜,不能不说到吴明千。他1971年参加工作,1984年就在省首届美食杯大赛中拔得头筹,是淮阴地区十三市县唯一获奖选手,1986年江苏省首批特级厨师考核中,又荣获淮扬菜考区总分第一名。1989年省电视台为其拍电视剧专题片巜笔杆与勺柄》。2000年淮安市电视台拍上下二集专题巜淮菜传人》。2012年央视巜欢乐中国行》现场表演淮安炒长鱼。淮安淮扬菜国际美食节征文巜我与淮扬菜》获得特别金奖.......说不完了,总之获奖无数。这里,我们在清江浦人家,听他讲他与淮扬菜的那些事
吴波先生请我为他的新书《清江浦家常饮食记》写序,欣然接受的原因是我们清江浦的美食,当然也是淮扬菜的家常美食。因为淮扬菜所以我责无旁贷。大文豪范仲淹曾经说过“家常菜好吃、常调官好做”,可见家常菜饭虽然不登大雅之堂,却是淮扬菜的基石。可是能把家常菜饭做好,确非易事,我常常对学生讲能把家常菜做好一定是有功力的老厨师,要不然我怎么会把淮扬菜的重要特点之一说成“看似家常、胜似家常”呢?
如果说把梅兰芳比作淮扬菜、那么我把吴波先生去比作最佳票友齐如山教授实在再恰当不过了。吴波先生身为一名中学教师,平时教书育人自不必说,业余笔耕不缀,而尤其是喜欢写美食,而且是一不小心就写成了洋洋洒洒的三十六记、七十二记……据说还会有更多的层出不穷的记。出产如此高快、仅仅是今年抗新冠病毒宅在家期间就新编成册了,真是让人肃然起敬、目不暇接了。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当然还是出之吴波先生对生活、对家乡、对美食的热爱。要不,东坡先生怎么会有“今生涉世本为口”之说呢?古人讲“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古人还讲“三代为宦、穿衣吃饭”,可见吃在人世间是多么的重要矣!吴波先生笔下的家常美食品种繁多、门类齐全,俨然一家美食“时代超市”的标准了,小吃、面点、下酒小菜、热炒大菜,煎炒炸烹无所不有,大街小巷、市井村落,一一囊括。他把一根豆腐卷写得比一根海参含在嘴里还有味,他把一颗螺蛳吮吸得像田螺姑娘红唇那样荡气回肠……虽然吴波先生写得不是那么符合“美食专业”,但是用他的话来说,“我不需要弄懂、弄清楚,我也不想知道为什么,我就是爱吃、爱写、就是要把所见所闻一一记下来与大家分享”。先生的文章就是有猪油、有盐、有葱花、接地气的油炒饭。吴波先生所写的都是淮扬菜大田里的最基本的,也是人们家常便饭中天天遇见的、耳熟能详的。油炒花生、炝黄瓜、拌茄子、五香蚕豆、猪头肉外加糖腌西红柿……文中方言俚语信手拈来、跃然纸上,什么吃在嘴里“胶粘的”、“甜习习”的、什么“搲两口”、什么面“起”了没有、什么从“开花吃到败园……”让人听来亲切有加、难以忘怀,仿佛母亲絮絮叨叨的话语拂面而来。我尤其佩服吴波先生妻子的面点制作技术娴熟,虽然也是一名人民教师,但我从字里行间看得出,她做的面食小吃一定很好吃,好吃就足够了。更让我开眼的是她的想象力,竟然用一种手法做几种不同的面点,诸如包子、油条、麻团。他夫人做一名教师可惜了,至少凭她的想象力应该开一爿面点店才不辱此命。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她和面时的一搋一搓之间,就连不会说话黑夜般的疫情也不再漫长。吴波先生从小生在乡野、长在菜场,得天独厚,又有能做会做的父母、外公外婆启蒙,再加上他“剥毛豆”、“摸螺蛳”、“拐大椒酱”……足以让他从经历、兴趣、爱好渐渐质变成有滋有味的家常美食大作,并和他夫人发的面一起慢慢的“涨起来”,形成像蜂窝一样的网络(大概我们手机上的蜂窝网络一定是受发面启发),助其蒸出最美最香的,最惬意的热气腾腾的生命一样的“小笼”。当我们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淮扬菜从何而来、淮扬菜谁是正宗的时刻,暮然回首,淮扬菜千百年来正是这样弹着琴弦、唱着歌儿悄悄向我们走来,灯火阑珊、光耀千古。
作者简介
吴明千,师从淮安名厨张文显,1986年参加江苏省特级厨师考核,获得淮扬考区第一名,并获高级技师资格,曾多次获得省内外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