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大道
白洋淀在保定正东三十多公里的地方。
三十多公里实在不是一个很远的距离,别说是现在的汽车时代,就是几十年前保定长大的孩子们,上学的时候也大多有过骑车去白洋淀搞团活动,或者纯粹就是去玩水的经历。
然而,就是这三十多公里,却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传统的保新路不仅绕道,而且狭窄,进入汽车时代以后更是拥堵严重,被大多数本地人视为畏途;没事绝对不会向那个方向走。
后来又有了高速公路,但是绕远绕得很厉害,需要先向北到徐水再向东向南到安新;不仅绕远而且需要交费,所以依旧不是人们休闲选择的方向。
保定人守着一个响当当的华北明珠,整个平原上最大也几乎是唯一的湖泊,但是鲜有亲近的机会;大家一说出去玩,都是去西部的太行山,而都没有到东边的白洋淀去的习惯。
我小时候住在保定东关的卫生路,直线向东走,三十多公里以后就是白洋淀。但是虽然向东一直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没有任何障碍,但是就是没有公路。顺着土路向东走,需要穿村过寨,道路崎岖逶迤,很难走远。
说起来实在是咄咄怪事,但是历史和现实就是这么吊诡,这么一个通向著名的风景区而且村庄和人口都堪称众多的方向,就是没有路。
自从有了火车东站,有了新的拓宽以后的京广高速公路,就高高地悬挂上了一个路牌,指示着向东的方向为白洋淀。但是白洋淀三个字长期被临时的红色胶带纸给贴着,意思是不通。
从高架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宽大的七一路在向东的方向上遇到了一个村庄以后戛然而止。几年过去了,这个村庄依旧趴在原来的位置上,虽然很多房子都已经拆了,可以清晰地看到临时接上去的二楼三楼都是单砖的空中楼阁,但是这最后不足一公里的路依旧没有动工修建的意思。
好在绕行的路已经通了,只要在东站的位置上一直向北,就可以顺利地拐上一直向东的白洋淀大道了。
这条路不绕远,不拥堵,直直地指向东边的白洋淀。因为是刚刚绕行着开通,所以还很少外埠车辆,多是沿线各个村庄中的交通车辆。而城市里的自行车队伍在第一时间便敏锐地捕捉到了道路已经可以通行的信息,盔帽整齐的骑行者们排成一溜,直奔那久已向往终于通达了白洋淀而去。
宽阔的道路在平展的华北平原上延伸,雾霾之下,两边灰蒙蒙的村庄和新绿的麦田上,鲜有田园大地应该有的诗意。严酷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刚刚不以温饱难以满足的方式存在以后,就已经开始以自然环境尽失的肮脏状态存在了。
正像走在这条大路上你会遗憾,遗憾如此高规格的道路边上没有塑胶的自行车专用道,没有能让这条充满了保定人的期待的路跨越到时代前沿,也同时让保定失去了一个建设非常好的形象工程的机会一样;这种普遍肮脏的污染状态也一直伴随着这条崭新的大路,过了臧村、北刘口、安州,一直通到了安新的白洋淀特大桥上,通到了芦苇茂盛水波荡漾的白洋淀中。
我们的硬件终于在进步,但是环境的代价实在已经太大。
什么时候这白洋淀大道两侧也能像荷兰那样河网纵横、铺满鲜花、立满大树;自行车专用道比汽车公路还宽,一家老小都可以骑行其上,自由而快乐地从一个美好的地方驶向另一个美好的地方!
我承认这是不切实际的痴人说梦,但是走在家乡的这条路上,我的头脑里就是顽固地有了这个念想。愿在几十年以后,几百年以后,终于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