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内心越软弱,越自卑,这两个特征就越明显,很准
大家好,这里是川哥。
本文是“心理相先生”的付费专栏《人生心理课50讲》第4节,你可以查看专栏简介,了解本专栏。
文章摘要:
1、有些人内心其实很软弱、很自卑,但是如果承认这一点,很打击自我,所以就不承认自己内心软弱、自卑,而是说自己脾气好,自己不跟人计较,自己很善良。
2、凡事都有代价,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也需要有代价,比如要承受适当的内疚,不要过度地追求高道德。
3、内心软弱的人经常会压抑自己,这其实对自己,还是对周围的人都不好,首先压抑对于心理健康很不好,最重要的是感受和情绪单凭压抑是不会消失的,会换一种形式表现,那个时候更加“伤己伤人”。
关键词:
原生家庭、人际关系、情感关系、自卑、性格、心理学
人都是自恋的,这是人的本性,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不行,自己不好之类的,但是客观的事实是不以个人的心理倾向而发生变化的。
心理问题,我们依然不能“讳疾忌医”,而这一切的第一步,是先看见,“掀开”自恋的掩盖,剥去“道德”的迷雾,看见真相。
那今天就让我们就看看一个人内心越软弱,越自卑,就越明显的2个特征,看见特征背后的真相。
1、第一个特征,经常压抑自己,比如忍让
经常压抑自己的人,他的自我是弱小的,自卑的,他其实是怕自己如果不忍,就会给自己,或者给关系造成伤害,而这个伤害对于一个自我弱小的人,是难以承受的。
但弗洛伊德说,凡是被压抑的都会以更丑陋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这一点深有体会,各种案例反复证明,确实如此。
我的一个来访者,他和妻子来找我咨询,我先和他们分别交谈,丈夫进来的时候,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在我的引导下,他开始吐槽对妻子的不满,说了很多,最后他对我说,他一直在忍。
现在实在忍无可忍了,他想离婚,她(妻子)硬要来做咨询,就来了。
等到妻子进来的时候,完全是另一种面貌,打扮地很时髦,很有朝气,感觉和他的丈夫完全是两个风格。
她说,她感觉自己也没有啥问题,就是自己是个直性子,说话、做事比较直接,可能没有察觉到丈夫的心理变化。
但是近一年来她的丈夫总是拖拖拉拉,感觉家里的事,她的事都不上心,这让她很上火,所以就忍不住吵架。

到这里其实他们之间的问题已经很明显了,丈夫总是忍,但是忍了之后,就采取被动攻击的方式,让妻子生气,妻子是个直性子,很容易被激怒。
被动攻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说的是一个人不正面表达自己的愤怒、不满,但是会换一个方式,比如拖延、遗忘、不配合等方式回应对方,直到把对方激怒。
在工作和生活中,被动攻击很常见,所以表面上那些“好欺负”的人,以及经常压抑自己的人,他们只不过是换了个方式“卷土重来”,他们压抑掉的愤怒并没有消失。
其实这样的表现反倒更伤害人,更伤害关系,于是时间长了,这样的人就很难被别人喜欢,人们往往喜欢那些比较直爽的,沟通成本低,不藏着掖着的人。
2、第二个特征,性格敏感,比如容易过度想象、过度揣测
同样的一个人之所以要变得敏感,去观察别人,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护自己,为什么自己需要保护呢?
因为内心深处自己是虚弱的,是自卑的,我有一个观点:性格就是一个人的防御,是他用来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这种保护方式往往形成于一个人的幼年时期,自我一直在沿用。
我的一个来访者,她是一位大学生,刚入学,第一次住集体宿舍,在宿舍关系上就遇到很多问题,她总是能很轻易地察觉到舍友的情绪。
将舍友的情绪反应联系到自己身上,认为舍友对自己很不喜欢,总是发出这样的期待,她就会屏蔽掉其他信息,将负面的信息放大,久而久之,舍友真的对她不友好了。

她更加觉得自己一开始的认知是正确的,就越不能和舍友们处好关系,自己的情绪状态也越来越不好,考试也不及格,差点就退学了。
她来自西北农村,父母经常给她说:咱们家穷,你又是个女娃,本来你是念不了书的,但是你弟弟念(读)不进去,所以你以后一定要帮他。
所以尽管她上了大学,但她骨子里很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人,从小她会去看爸爸妈妈的脸色,观察弟弟的需求,这种习惯她一直在延续。
性格就是一个人的防御,是他用来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这种保护方式往往形成于一个人的幼年时期,自我一直在沿用。
所以对于一个内心虚弱、自卑人而言,所谓的压抑、敏感只不过他们用来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
首先我们要理解、承认这一点,然后给那个虚弱的自我慢慢传递:
你已经长大,不必再用小时候的那种方式来应对了,该愤怒的时候不要过度压抑,这对于自己和别人都不好,也不用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应该更多的关照自己的内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