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刘学高:【迢迢牵牛,皎皎河汉】(散文)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迢迢牵牛,皎皎河汉

文/刘学高

当地人说,长安斗门石刻是牛郎织女传说诞生地。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故事,不仅在中国妇孺皆知,在韩国、日本、朝鲜等国也广泛传播,源远流长。国内有十几处县、市为《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地争执不休。
长安斗门的这两尊用火成岩雕刻的大型石刻圆雕,比茂陵霍去病墓前的石刻组雕至少要早三年(霍去病死于公元前117年),成为我国迄今所知的时代最早的大型石雕。
公元前120年,即西汉武帝元狩三年,南方云贵一带的南越国凭借当地昆明池(今滇池)浩瀚水域的天险,妄图阻挡大汉通向西南的道路,以形成与大汉抗衡之势。于是,汉武帝下令在长安斗门一带开凿“昆明池”。《汉书·食货志》载:“时越欲与汉用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目的是开凿一个人工湖“昆明池”来训练汉军水上作战的本领。修成的昆明池烟波浩渺如天上银河,楼船往来穿梭,气势壮观。面对如此辽阔的水域,汉武帝命人在池中刻制石鲸,以标水位,又在两岸刻制牛郎、织女雕像,以象征天河,取义:天子之河。
从此,西汉牛郎、织女星象开始进入实质性的演绎,并逐渐演变为动人的神话传说。
牛郎织女“七夕”传说源于天象星宿之说。仰望星空,古人看到星官体系中,牛宿星官由6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的东岸,像两颗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点,不过,上面的那个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于黄道上,这几颗星组成一个头上有两角,却有三只足的牛,因此,古人称其为“牵牛”。
这头有“牛”的南边有9颗小星,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线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于灌溉农田。牛宿的东面紧挨着的是“罗堰”3星,堰,是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在汉朝以前,牛宿是冬至点所在的星宿,历来受到观天者的重视。这在《史记·天官书》中有明确的记载。同时被记载的还有牛宿中的“织女”3星,并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皇家后代。
“织女”3星位于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织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仅次于“大角星”,因此又常常直接称其为“织女星”。由于“织女星”的亮度接近0等,因此不少专业天文学家以“织女星”来作光度测定的标准。在北半球的夏天,“织女星”可在天顶附近看到。
囿于科学技术极不发达,在古人心目中,天是至高无上的,星辰是具人格化的。茫茫宇宙中的星象也成为具有人格意识的神,被膜拜和信仰。于是,便演绎出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由于历史久远,南北文化的差异,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不是原本就有的,而是渐渐被古人所意会的。故而,就演绎出了许多版本。但大致源于“羽衣仙女”、“毛衣女”,传说:飞鸟化为美女落于湖畔,脱去羽衣洗澡,男子见而喜之,窃取其中一女的羽衣并挟之与其成婚。美女与男子生儿育女数年后,发现羽衣,抛下子女飞升离去。和《荆楚岁时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婚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夜,渡河一会”。
小的时候,常在大树下听爷爷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天上有个织女神和牵牛神,他们俩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的。因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娘娘就把牵牛贬下仙界,到人间下苦力,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心灵手巧的织女在云锦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云彩,并能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色彩,王母娘娘看后,非常高兴。
几位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到人间彩霞碧波池游玩,并央求织女同去。正逢王母娘娘心情好,便答应了她们。
话说牵牛被贬后,投生在一穷苦农人家,取名牛郎。后来父母去世,他便跟着哥嫂渡日。嫂子对他刻薄,哥哥又生性懦弱,分家时只把一头老牛给了他。从此,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历经两年,起早贪黑的,终于在荒坡上开出了一小片属于自己的耕地,搭了间草屋,营造出一个小小的家,勉强糊口度日。
有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让牛郎去彩霞碧波池一趟,并教牛郎如此这般。牛郎见老牛说话,顿觉诧异,原来老牛是天上的金牛星。
牛郎按老牛的指点,提前躲在草丛里,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而至,纷纷脱下天衣,纵身跃入清池,尽情地沐浴。牛郎趁其不备,悄悄地从草丛里跑出来,抱起了一套红色的羽衣。仙女们听见草丛里有动静,便忙乱地跑上岸,匆匆地穿上自己的羽衣,像鸟儿一样的飞走了,只剩下没有羽衣而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羽衣被一年轻后生抱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要求她答应做自己的妻子,方可给她羽衣。织女定晴一看,原来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
从此以后,他们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的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便生下了一儿一女。牛郎织女满心欢喜地想着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王母知道这事以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下界捉拿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牛郎匆匆地从田间赶回,告诉织女:“老牛死了,它临死前叮嘱我,将他的牛皮剥下来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被贬下天庭。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
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一双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的,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孩子们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娘亲”,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娘娘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头上的金簪,在牛郎织女中间一划,霎那间,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横在了他们之间。
织女们望着天河的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儿女们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王母见此情景,也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动,生发出了恻隐之心,便同意牛郎与孩子们留在天上,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他们搭桥。
从此,牛郎和他的女儿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银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
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爷爷说:等你们长大了,七月七日,若能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聆听,就能隐隐地听到仙乐奏鸣,那是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
传说,牛郎、织女是梁山伯、祝英台死后的化身。梁、祝在凡间没能结成夫妻,双双殉情,化为蝴蝶飞去。马家人闻讯后便派人掘墓,结果没有发现尸身,只发现了两块石头。他们便将两块石头仍在河的两岸,不久后,两块石头竟变成两棵树,而且枝叶紧紧缠绕在一起。马家知道后又烧树,谁知,树化为两只翠鸟飞上天去了,变成了牛郎星和织女星,分别列于银河两岸。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比翼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此鸟仅一目一翼,雌雄须比翼双飞,故常比喻恩爱夫妻,亦比喻情深意厚,形影不离的朋友。故,后人有说:白居易的这首诗中就是描写的这个故事。

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刘学高:笔名,长风。毕业于山东齐鲁石化党校经济管理大专,从事集团公司综合通讯设计工作。作品散见于《石化工人报》《淄博日报》《山东工人报》《淄博科技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天天快报》《山东老年》《老年园地》《家乡》《石化老年》《南粤作家》《南粤诗苑》《作家世界》《西部散文选刊》《夜郎诗刊》《大连文学》《三秦文学》《辽宁文学》《西南乡村文学》《中爱诗刊》《中原文苑》《远征诗刊》《董乡文学》《定远文学》《河州文苑》等,散文诗《意志·凝思》获2018年《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年鉴》二等奖。

推 荐 阅 读

【三秦文学】刘学高:【天下清规出百丈】(散文)

【三秦文学】刘学高:【从远东到莫斯科】(散文)

【三秦文学】刘学高:【沂蒙行】(游记)

【三秦文学周末特刊】刘学高:【不沉的战舰,刘公岛】(散文)

三秦文学团队

喜欢
分享
or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