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瑜伽开启一场人生的修行之旅

(读《传承》观后感,结合个人练习感受,希望图书和瑜伽的智慧对大家有所帮助。)

瑜伽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它的发展长河中,帕坦伽利这个名字对于瑜伽人一定不陌生。我听一个老师讲过,目前尚不清楚,帕坦伽利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因为印度的传统是口口相传,有些知识在传播中可能就会出现信息的缺失。那么,瑜伽到底与宗教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练习瑜伽吗?

S. L. Bhyrappa是南印度最有名的作家,著有文学类和非文学类的作品。他的著作被翻译成印度的多种语言,其中不少也有英文译本。他是Pattabhi Jois的远亲,1970年开始跟他学习瑜伽。

S. L. Bhyrappa在《传承》中,简述了瑜伽与宗教的交集,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更宏观的框架。

“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无论他的职业是什么,无论他独身或已婚,无论他的工作是否要用脑,瑜伽都有帮助。练习瑜伽和静坐是开始一日之计最好的方法。瑜伽也衍生出许多类似的修炼方式,例如日本的禅修,或是佛教文化。当我们谈到瑜伽的时候,我们不该认为只有帕坦伽利的瑜伽才是真正的瑜伽。帕坦伽利不是瑜伽的创造者,瑜伽练习早在吠陀时代就存在于印度。《奥义书》中已在多处提到瑜伽练习的不同步骤,帕坦伽利只是把它更有系统地罗列出来而已。佛教和耆那教各自有自己的瑜伽体系,练习方式根据信仰而稍有不同。佛教的练习方式传到中国和日本,融合了当地原有的练习,又衍生出各自的瑜伽体系,日本和中国文化后来又影响了西方国家。

西藏瑜伽有另一套修行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内观,它的目的是要消除我们的苦。消除苦和积极地获得乐有什么不同?这需要更深入的哲学讨论。我的重点是,瑜伽的练习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每一种都有相似之处,只是练习的细节有所区别。印度有许多瑜伽学派,并不只是帕坦伽利瑜伽。中国和日本也有瑜伽,现在西方也受到不同学派的影响,佛教文化的影响尤其深刻。

佛教的瑜伽和帕坦伽利瑜伽基本上没有差异,只有最终的哲学诠释,也就是三摩地的层次上有些不同的看法。你所进入的是无余三摩地或是有余三摩地呢?佛教观念中的三摩地不太一样,但是本质上其实差不多。教会往往排斥瑜伽,担心人们如果接触瑜伽之后,可能会远离基督教,因为不论哪一种瑜伽,基本上都是要人们往内在看、往内探索 ,因为真理自在人心。”

船式, by插画爱好者蓏蓏

我一直都觉得宗教是教人向善的,并且会给人以力量。当一个人在困境中,最容易向宗教靠拢,因为可以有个精神寄托,给自己希望。而瑜伽也有同样的作用。进入瑜伽的世界,我们不用特别膜拜某位神,我们只是开启自我探寻之旅。其实,我们都是有智慧的,只是很多时候,智慧被掩盖了。通过练习瑜伽,我们的智慧会逐渐显现,一切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我身边有朋友学佛,也会打坐,她之前每天早上都要打坐。我感觉打坐,跟瑜伽的坐立调息和冥想还挺像的。两者都能让人安静下来,呼吸会平顺,大脑会安静,内心也就宁静了。只不过,练习瑜伽时,还会特别强调坐姿的稳定,脊柱的延展,感受身体的觉知。

平时,我会在一些知识类平台上回答问题,遇到有人问到的打坐问题,我比较谨慎,毕竟没有详细了解。不过,我会从瑜伽的角度,跟大家分享冥想坐姿的重点以及呼吸的要点。当我提醒网友关注呼吸时,他无意间提到,他会特别留意鼻腔周围。好吧,这就有问题了。鼻腔不过是个通道,呼吸是发生在肺部的,所以要关注肺部和腹部。很多时候,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往往是错误的,想想还挺可怕的。

学佛的人,或者信仰其他宗教的人,我觉得他们持续努力的行为很像修行,因为他们在不断学习知识,实践行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有着一定的约束。这一切都不容易,也不舒适,是需要靠意志品质才能坚持下去的,挺值得人敬佩的。

我有一天在垫子上做完阿斯汤加一序列,突然觉得练阿汤也是一种修行。要规律地练习,我们会遇到很多障碍,比如懒惰,懒很像人的天性,一不留神就会被懒牵着鼻子走;枯燥,很多人身体条件受限,只能练一序列,常年累日地只是重复着一套序列,估计都能练到肌肉有记忆,就是无需过脑子,都能把那些体式做完,不过体式到底是否正位、体式与呼吸的配合度就另当别论了;欲望,我们总是有太多想做的事,想吃的东西,都可能成为影响第二天练习的阻碍,前一天火锅吃多了失眠,第二天起床起晚了,自然就会错过练习;以及莫名其妙地失去热情,有时身体没问题,就是不想练习,不确定算不算一种厌倦,但逼迫着自己练过之后,却感觉好极了…

所以,每次当我练习完阿斯汤加之后,都会对自己说棒棒哒。您可能不是练阿汤的,也没关系。每次无论是自我练习,还是去瑜伽馆练习过后,您都可以给自己竖个大拇指,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也是一种暗示。希望这样的鼓励,能让我们在瑜伽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曾经觉得修行,好神圣,自己比较接地气,应该不会有交集。但如今,因为瑜伽,我也在参与着某种修行,离神圣的感觉近了那么一点点,期待着自己能被净化,然后变得纯净一些。世俗烦扰的当下,多一丝纯净,就会多远离庸人自扰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