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教程:绕开这些技术错误,髌股关节置换也没那么难
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
55岁以上人群中,24%的女性,11%的男性表现为PFOA症状。
有PFOA症状患者中仅9%X线影像学呈现阳性。
流行病学
Dejour等,578例,单纯PFOA,72%为女性
与女性膝关节对线异常、关节发育不良多发有关
Mcalindo等报道单纯髌股关节炎在55岁以上女性、男性中的发生率分别为 8% 和2%,这可能与女性患者绝经后关节退变加速有关。
病因
PFOA病因复杂,各种关节炎、创伤、肥胖和炎症反应均与之相关。
此外,髌股关节形态异常、关节不稳、髌骨异常倾斜、髌骨脱位及滑车发育不良等被认为在髌股关节退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临床表现
治疗
相对于TKA,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可快速恢复日常活动,膝关节活动几乎不受限制;
适合微创技术,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
住院周期缩短,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无全膝关节术后脱位风险;
可搭配单髁假体进行膝关节双间室置换;
1955年McKeever首先报道髌股表面置换术。
1979年Richards人工假体的推出,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PFA开端。
第一代具有代表性人工假体有Lubinus假体、Autocentric假体和Richards假体等3种。
假体设计理念
手术病例选择
原发疾病处置
手术技术
假体旋转由滑车的固有方向决定。 假体形状与滑车的形状不完全匹配,特别是在滑车发育不良的情况下。 假体表面无法与所有表面齐平,常导致假体位置不当。 部分inlay假体的曲率半径很大。为了避免假体突出的下方撞击前交叉韧带或胫骨,可能就需要屈曲位安装假体,这会导致假体近端与股骨前皮质的偏移,使髌骨在屈曲膝关节的最初15-30 度时卡住并出现半脱位。 部分inlay假体宽度较窄、沟槽较深,对髌骨的约束更大,几乎不能适应髌骨轨道,这也增加了髌骨轨道异常的可能性。 Inlay假体近端短,不能延伸至滑车关节边缘的近端。 当膝关节完全伸直时,通常会导致髌骨不能与假体接触,尤其是在髌骨高位患者中。 当膝关节屈曲时,髌骨会移动到滑车假体上,这可能会导致卡住和半脱位,尤其是滑车假体处于屈曲、内旋位,假体近端有偏移时。
Inlay假体大于20%
onlay假体小于10%
临床实践表明:PFA术后疗效与术前病例选择直接相关。
对髌股关节发育不良或创伤性PFOA患者单纯行PFA的术后疗效佳。
对Q角显著增大、膝关节内外翻、胫股骨扭转或后天性创伤导致的解剖畸形和下肢力线不良患者,单纯行PFA术后髌骨轨迹异常依然存在,导致术后疗效欠佳。
Beitzel等对比分析髌股关节外机制所致PFOA时发现,PFA联合髌骨稳定手术较单纯PFA的疗效更佳。
一项72例PFA病例研究发现,85%患者需要行下肢力线调整手术。有研究提示,对此类患者术前膝关节解剖结构异常进行针对性排除或矫正,是PFA后髌骨轨迹正常的重要前提。
在矢状面上,建议自由伸屈膝120。以上,屈曲挛缩<10。。对膝关节强直必须审慎评估,因为这类患者既往手术史概率很高,会增加关节纤维化或髌骨高度畸变率。
过度股骨内向扭转或胫骨外向扭转可导致髌骨排列不齐,足外翻也可导致髌骨轨迹不良。
髌股骨性关节炎
髌股软化症
股骨滑车发育不良
创伤性髌股关节炎
髌骨脱位
PFA禁忌症
弥漫性进展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性疾患,尤其是进展性胫股关节骨关节炎是PFA的首要禁忌证(共识)
BMI大于30,为相对禁忌症
假体高悬:导致伸膝机制对线不良、髌骨迟滞、膝前疼痛。
滑车假体内旋安放:髌骨轨迹异常。
软组织平衡差:髌股关节不稳。
髌骨高位:采取胫骨结节远移处置失败,也会增加PFA术后髌骨不稳风险。
假体松动:仅为0.5%~2%,可能与假体安放错误相关。
髌骨置换遵循TKA原则髌骨保留适当厚度并中置,对髌骨外侧面应给予切除或修理,避免外侧撞击。
推荐常规进行髌骨置换,或者可以选择髌骨成型术;
文献报告,髌骨关节外机制所致PFOA时, PFA联合髌骨置换手术疗效更好。*
胫股关节炎的进展是PFA“失败”的最常见原因。
有研究报道,25%的患者,在术后15年,因进行性关节炎需要再次手术
另外两个研究,发现了超过20%的关节出现进行性退变的影像学证据。
Nicol等发现症状性胫股关节炎,平均55个月,翻修率为12%。
因胫股关节炎进展而翻修的病例,初始疾病均为OA。
股骨滑车发育不良的,长期效果更好,无一翻修。
PFA术后假体松动少见,仅为0.5%~2%,假体松动可能与假体安放错误相关。安放失误与PFA假体操作系统尚未有明晰的参照体系有关。
易操作
近远期效果好
结论
PFJ手术技术容易掌握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平衡软组织,纠正髌骨轨迹,假体生存接近TKA。
微创手术,损伤小,康复快,优势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