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中国精美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大奖赛沈建作品
家乡的呼唤
沈建(河南)
回乡探母,忽然想走一走,选择那条少年时常走的乡间小路,信步走去。
收获后的田野,没有了阻隔,放眼望去,土地开阔阡陌井然,一种坦荡荡的舒展令人愉快。想起宋朝王禹称的一首诗词“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从词中飘逸出家乡的呼唤。
秋草散发出好闻的香气,路边纤细的草径垂着烟帘似的籽穗随风轻曳。茂盛的“瓶刷草”抽出红褐色花穗,箭镞般列在路边,将小路掩映出曲径通幽般的静谧。悠闲的撩拨着草稍,一路趟行,有种秘境寻胜的趣味,但见丛丛野菊开的正好,那蓝莹莹、黄澄澄娇媚的花儿好似闪亮的明眸撒在草丛之中。
小路上留下了太多上学时的记忆。
中学寄宿在镇上,每个周末都从这条路走过,夕阳里一群群学生步履匆忙笑语喧哗, 争抢说话的声音在田野中回荡。看到村庄上升起袅袅的炊烟,想起妈妈做的晚汤的味道,肚子咕噜噜直叫,淘气的一声大叫“跑啊”,一群人也叫着打打闹闹追去,明晃晃的小路上扬起阵尘烟。
返校时负重而行。背上背着鼓鼓囊囊的粮袋,书包里装着课本、馍馍和瓶装的咸菜。那时粮食还不富余,每家多少都有点不足,做好生活计划这很重要。在家称好粮食,背到学校交到学生伙房再换成饭票,供一周之用。汗水溻湿了衣服,停停走走,累,也开心,苦,仍快乐,即使风雨如骤,依然如故。
当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唱起歌时,一切又是那么的满足。
小路被野草侵占,几乎荒芜。路边红蓼,花开过人头,一片红粉灿烂。“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属蓼”这红蓼的艳丽装点着一片空寂。风起蓦地惊起群群鸟雀,它们团团盘旋飞起又落下,喧嚣声似在商议回归。
南飞的时候到了。我那远在千里的“鸿雁”啊,寒气将来你可温暖?
儿行千里母担忧。一直想告诉你那个唢呐的故事。
在我们中学的时候,每天清晨五点早春的朔气里。一支唢呐也来到附近吹奏。它上气不接下气“吱”一声,“吱”一声的嘶叫,引起轰笑。后来它天天出现,我们跑操、学习,它就在旷野之中叫。听着那种噪音,恼的人想丢过去一块砖头。它却把我们起床的铃声当成了它冲锋的号角,无论是寒风呼啸雪花飘飘还是阴雨菲菲,从无间断。它慢慢流畅了起来,后来越来越娓婉动人。
“向这支唢呐学习,只要坚持不懈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我的老师说。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的“鸿雁”你记着向这支唢呐学习!
鸟儿啊,你们飞去,可能捎去我的嘱托。
来到小河边,满河里碧草青青野花点点,一派 “蒹葭苍苍”般的清幽。小河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挡军河”。
相传,战国时期吴王夫差的弟弟夫盖兵败至此,正欲渡河不料山洪暴发浊浪涛涛,追兵又至,他跨马迎战一场撕杀过后,望着满战场的死亡兵士,夫盖疼心疾首仰天长叹“天灭我也”拔剑自刎。人们就把他安葬河边,从此河就叫挡军河。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吴王那种慷慨的大英雄气概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小河流水沧桑变迁,如今人们更具有坚持不懈勇于进取的精神。从小路上走出了一批批志在四方的探索人,家乡在他们手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条被荒芜的小路曾是通达集镇的捷径。随着大路上日益增多的滚滚车轮,它褪出了它的角色,新的便捷取代了它的做用。
捷径,在变化迅速的当今,浮躁的人们在试图寻找成功的捷径,而实现人生的目标没有捷径。只有看着目标,这么一步步脚踏实地行走才会最终到达。
如这小路,它斜过田畴,越过土坎,跨过沟壑以自己的通达向着远处的家园,这就是捷径。每个人的捷径都在自己踏踏实实的步伐中。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代代家乡人不停地探索着,改变着这块土地。惟有这原上之草依然如故。“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我从芳草中走来,拥趸这一路秀色,毛绒绒的草籽沾挂在衣襟,表达着家乡的牵挂。
【作者简介】沈建,喜爱文学曾在《天中晚报》上发表过《广场上的老蒋》《田野月色》《敬畏父爱》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