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中国精美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大奖赛张四新作品
生命的绝唱
——仰望颜真卿
张四新(河南)
“代天地立言,为生民请命,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历代文人的终极信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而在中国书法上变古开今的一代宗师颜真卿则以自己的生命践行了这一信仰。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的这一劝学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力地助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不过让他名重天下的却是他那丰腴雄浑、风骨遒劲的书法。而比他的书法更震古烁今的,则是他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人生。他用生命捍卫了中华文化的尊严和自信,也为中国文人,尤其是为官者做出了人格表率。
“眉头家国,心上山河”。被贬为平原太守的颜真卿,在皇帝和皇帝、贵妃宠信的安禄山“双重领导”下,依然“未敢忘忧国”。他洞察机先,未雨绸缪,以吟风弄月的文人做派示形于安禄山,麻痹敌人;以防汛防匪为名,筑城募兵,屯粮造械。在“安史之乱”骤起,唐王朝风雨飘摇之际,首先起兵,发出讨伐檄文,斩杀劝降叛将,很快稳定了辖区的军心、民心,被推为黄河以北联军首领,成为抗击安禄山的一面旗帜。从“几曾识干戈”到战争中学习战争,逐步扭转了战局,并与郭子仪相呼应夹击叛军,直至取得全胜。
在与安禄山的生死战中,颜氏一门有30多人为国捐躯。颜真卿族兄、常山太守颜杲卿作战被俘后,坚贞不屈痛骂安禄山。丧心病狂的安禄山在颜杲卿面前,砍下了其子颜季明的头颅,并在割掉颜杲卿的舌头后,又残忍地杀害了他。
几年后,颜真卿满怀悲愤地写下了《祭侄文稿》。这篇凝聚着国仇家恨的祭文,是中国书法史、乃至文化史上唯一一篇用生命符号勾勒的不朽作品,笔墨淋漓,笔锋崛强,被公认为“天下第二行书”,也是唯一可与书圣王羲之的“天下一行书”——《兰亭集序》媲美的稀世珍品,也使得天纵英才的苏东坡之《寒食贴》不得不退居为“天下第三行书”。这件书作折射出了一个非凡的时代,一个非凡的灵魂,一个非凡的家族,也给一个大厦将倾的王朝增添了一抹凄美的色彩。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廾七年,后割据许昌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公然叛唐,自立为王,另几处藩镇也争相效尤,藐视朝廷。
“闻颦鼓而思良将”。皇帝想到了颜真卿,奸相想到了借刀杀人。他极力怂恿皇上诏命颜真卿,赴许昌劝诫、安抚李希烈,使其改弦更张。
卢杞“出点子”,皇帝“拍板子”。在朝野一片反对和劝阻声中,颜真卿以古稀之年衰迈之躯,孤身一人毅然成行。
朝廷的衰落,助长了割据者的欲望和气焰,颜真卿此行的初衷自然没有收到任何效果。784年自称楚帝的李希烈却异想天开——拉大旗作虎皮,让颜真卿作他的太师和军师,遭到断然拒绝。
看到威胁利诱全部失败,李希烈疯狂了。他决定让这个唐王朝的偶像从人间消失。公元785年8月23日,秋风悲号,汝水呜咽,历史的小丑李希烈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在龙兴寺缢杀了77岁的颜真卿。翌年,恶贯满盈、倒行逆施的李希烈被部下毒死,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就义前,颜真卿大义凛然,从容写下遗书和墓志,自撰了挽联;并凝神聚魂,写下了气势磅礴的“天中山”三个大字。这是文化的经典,生命的绝唱,是留给天中人的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也让这座位居天下之中、“自古考日影,测分数,以此为正”、高度3.3米,天下海拔最低的山名动海内,成为道义和抗争精神的象征。
壮矣哉!颜真卿之书法,如其人格,豪气干云,静水流深;颜真卿之人格,又如其书法,正气盈太虚,充塞天地间,遗世而独立;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大无畏精神也为万世高山仰止。
哦,天上的颜鲁公,天下人不会忘记你,天中人更不会忘记你!
(注:颜真卿死后被追封为鲁国公)
【作者简介】张四新,男,河南省汝南县人,确山县退休干部,已年过七旬。上世纪60年代初参加工作后,从不忘在俗务之余寻觅诗意和远方,作品曾载于《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天中晚报》等,桑榆之年,仍在读与写中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