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除了吃喝拉撒天生自带三个能力,想要孩子聪明父母要行动起来

记得我家姑娘刚出生的时候,在月子里,我妈妈从床边走到了门边,孩子的眼睛一直在追随,我妈妈还说,能看这么远吗?眼睛还跟着走。我当时还傻傻的以为肯定是能看到的,结果我妈妈说,肯定是看不到的。

估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对新生宝宝充满了好奇,究竟孩子能看多远?他们这么小是不是不会和人互动?

恰好最近在看这本《儿童心理学》,了解到不要小看新生儿宝宝,孩子天生就具备与这个世界交流和沟通的三项能力,只是我们很多父母并不知道。

新生儿天生具备的三项能力

新生儿眼里的世界更复杂

19世纪末哲学家兼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他的笔下写到:“一大团闹哄哄的混沌”,这是他用来描述新生儿眼中世界的句子。

很多人认为新生儿生下来是无能的,只有成熟和经验才能给孩子的思想带来秩序,而这些能力都是后天获取的。不过现代的技术证明,婴儿从出生下来就是有视觉偏好的。

新生儿的视力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复杂,研究者已经通过反复的证明而证实。

研究者发现在生命早期婴儿就有视觉偏好,婴儿更喜欢图案;喜欢立体的胜过三维的物体;喜欢动态胜过静态;喜欢反差大的胜过反差小的;喜欢对称的胜过非对称的。

研究者还发现,当婴儿反复多次的看到同一个视觉刺激的时候,孩子给予这个视觉的刺激关注会越来越少。

研究者通过对新生的的观测发现,通过孩子的呼吸和心率以及大脑氧气含量的变化,能够看出孩子对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事物会更有兴趣。

经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心理学家认为,婴儿从出生的时候就在积极地用眼睛探索周围的环境,寻找有趣的事物,从而为自己提供视觉刺激。

而婴儿的视觉刺激具备以下四个规律:

如果醒着且警觉,而且环境亮度不是太高,就睁眼;

如果在黑暗中,会进行有节奏的细致搜索;

如果明亮的视野中没有形状,则迅速扫视,寻找物体边界;

一旦找到一个边界,则停止扫视并停留在这个边界附近。

所以我们说,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孩子的发育是专门携带着用于认识世界的策略来到这个世界的。

最终研究者得出结论,婴儿对人面部形状的刺激反应多过任何其它事物的刺激。但是因为孩子大脑发育的不完善,孩子不能处理更多的信息,因此刚开始孩子并不能辨别人脸。

不过等到第二个月的时候,婴儿通过反复观察不同的人脸会建立起视觉形象,开始区分不同的脸部特征,等到第三个月的时候,婴儿已经能够区分出不同的人脸。

新生儿的听觉系统比视觉系统更发达

我们以为几周大的宝宝是不具备听声辨人的本领的,但是最近的研究证明事实恰恰相反。

实验一 在出生前6周母亲大声朗读过的故事和一个从未听过的故事之间,出生2-3天的新生儿显示出对前者有明显的偏好。在这个测试中,研究者发现无论是母亲还是别的女性,婴儿的表现是一致的。

实验二 与不熟悉的旋律相比,新生儿更喜欢听在胎儿时期母亲反复吟唱的旋律。

实验三 经过了出生4-10小时的产后接触,婴儿对父亲的声音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偏好,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胎儿期和父亲声音接触过少的原因。

实验四 当新生儿听到妈妈声音录音的两种版本,一个是经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另一个是模拟胎儿在子宫中听到的声音,明显胎儿对后者更感兴趣。

所以说新生儿出生后听觉系统可比视觉系统发达多了,而且婴儿极其喜欢“妈妈语”。所谓的“妈妈语”就是妈妈说话时的夸张语气,以及起伏的语调。当婴儿分别听到正常语言和妈妈语时头会转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所有孩子都会选择转向妈妈语的一边。

孩子的社会化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

婴儿社会化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婴儿的睡眠规律不是出生后形成的,而是出生前就有的。

研究者发现,婴儿在胎龄26周的时候已经有明显的清醒和睡眠状态;在32周的时候,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都已经出现。因此在出生时,婴儿已经可以将时间分成介于高度兴奋和深度睡眠之间的7个状态。

这些状态分别是:

非快速眼动睡眠,表现为眼睛紧闭,静止不动,呼吸规律,完全休息;

快速眼动睡眠,表现为眼动急剧,呼吸不规律,自然地运动;

周期睡眠,表现为缓慢呼吸和急促呼吸相交替;

昏昏欲睡,眼睛一睁一闭,呼吸不通,活动增加;

警觉的静止,表现为眼睛明亮、专注,呼吸规律,身体静止;

主动的警觉,表现为不断地移动,发生,呼吸不规律,不太关注环境;

不安,表现为哭,身体不断的移动。

这些睡眠周期可以因为母亲的哺乳习惯和进行调整。就是说婴儿可以根据母亲的需要调整自己的睡眠周期。

婴儿大脑的发育需要行为和经验

研究人员发现婴儿的行为能力取决于大脑的发展,大脑的发展也反过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婴儿的行为,所以大脑、经验和行为是密切相关的。

也就是说在婴儿期儿童大脑发展具有一定的速度,从而促使婴儿逐渐增多行为能力,另一方面,这些行为产生的反馈刺激也在促进大脑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举个例子,当婴儿开始出现无意识的笑的时候,妈妈及时进行了回应,用语言、抚摸,反过来妈妈的这种反馈会促进宝宝大脑发育,如果孩子开始会笑,却没有人去关注,大脑虽然在发育,但是这种行为并没有产生新的经验,所以婴儿的大脑发育可能会滞后,

因为大脑各种机能缺乏有效的锻炼,虽然大脑本身在发展,但是没有和社会行为进行有效关联,大脑不会建立起更多的行为连接,来促进大脑本身的发展。

不管是视力发育还是听力发育,婴儿的社会性是与生俱来的,但是父母应该学会如何回应,如果面对孩子的这种能力,才能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如何和新生儿来沟通

多去做鬼脸

在所有的图案中,婴儿最喜欢的是人脸,但是刚出生的婴儿视力只有20厘米远,也就是被妈妈抱在怀里刚好能看到妈妈脸的距离。如果想要刺激宝宝的视觉发育,从而刺激宝宝大脑的发育,我们就要尽量多的去让孩子看成人的脸,所以在婴儿清醒的时候,可以多抱着孩子,或者变换着脸上的表情。尽可能的让家里人都来参与,让孩子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脸,有利于帮助孩子识别出不同的人脸特征。

尽量用“妈妈语”和婴儿交流

婴儿最喜欢听的声音是妈妈的声音,尤其是当妈妈用“妈妈语”的时候,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在孩子清醒的时候和孩子进行交流,声音夸张、声调起伏大,甚至可以带上不同的面部表情,孩子会非常专注的去倾听。

尽可能对孩子的所有行为作出回应

大脑、经验和行为紧密相关,想要大脑发育的好,就要把孩子的行为转化成经验,幼儿的行为只有在接收到反馈的时候,才能化为经验。宝宝单一的行为,没有任何反馈,只能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单一表现,比如孩子不用教就会掌握的三翻六坐八爬。所以婴儿尽管不会说话,想要孩子大脑发育的好,我们更需要及时的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反馈,一旦孩子接收到反馈就会不断重复这个动作,由此经验开始建立。

所以说,婴儿也是需要交流的,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不需要,你家宝宝聪不聪明,就看父母怎么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