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突破的核心:仿江河状态和催产激素人工注射

第一线实践养鱼深知水产养殖从业不易

"水花鱼"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

池塘养鱼在我国起始于公元前1000多年,在公元前460年即有范蠡的《养鱼经》总结养鱼经验。那时养的鱼主要是鲤(当时的鲫鱼不受待见,因为自然界广为存在,且长势低劣),并且养鲤方法传到了欧洲。养鲤逐渐成为一项生产事业,到汉代已能够进行大水面养殖。但是,到了唐代,“鲤”不幸冲撞了皇家的“李”姓,既不准吃也不准卖。但鱼类是自从有了人类以来的必须食品,不可或缺,于是沿江而居的养鱼人只好从江河中捕捞其他鱼苗放到池塘中养,逐渐选出青、草、鲢、鳙等主养种类。这四种主养鱼现今被合称为“四大家鱼”。

范蠡的《养鱼经》

鲤鱼之所以最早成为主养鱼类是由于其定居生活(不需要洄游,鲫鱼等很多鱼类也是如此)的习性,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在池塘、湖泊中完成繁殖、生长、越冬的完整生活史。与此不同,在自然条件下,“四大家鱼”在食物充足的通江湖泊生长发育到性成熟,之后需要进入江诃中回溯到江河一定的天然产卵场点才能进行繁殖。在突破人工繁殖技术之前,历代百姓只能依靠从江中捕捞天然鱼苗开展“四大家鱼”的养殖。

四大家鱼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需求,需要克服鱼苗供应不足的问题,需要实现家鱼(即草鱼、白鲢、花鲢、青鱼"四大家鱼")的完全人工繁殖,也就是以池养(家养、或称内塘养殖)的鱼作为亲鱼(种鱼)进行产卵、受精、孵化出鱼苗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在江河湖海里“鱼丁兴旺”的四大家鱼,转移到池塘里就不自然繁殖了。有很多人问我:其它鱼类(特别是鲫鱼)都可以在池塘(甚至静水)里自产自繁,为什么四大家鱼在池塘里不能自然繁殖?这就得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是池塘里的四大家鱼为什么不繁殖?很幸运的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就开始利用江河中的家鱼进行人工授精和孵化试验,逐步获得成功。

鱼类洄游行为

1954年5月,水生所的朱宁生利用鱼脑垂体悬液尝试对尚未完全性成熟的“四大家鱼”进行催情试验,其结果显示在青鱼和鳙鱼有效,其中青鱼的结果更为确切,一条鱼最多可产卵达百万粒。早在1953年,钟麟等人就建造了流水池试图模仿江河环境养殖家鱼,到1955年他观察到雄鱼全部发育成熟,雌鱼卵巢也发育良好,但并未有繁殖。他在1956年进行试验却未取得成功。1958年,钟麟等人用流水刺激加上脑垂体催情,第一次实现了鲢鱼、鳙鱼的人工产卵、授精和孵化。此时在鱼池中(可能当时还没有专业的产卵池)的雌鱼在脑垂体激素的作用下卵巢发育完全成熟,兴奋地与雄鱼相互追逐,水面出现漩涡波纹,逐渐激起浪花,最后它们扭在一起摆动着身体,颤抖着胸鳍产卵、排精......,完成了本来在江河中才能完成的繁殖使命。

催产设备---产卵池和孵化池

上海的朱洗是一位实验生物学家,1956年他刚接触家鱼人工繁殖试验时选择从模仿自然做起。他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协作在诸暨南门外浦阳江天然产卵场近旁兴建人工环道(应该不是现在的孵化环道),试图用“人造江河”(流水、冲水)来诱导亲鱼产卵。1958年,在得知钟麟等人用脑垂体催情取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他感到脑垂体来源毕竟有限,决定尝试用提自孕妇尿液中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催产,在当年9月也获得了成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哺乳动物胎盘绒毛膜产生的一种促性腺激素,实验证明也可以诱使雌鱼卵巢发育成熟。

家养亲鱼(鳙鱼即花鲢)注射催产药物

综上所述,经过水产业界前辈们的艰辛探索,对此结论为:四大家鱼在池塘里不能自然繁殖的原因是因为池塘养殖(家养)的鱼类生殖细胞不能进一步发育到适产期。也就是说,生长在池塘里的四大家鱼,生殖细胞是能够正常发育到第三期至第四期(性腺成熟期)的,在没有外源因素(比如流水的刺激等)下,不能发育到第四期至第五期(适产期)的,只能到这一个期间(适产期)才能排卵和产卵。不能排出的卵粒在下一个生殖期限来临时,卵粒及精子又退化吸收转换为营养物质,如此循环往返又进入下一个性腺成熟期。

青鱼

上面的说法可以为:自然水域的家鱼,性腺发育、产卵、孵化有着一定的水文条件(水的流速、流量)要求。在静水条件下,其卵巢发育到第三期左右时就会停滞不前,无法发育完全成熟。想要使卵巢进一步发育到第四期,也就是要得到成熟的卵子,只有通过特定的水文条件刺激(流水、冲水)或者是人工催产才能完成。另外,(鲤、鲫等鱼类是粘性卵粒),必须要有流水冲起,否则卵粒会沉底窒息死掉,故家鱼在使

草鱼在水中产卵时的追逐发情行为

家鱼的生殖成熟年限:一般草鱼4年、白鲢3年、鳙鱼5年、青鱼7年(地区不同年限有异),在生殖性腺成熟达到后,雌鱼卵巢中的卵母细胞只能发育到初级阶段(也就是大约第三期至第四期)就停滞不前,不能自动进行减数分裂。这是因为池塘环境缺乏像江河所具备的生态(流水)条件。在生殖季节,雌鱼不能分泌足够多的促性腺激素,无法导致卵巢中已经生长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成熟排卵。只有找到合适的催产激素和创造江河生态(流水)条件,再人工刺激其完成分裂过程,池塘培育的四大家鱼才能产出卵粒和受精。这个结(理)论为家鱼以及其它鱼类的人工繁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修建产卵池、孵化池等仿江河流水状态的催产设备,外用催产激素(比如绒膜激素)人工注射,经过多次试验,1958年、1959年,人工催产草鱼、白鲢、鳙鱼相继成功,从此结束了淡水养殖家鱼鱼苗世代依赖江河中天然鱼苗的历史,开创了中国淡水养鱼历史的新纪元。

(刘文後 2020.02.01)

(0)

相关推荐

  • 慈鲷观赏鱼的繁殖干货,从配对到小鱼培育,给鱼缸加点小生命

    在野外,我们可以看到慈鲷科的罗非鱼身边有一群小黑点游动,这些就是罗非的幼崽.慈鲷鱼的繁殖方式在我看来还算是挺简单的.慈鲷鱼的产卵频率高,而且配对也非常容易.但是常常因为管理不当丧失很多小鱼.今天的这篇 ...

  • 团头鲂的人工繁殖中亲鱼选择、催产时间及孵化方法

    亲鱼的选育 1)成熟年龄 在自然水域中,团头鲂的性成熟年龄为2-3龄,一般体重在0.3千克以上. 2)雌雄鉴别 团头鲂的雌雄鉴别相对于鲤鱼来说要容易得多,尤其是在生殖季节更容易鉴别. 一是从胸鰭上来鉴 ...

  • 鱼类人工繁殖技术

    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范蠡在<养鱼经>中即记述了鲤人工繁殖的方法.1934年巴西冯·爱·荷林(von Ihering).1935年苏联盖尔比里斯基(Н.Л.Ге-рбильский)分别用 ...

  •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要点

        泥鳅营养丰富,称为水中"人参".国内外销售市场好,价格高,是渔民致富优选的养殖对象.要实现规模化养殖,必需解决苗种问题.泥鳅人工繁殖的技术要点如下.     1.亲鱼来源: ...

  • 加州鲈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加州鲈鱼属多次产卵类型,其人工繁殖过程如下: 1.亲鱼选择 购进的加州鲈鱼鱼苗经两年的饲养,尤其在产前2个月须进行强化培育.一般来说,雌雄亲鱼均发育良好.另外,作为人工繁殖的亲鱼必须体表完好,健壮活泼 ...

  • 判断技术突破有效性的2个标准与1个核心!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判断技术突破是否有效的分析文章,值得参考. 突破是在技术分析上所用的一个术语,指价格升破阻力位,通常是前一高位,或跌穿支撑位通常是前一低点.价格突破后将形成新的趋势.而有效突破,则是股 ...

  • 生长速度提高17%,平均雌型率99.8%!翘嘴鲌又一新品种“全雌1号” 人工繁殖与健康养殖技术详解

    一.品种概况 培育背景 翘嘴鲌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名优经济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同一养殖条件下雌性翘嘴鲌较雄性个体大.通过对3个翘嘴鲌养殖群体的实际测试比较发现,二龄(18月龄)商品鱼阶段雌性个体体重较雄 ...

  • 闲鱼商家开店必备闲鱼防封号技术(中)

    当然,在防封号过程中,可能出现隐形降权限流,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权重测试方法闲鱼店群教程--闲鱼店铺权重测试方法(极咖闲鱼创业社群) 新手朋友在实操过程中,还有一些流程性问题需要解决,可以看看这篇闲鱼店 ...

  • 广东海洋大学教授杜涛:突破人工繁育技术,助多鳞鱚产业发展

    │杜涛│ 广东海洋大学东海岛海洋生物研究基地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主要从事水生动物繁育生物学.养殖生物学的研究.2007年其主持的"多鳞鱚(沙锥鱼)繁殖生物学及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q ...

  • 青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及养殖关键技术

    青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及养殖关键技术 丁庆秋 青鱼又名螺蛳青.黑鲩,是一种生活在水体下层的肉食性鱼类,自然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和黑龙江水系,其中长江最丰富.青鱼生长迅速,是一种重要淡水养殖鱼类,我国 ...

  • 黄鳝人工繁殖:繁殖技术很简单,优质鳝苗才是最关键

    随着养鳝生产的发展,单靠自然繁殖无法解决大面积养殖所需要的苗种,必须设法模拟与自然繁殖相当的环境条件,让其在繁殖池里进行繁殖,以期获得大量鱼苗. 首先在池塘中栽植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借此遮蔽阳光,保持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