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不扶志,送再多东西也断不了穷根。那么,何为“扶志”呢?
送物扶贫
国家扶贫,已是多年。动了真情,下了大力,投入的人力物力之巨有目共睹,还有很多优秀扶贫干部牺牲在了扶贫一线。但贫困问题依然困扰着不少地方,脱贫后返贫现象也时有发生。于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必须扶志成了人们的共识。那么,这“志”从何来?它是什么?怎样扶志呢?搞清楚这个问题就特别重要了。
俺曾做过驻村三年的扶贫干部,对此颇有感慨。在笔者看来,志,就是要实现要我脱贫——我要脱贫——我能脱贫——我已脱贫的腾跃。扶志,就是强化贫困户激发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和行动并搭建脱贫的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应该说,贫困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愿望。然而,争当贫困户的现象却是比比皆是。为了争取自己贫困户的名额,闹得面红耳赤甚至拳脚相向的现象并不鲜见,还由此衍生出很多“帮派式”的争夺贫困户名额的不良事件。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贫困户可以得到钱物补助。由此也不难明白,如果把扶贫工作等同于送点钱物,那么,这样的扶贫不但没有益处,还是一剂毒药。因为,这会助长贫困光荣的自豪感而把脱贫的内生动力消蚀掉。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一个人的物质贫困可能只是一时,但精神贫困可能伴随一生。但也不是说扶贫不要钱物,那样,扶贫就可能成为一句冠冕堂皇的空话。
扶贫先扶志,就是要让人懂得争当贫困户不是啥光彩事,把贫穷当资本,不但会毁了一家人,还会影响子孙后代,想方设法激发人脱贫的斗志。
扶贫先扶志,就是要让人真正行动起来,干!不干,就不可能摆脱贫困,天上不可能总是 掉馅饼。扶贫工作的难处也在这里。这需要有人带,天天带。纵是有人带,天天带,也需要制度保障和纪律约束。因为,一只鸭子只能划一路水,扶贫干部没有分身术,不可能分身到家家户户带。问题的死结也在这里。能够解开这个死结的只有一种制度,一种精神。这就是集体经济,大寨精神。否则,谁也没有办法。就像永贵大叔一样,在集体经济制度的保障之下,带领大家自力更生,挥泪如雨,把荒山变粮田,把穷乡变名郡。在俺看来,这就是所谓“志”的内涵和扶志的正解。
俺深感,没有集体经济,没有大寨精神,扶志就会永远在路上……
(个人看法,仅以此文与扶贫工作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