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增/再上紫云山(散文)
“原来中山桓公是在这太行山腹地韬光养晦,积蓄了力量,然后才东出太行,再次复国,并定都平山县三汲乡一带的啊!”一位朋友边走进桓公洞边说道。
坐落于平山县紫云山风景区停车场北侧的桓公洞,是一个石质洞窟,洞深六十米,呈西南——东北走向,洞底逐渐抬高,洞内高度从数尺到两三丈不等,宽度约三丈左右,容纳上百人是没有问题的。洞内还有一尊桓公峨冠博带的坐姿雕像,令我肃然起敬,不由地多看了几眼——正是由于此公的高瞻远瞩与雄才大略,才有了战国中山平山段80多年的宏伟基业。
去年“十一”长假期间,我第一次来紫云山景区观光,就被它秀美的景色所吸引,那刀劈斧削般接近九十度的悬崖峭壁,那奇形怪状的山峰、巨石,那遮天蔽日的茂密林木,那历经七十多年风雨沧桑的八路军后方医院和鞋厂的旧址,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观感。因为当日只是看了紫云山景区南半部的景色,而北部的景致则无暇观赏,临离开时我还真有点儿恋恋不舍,并甚感遗憾,此后便一直念念不忘。
月初,我又和几位朋友相约来平山县紫云山景区游玩。与上次来时正值秋季不同,此时已进入冬季,目光所及自然都是冬天的景致。那曾经葳蕤的各种林木虽然已被寒冷的北风剥光了叶子,却仍然寸步不移地坚守着自己脚下的阵地,那光秃秃的树枝树梢也如箭镞般直刺天空,时时迎头阻击寒冬的侵袭,就连缤纷的落叶都围绕在树下而不肯远离,似乎随时准备为树木提供所需的能量与支援。
我注意到,这里的荆棘高大粗壮,确实让我吃惊;不知是不是由于紫云山的北部区域地处阳坡之故,这里的桃树不少,其中尤以坡度或陡或缓的岭坡地带更为常见,它那扁舟样的叶子此时当然已被寒风悉数收走,只余下主干和枝梢在凌空伸展着。试想,如果阳春三月来此踏青,那一定会与桃花漫山红艳艳的美妙景色撞个满怀。
紫云山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它的石头。在我看来,陡峻的悬崖、高耸入云的山峰与奇形怪状的石头,是远比山泉、飞瀑、流水、林木、花草、云岚等更基础、更稳定的存在,也往往更容易吸引人们的眼球,因为它们本身常常自成景致,而几乎不受季节、气候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观音顶——山峰高耸挺拔,如观音菩萨于山顶俏立,正若有所思地眺望远方;泼猴面壁——一面刀削般陡直的悬崖间,有一形如猴子的石头在依峭壁而立,如同被唐僧师傅责罚的孙悟空在面壁思过;盆景峰——一座高山以山顶为平台,诸峰并起,且高低错落有致,犹如盆景一般……悬崖、山峰和怪石不仅能自成观赏的风景,往往还是山泉、飞瀑、流水、云海、林木、花草等能构成景色的基础和前提。
紫云山景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多天然形成的洞窟、洞穴,这也是其一大特色。当日所见之洞窟、洞穴除了前边写到的桓公洞,较大者还有迷魂洞、万佛洞等。其中迷魂洞最为神奇,不仅洞深逾千米,而且洞内洞套洞、洞连洞,宽敞处可聚百人,狭窄处则仅能一人侧身爬过,曲折百转,幽静深邃,犹如迷宫,被当地人称为“迷魂洞”。万佛洞洞深100多米、高20米,洞内有一形如佛像的巨石和60余尊形如佛像的大小石头组成,因形态逼真而令人赞叹,但以“万佛”称之,则属明显夸张。
“成天念叨紫云山,这回心愿了了,你总该请客了吧?我们几个可都是大冬天陪着你才来的啊!”刚返回景区停车场,同行的朋友开玩笑地说。
“没问题,咱边走边找吃饭的地方吧!”我爽快地答应下来——此次紫云山之旅,不只是了了我的夙愿,我感觉还确实不虚此行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