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P原则:工作中有效沟通的4个步骤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有一项软技能特别重要,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在哪个行业,都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沟通与表达能力。
为什么这项能力这么重要?
首先,工作中免不了跨部门沟通、调动各种资源的事情发生,优质资源总是稀缺的,大家都在争抢;强大的说服能力有助于让你得到想要的资源;而且良好的沟通能力也能促进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之间的紧密协作,降低交流成本,有效达成目标;
另外,在对客户介绍产品方案,或者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时候,话术的作用就更加重要;同一个东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述,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优秀的表达能力,即使不能把黑的说成白的,也可以让一个乏善可陈的方案报告,讲得引人入胜、让人心旷神怡。
职场沟通有很多技巧和套路,今天给你推荐一种比较实用的——P-R-E-P原则。实际应用的时候,可以分为以下4个步骤:
一、先说结论(Point)
类似下面的场景你一定不会陌生:
跟朋友们一起聚餐,开饭时间到了,人也差不多来齐了,一清点人数,发现还有一个人没到,打电话问他到哪了,他先说因为什么事出来晚了、后说路上堵车多严重...,就是不说什么时候能到;
在项目研讨会上,领导向某人问话:“你认为我们是应该提高价格,还是降低成本呢?”
某人先介绍市场情况、再描述竞争对手动向,说了半天也没给一句准话,到底是该提高价格还是降低成本。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回答问题的时候喜欢用演绎法,先做一大堆铺垫,然后起承转合、层层论证,抽丝剥茧,最后才得出结论,好让自己的说辞逻辑严谨,有理有据。
要是平时闲聊唠嗑这么来还行,可如果是在节奏飞快、以结果为导向的商务场合,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在告诉别人,你这人思维混乱、说话抓不住重点,相当不靠谱;
所以,一定要先说结论。
先让对方先知道结论是什么,人家才能准确地理解你的论证过程;这就好比你开车带一个人远行,你只有先告诉他去哪,他才有心情欣赏沿途的风景,否则他一路上只会思考一个问题:他这是要把我卖到哪去呀?
二、引用数据(Reason)
说完结论之后,就该解释原因了,要把事情说明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数据来为你说话,引用数据有以下三个好处:
1、客观公正: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察角度,如果你只用“我认为”、“我觉得”这样词汇,就比较缺乏客观性,没有说服力,可一旦你把相关数据摆在哪,对方就难以辩驳。
2、统一度量:当你对很多人说话的时候,数据能够起到统一度量的作用,比如你说你心情不好,那究竟不好到什么程度呢?对于不同的人,标准是不一样的,可如果你用50分或者60分来表示心情,大家在概念上就基本一致了。
3、表达准确:面对复杂的商业逻辑,单用语言来表述有时很难说清楚,特别是在遇到自己也不是很理解的商业理论的时候,更容易造成对方的误解;这时如果用一组数字或几张图表来代替,无论是思考过程还是最终结果,都更加清晰准确,让人一目了然。
三、举个栗子(example)
数据的确能让你在话术上做到逻辑自恰,从理性上说服对方,但有一个缺点,它很难打动人心;人是一种感性动物,只有在情感上受到触动,才有可能被说服,才会让人记忆深刻,从而在行动上做出改变。
在所有的表达方式中,故事是最能打动人的,如果能在最后阶段引用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说明问题,自己或者别人的案例都可以,让论证过程既有数据的支持、又有事实的依据,那么你的发言整体上就会显得更加丰富和饱满。
四、重申结论(Point)
在你吧啦吧啦...讲完数据和案例之后,距离你最初说结论的时候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时大家很可能已经沉浸在你的论证过程中,而忘记了你的结论是什么,所以最后有必要再将结论重申一遍,把大家分散出去的注意力收回来,再一次聚焦在你的目标结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