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

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莫言最被大众熟知的作品是《红高粱》。
电影《红高粱》
拍摄《红高粱》期间,巩俐,莫言,姜文,张艺谋聚在莫言母亲家吃饭,在院子里留下了几张合影。多年后,他们各自在领域获得了诸多奖项。莫言,作为首位中国籍作家,去瑞典,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
用魔幻手法描绘现实

很少人知道,当年的莫言,之所以选择当作家,是为了实现“每天可以吃三顿饺子”的梦想。
莫言原名管谟业,出生在山东高密——就是莫言小说中出现的那个故乡。在大饥荒的年代,高密让“饥饿”成为莫言刻骨铭心的记忆。孩子们四处游荡,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抢野草、争树叶,树叶吃没了,就吃树干,再然后,连树根都抱起来啃。
莫言《白狗秋千架》改编的电影《暖》剧照
饥饿让莫言成为了一个对生命的体验特别深刻的作家,他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这片土地。
诺贝尔奖官方对莫言的评价是——
“莫言的作品,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作家阎连科说——
“西方给予莫言的赞誉,其实不及其成就。”
在作品《蛙》中,莫言以亲姑姑为原型,讲述了乡村女妇产科医生万心的故事。在计划生育的特殊年代,万心是医术高明的“送子观音”,也是强逼孕妇做流产手术害去无数幺儿的“坏人”。
莫言用“蛙”的奇幻形式,写了“万心们”的忏悔,也写出了“莫言”的遗憾:他也曾响应计划生育的号召,让妻子做掉了肚子里成型的孩子。
历史洪流之下,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不由自主地被命运裹挟前行。
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评价莫言——
“所有代表性的小说都讲述了人类在情感受到世俗规则时陷入的冲突。莫言用一种足以令人头晕目眩的方式叙述了人们如何饮食,如何忍饥,任何受渴,如何交谈,如何被爱,如何杀害。”
魔幻从未从现实中远走。它扎根于现实世界最深的痛楚,以及依痛楚而生的生命力与想象力。

电视剧版《红高粱》剧照

人性的无奈与复杂
在一次文学创造讨论会上,一些老作家提出:“年轻一代没有亲身体验过战争,那么该如何通过文学来更好地反映战争反映历史呢?。莫言反驳,
“没听过放枪放炮,但我听过放鞭炮;没有见过杀人,但我见过杀猪甚至亲手杀过鸡;没有亲手跟鬼子拼过刺刀,但我在电影上见过。
小说家写战争,他所要变现的是战争对人的灵魂扭曲或者人性在战争中的变异,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便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也可以写战争。”

电影《暖》剧照

莫言在这嗤之以鼻的声音中,写出了《红高粱家族》,奠定了先锋的莫式风格——天马行空般的叙述,恣肆和诡异的构造,魔幻现实的感觉世界。
莫言笑言自己是个很没出息的人——
“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懦夫,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电影《暖》剧照

在他胆大包天的世界里,并不是非黑即白。他把灰色地带刻画得入木三分,把命运捉弄描写得淋漓尽致,把人性的挣扎写得酣畅淋漓。
他把好人当成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故事里,都是令人感同身受的身边事,文字里,都是直击人心的朴实深刻。
他把金钱观和人生观写得直白——
“钱不花就是一张纸,花了才是钱。”(《蛙》)
“一人一个活法。”(《红高粱》)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 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檀香刑》)
他也写残忍,《四十一炮》里,他写道——
“你告诉我肉有多好吃以后,我就当不了小和尚了,可是你转身离开,告诉我这样才算是修行。”(《四十一炮》)
他的书不讲大道理,但可以让人反思:人生追求到底为何事?

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改编的电影《幸福时光》剧照

为什么莫言能够将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结合在一起?为什么了解了高密,就能更好地理解莫言?《莫言长篇精选有声剧》,将他极具代表的十部长篇小说讲给你听。

👆扫码收听《莫言长篇经典有声剧》

多人有声演绎团队,戏曲艺术家,以及莫言本人都会为听众领读——
“一个作家一辈子其实只能干一件事,把自己的血肉,连同自己的灵魂,转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莫言的作品适合多个年龄段阅读,年轻人从中读到幽默和历史,中年人从中理解故乡和沧桑,在社会摸爬滚打过后的人从中读懂世事无奈和人情世故......
图片来源:
电影《红高粱》;电视剧《红高粱》;
电影《暖》;电影《幸福时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