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了解先验哲学
形而上学危机
独断论的迷梦
深居简出从未踏出哥尼斯堡范围的康德,早期笃信莱布尼茨-沃尔夫派的唯理论。17世纪牛顿物理学横空出世,对传统神学造成了巨大冲击,随后欧洲弥漫的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他们尝试通过用牛顿力学结合形而上学解释一切,其中剔除了上帝这一“第一推动力“的预设,但是终归还是摆脱不了第一推动力的问题,康德正是基于此思考写就了《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提出了星云假说,将上帝正式驱逐出自然界,使用物质本身的原因解释了自然普遍的变化,指出自然界是自行发展的。受牛顿宿敌莱布尼茨的自然神论影响,上帝在康德的视域中并未消失,自然界的规律透露着上帝意志,而上帝影响世界的方法是非物质性的,理性也是上帝对人的设计,他在独断论中肆意,宇宙被决无遗漏,直到遇到了休谟问题。
休谟问题
休谟问题使形而上学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劫难。他怀疑诉诸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断言,认为获得理性的先天要素了无根据,只是一堆主观心理上的习惯性联想,确定不移的客观性并不存在。他运用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两个方面陈述他怀疑的正确性,形而上学面对这一指控无人应答,这对康德的心理震慑无疑是巨大的,发自于对理性的信条,他决定对理性的能力进行一番彻底的反思。
康德先验哲学体系
对休谟问题的思考
就对理性的批判而言,休谟无疑在先,但是持否定态度。康德尝试为理性找出真切的来源,并努力使其免于含糊,于是围绕纯粹理性这一关键体系化建设起来,这种积极尝试意在让纯粹理性能够自我阐明,同时也是一种对经验世界之根据的阐明,因而其哲学是一种先验哲学。面对休谟问题,康德从回复的角度来说是曲线救国的做法,他审视了现有知识的结构,肯定了经验知识的地位,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观点,对经验的起源进行了一番分析,认为经验中自有其先天成分,即先天直观,其较经验直观而言不是时间上的先于,而是逻辑上的。其形式是由时间、空间和知性构成。经验的后天成分则是物自体(本身不可以被认识)刺激我们的感官进而形成各种直觉和印象,知识正是在经验中的先天部分和后天部分的结合中形成的。纯粹理性指向的是正是先天参与经验构成的,独立于经验得出的部分。
三大理性批判
康德的哲学晦涩深奥,内容丰富,我们通过介绍康德哲学体系大厦的主体建筑,以供读者对康德有一个总体认识。主体建筑是三大理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的来历是康德针对休谟问题的回复和改革形而上学所做的努力,而其理论得以扩展,另一个人物不得不提及,那就是卢梭。18世纪牛顿和卢梭的影响相互交错,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一直是卢梭关注的焦点。康德早期的挫败使得他开始正视卢梭的教诲。人是什么?可以说是康德理性批判时期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衍生出三个问题:我们能够认识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希望做什么?分别对应《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三本书。康德得出的答案便是自由,康德关于自由的二律背反也是他得以从独断的迷梦中唤醒的关键。三本书因而可以为表述为分别探讨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以及自由感的问题。
康德对笛卡尔以降的西方哲学二元对立思想传统并无突破,但凭其深邃的理论体系问鼎西方哲学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