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祸起斗鸡,可没过30岁就身亡(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王勃一众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当属上面两句。小编也是由此认识了王勃这位天纵英才。可他虽然文采出众,他的命运与卢照邻,骆宾王相比,也好不到哪去,年纪轻轻便遇水而亡。
其实看看这四杰的生平事迹,小编几乎都要认为人们把他们四人放在一块是为了比悲惨的。卢照邻得了连当时的神医孙思邈也束手无策的疾病,投水自尽。骆宾王参与起兵反对武则天的队伍中,后来生死难说。
那王勃呢?王勃又是怎么个悲惨法呢?
天才儿童
根据《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就能作诗,而且诗词构思巧妙。他父亲的好友知道了,还赞赏他的才华。
9岁那年,当王勃读到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因其学有所得,竟能写出文章指出其中的多处错误。从这件事就能看出,王勃的文采底蕴已经有了深度,至少常人不能与之相比。
我们现代如果有这样的神童出现,大家都会赞叹羡慕。觉得神童已提前迈出脚步,未来会步步领先同年龄的人。这简直就是个开挂的人生。当然如果这个神童名不副实,比如前段时间报道的一天写2000首诗的少女事迹,那人们只会嘲讽她,以及她背后的“运营者”。
王勃不是一个假学霸。可站得比别人远,看到的感受到的也比别人多,这大概也令王勃志得意满,既然学有所成,那么是不是等年纪大一点,就可以去求取仕途了呢。果不其然,大概在王勃16岁时,他考上了国家公务员,被授职为朝散郎。
16岁就当官,这年纪有点年轻。年轻意味着不必蹉跎在一次又一次科试中,可另一方面天才也会孤独的,也会骄傲而轻忽他人的。当稚嫩的王勃踏入官场中,他或许只有摔了跟头才明白官场是怎么回事。可谁也没料到,王勃第一次摔跟头,居然摔得这么严重。
因鸡被逐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文章写得再好,也决定不了这个人在官场的仕途。而官场最终比的是人们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上的能力,比的是情商,比的是谋略。这几方面王勃就不行了,后来他还因写了一篇文章而被贬。
本来王勃可以说是前程似锦的,可是当他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一切就变了。那时王勃在沛王府当修撰,他为了赢得上司的欢心,写出那篇檄文。檄文是什么意思呢,它指的是中国古代政府用来征召,声讨敌人的文书。
这事传到唐高宗耳朵里,他也不乐意。好嘛,我叫你来当官是让你去辅佐我儿子的,你倒好,为了讨我儿子喜欢,居然写文章公然支持儿子斗鸡,还写檄文,这不就越制了吗。因此王勃被高宗逐出长安。
王勃又去地方当参军,可这一次他又犯错了。王勃先藏匿了一个朝廷在通缉的人叫曹达,然后他因为害怕,又把这个官奴给杀了,王勃因此而犯死罪。可也有史书记载,这件事是别人给王勃设下的陷阱。
祸及父亲
罪既已犯下,王勃也只能等死了。幸运的是,王勃遇到大赦,因此能出监狱。可不幸的是,这件事牵连到了王勃的父亲。还记得《三字经》中有言,“子不教,父之过。” 王勃的父亲因王勃杀官奴之事,从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今越南国土)县县令。
因这事,王勃反省了自己,在他的作品中《上百里昌言疏》,王勃也自然的流露出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可惜,事情已过去,再愧疚,也无济于事。
大概在公元676年,王勃出狱后去交趾县看望窘迫的父亲。可在看过父亲后,或许是他还沉浸在失落郁闷的情绪下,被浪花拍打落海淹死。也有说,王勃落海被捞起,后来过度惊悸而死。总之无论何种原因,王勃最后遇水而亡。而那一年,王勃不过27岁而已。
王勃是个有才华的才子,可才子也不意味着他没有缺点。至少从王勃的所作所为上看,他是不适合当官的。
不当官也好,闲云野鹤也不错啊。可惜,王勃年纪轻轻就去世了。要不然,我们现在也许还能看到更多王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