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十六,河 北 各 地
上世纪中后期差旅见闻录之
十六,河 北 各 地
保定 1974年8月,全国铸石会议在保定召开(铸石是建材代钢材的科研项目),那是第一次乘飞机到北京,转火车后才到这里的。对保定的了解,只知道它在民国时期有一所著名的军校——保定军校,其它一无所知。我们住宿的旅馆在市中心,马路对面就是“古莲花池”公园,于是进去参观了一下。进去一看,公园面积不小,以池塘为中心,亭台楼阁,曲径回廊,一应俱全,想不到,在北方的这个小城里,有这么一个一派江南园林风格的大公园!原来,这里曾经是雍正时的行宫,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作为第一站,常在此处住下,因此,以皇家园林的要求不断扩充,才有这么气派。除此以外,在公园里面,到处可以看见不少乾隆皇帝题诗、题字的大小碑刻,也可算是这个公园的一大特色。
现场会是在满城铸石厂开的。满城就是考古发掘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的地方,古书记载的“金镂玉衣”,终于由此得到证实,可惜当时发现不久,尚未对外开放。当车队来到满城时,下车后,惊奇地发现西方群山的山脊,特别怪异:像一颗一颗牙齿戳向天空,知道的人就说:那就是“狼牙山”——形似狼牙的山,抗日战争时“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由于我们这边是冀中平原,西边就是一条太行山脉,特别是狼牙山,更是高达1100米,所以,看过去山顶上犬牙交错的样子,在蓝色天空背景的映衬下,显得尤其突出。
保定的瓷碗特别便宜,它来自邯郸著名的彭城瓷厂,白净外加造型好,一只大汤碗只要两毛六,我就买了两只,一位会友见了也买了两只,他买了后嫌重又怕路上碰碎,说退给我,于是我只好将四只重重的大汤碗背回了杭州。
邯郸 1975年3月,转车来到了河北省的邯郸市。邯郸是古代赵国的都城,而今却是中国著名的大型水泥厂—邯郸水泥厂所在地,此外还有陶瓷厂、钢铁厂,是河北省的重要工业城市。我们到达邯郸时,是凌晨一、两点钟,除了火车站,周围一片漆黑,人生地不熟,只好在车站里蜷缩至天明。四个人一下子从住天津的宾馆,到邯郸火车站睡地坪,尝到了出差在外的甘与苦。天明以后,我们乘车前往邯郸水泥厂参观水泥包装机,一路上,看见各种车辆忙忙碌碌,马路上扬起一阵一阵的尘土,这正是当时建材、陶瓷、钢铁工业发达地区带来的副作用。调研回来,步行往汽车站的途中,发现大路左侧的一条小路上,有一块指示牌上写:“响堂山石窟”。响堂山石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石窟之一,从公路口望过去,到山边并不远,于是我们趁机过去参观参观。到那里一看,破坏十分严重:石窟里单独的佛像,头都被凿下盗走;沿洞壁的佛像,能盗走的也盗走了,一片残破景象;由于无人管理,洞窟里面还散发出阵阵臭气,真是扫了我们仔细参观的雅兴,上下兜了一圈,算是到此一游,后来才知道这里是“南响堂山石窟”,而“北响堂山石窟”在15公里之外,不知是否好一些?
秦皇岛 1991年4月,一行八人,在厂长的带领下,由鞍山来到了秦皇岛耐火材料厂参观、学习。唐耐厂派了一辆小面包车专送我们一行人,游览了属于秦皇岛市的北戴河和山海关,大家总算在这里放松一下。
北戴河 久闻大名,毛主席的词:“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就说的是北戴河海边雨天见到的情景。我们去那里时是个好天气,见到的只是一片平静的大海—渤海;海滩的内侧是燕山山脉的余脉,在山地上有各式楼房穿插在绿树丛中,这就是著名的北戴河避暑胜地,由于不是暑期,外加海岸线很长,游人在海滩上显得有些稀稀落落。小面包车带我们一个点、一个点的游览过来,有兴趣就留个影,算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看看这处“避暑胜地”,与庐山、莫干山完全不一样,那里是靠山高而形成避暑胜地,而这里却是另一种方式形成的避暑胜地:夏天白天,太阳高照陆地,使地面温度升高,陆地上的高温气流上升,温度相对低的海面气流补充过来,从而形成海陆风,使得住在这里的人们,在炎热的夏天,能够吹到凉爽的海风,达到了避暑的效果。所有海边的避暑胜地都是这个道理。
山海关 游了北戴河海滨,又来到了“老龙头”—万里长城的起点,其中一部份城墙还延伸到了海中。1984年“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运动时,上海人民捐献的钱,用来修老龙头及附近的长城,后在这里立了一块碑,以纪念此事。老龙头游了,车子来到山海关下。“山海关”也是久闻大名,经常乘火车路过,就是无缘下车,这次总算尽兴一游了。上得城楼马上留影,站在楼的地面太低,于是出了一毛钱上了铁台阶,来了一个“天下第一关”的全景照。在城墙上看山海关果真雄伟:山海关城台加辅助的瓮城与罗城,互相联系,雄踞于平原之中部;右面的城墙向南一直筑到老龙头、海里;左面的城墙向北由平地一直筑到山脚,然后沿山向上筑到山顶,远远望去城墙成了一条笔直向上的带子,继续延伸至远方的群山之中。因此,山海关连同高大坚实的城墙,横亘在大海与山川之间,形成了一道铜墙铁壁似的关隘。相当初,满清的骑兵,如果没有吴三桂领进关,要想攻破真是不容易。万里长城的起点、“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总算来过了。当晚,厂里招待我们吃当地特产:“皮皮虾”,就是1970年在浙江温岭看到过的怪虾,现在超市里叫“懒尿虾”。厂里的人说:4月份正是吃“皮皮虾”最好的时节,此时不但肉好吃,雌虾头上有蟹黄一样的“黄”,更好吃。食堂烧了一大堆,我们八个人,外加厂里三、四人,十几个人围成一桌,边喝白酒,边剥“皮皮虾”吃,边海阔天空地闲聊。大家开开心心地在秦皇岛吃了一顿地方特色晚餐,第二天前往唐山继续参观、学习。
唐山 1975年6月,因调研,第一次来到了唐山。唐山也是河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远远望去,唐山钢铁厂飘出的黄尘,像一条黄龙,横空穿越在城市的上空;开滦煤矿挖出的煤矸石,像一座座圆锥形的小山,四散分布在城市的周围,这是我们初次到唐山,看到的景观。唐山市被一条铁路分成了两半,铁路两侧的人们都通过天桥往来。我们曾去铁路那一侧的中药店里,买南方难买到的中药:当归、杜仲。药店的女营业员蛮爽气,跟我们说:你们要多少,我们有!并开玩笑地说:你们南方人就知道吃补药,我们只要吃肉,哈哈……,南北双方在店堂里交谈得很开心。想不到,一年后的1976年7月,竟然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地震!
再一次来到唐山,那是1987年4月,到唐山参加新车间建成评议会,会议结束,厂会务组要给每一位参会者发咨询费(当年通行的规矩),我们两个人说:钱不好意思拿。会务组同志很快去市面上,买来了两套等价值的唐山产的瓷咖啡壶送给了我们,唐山瓷器全国有名。我们不但收了,而且谢谢他们,因为,这是有地方特点的产品,有纪念意义。
趁会议空隙时间,再到市区去看看,发觉面貌完全变了,除了有几处震后遗址外(去看了老火车站遗址),其它已毫无印象了。市中心广场上立有一座“抗震纪念碑”,在那里买了一枚有抗震纪念碑图像的“唐山抗震救灾十周年纪念”大铜章,留作纪念。
第三次,1991年4月,由秦皇岛来到唐山,这次没有进入市区,而是参观郊区的唐山第二耐火材料厂新建的高温窑,参观后就去了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