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中级阶段习练的重点内容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和美太极

晨练的各界人士中,习太极拳的是一个庞大群体。一些拳友围绕提高问题提出一些实质性问题,笔者试谈几点与各界拳友共同学习交流。

界内对习太极拳的阶段划分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拳家认可按照拳论“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划分为“着熟”“懂劲”“神明”三个阶段。一般认为,从学会“画道”到“着熟”“懂劲”,再奔向“神明”,要经过三个阶段。由于师传不同,各阶段内容的习练顺序有所不同,但都殊途同归。本人认为这三个阶段中,应在以下内容上进行认真修炼。
点击可查阅

一、初级阶段习练的重点内容
1、盘架行功练灵活,重用腰,突出主宰作用
在上阶段打好慢动的基础上,盘架时要练灵活。也是一种较慢动作中的灵活。具体作法是:先从各招式动作形象上求灵活,在精神上注意含蓄,不可过度灵活。具体说是由盘架开展酌量收小架势,做到符合紧凑的要求。其次,盘架速度上不再刻意求慢,应使手、腿动作自由些,稍快些。
进入中级阶段练腰最重要。盘架时注意的重点从四肢转向注意腰部,而且使腰部处于支配地位,即用动腰去带动手足的动作。这就是拳论中所讲“主宰于腰”。这个用腰阶段,以每天两小时的盘架时间计算,大约需练习一年左右时间。以后就不必只刻意留心腰间了。但不是不再用腰动带动,只是腰部主宰作用已运用自如,不用刻意留心,也在发挥主宰作用。
2、盘架行功求松净、入沉着,突出轻沉兼得
随着功夫的加深,盘架要求松净。作法是全身处处放松,没有丝毫的牵掣。首先在思想上放任自然,不但要求松项、松腰,而且全身各关节、各肌肉群都应放松,使之互相配合,互不牵掣。放松到什么程度为好?松到再松一点下肢就不能支撑身体,上肢就要垂落下来为度。
欲深研功夫者,不可不知太极拳功夫不能停留在轻灵阶段上,必须进入沉着的阶段,才能在运用中提高气沉丹田的功夫。所谓沉着,不单是在动作上适当加力,主要是通过全身的松净,使动作自然沉着,求松净的作用是在于实现沉着。如何练轻灵与沉着呢?在盘架中由实而虚的动作想象轻灵,由虚而实的动作注意想象沉着,还应体会轻灵中含有沉着,沉着中含有轻灵,而且轻灵与沉着互变。这是在盘架中轻灵、沉着功夫兼得的最佳途径。
3、盘架行功调呼吸,内外合,突出气沉丹田
太极功夫讲柔化,修炼上讲养气,讲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即做到“实腹”。气沉丹田的方法在传统内功修炼中有多种,太极拳中是运用腹式呼吸。这种气沉丹田的要求是通过轻松和谐的动作,结合意念自然形成的,而不许用强行努气用力的方法。
在初级阶段的自然呼吸中已养成了匀、细、深、长的习惯,这只是太极拳中的一种呼吸方法。在适当的时候必须用盘架的动作去影响呼吸,达到动作与呼吸的基本一致。切不可追求完全一致,因为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盘架和推手中实际存在着若干短呼短吸的配合。
盘架时我们只要在每个式子里,尽可能地用动作的虚实转变去配合呼吸的自然循环就行。具体方法如下:手的动作由虚变实时,自身的呼气要用意识以同样的速度去配合手,手到终点突掌展指时呼气完成,同时小腹丹田处微微外突;手由实变虚时,吸气也要用意识以同样的速度去配合手的收化,在动作结束时吸气完成,此时小腹部微微内收。腿的伸缩与呼吸配合类同。这就是腹式呼吸运动。
如果熟练掌握拳架后,还不改用腹式呼吸的话,就不好与开、合、蓄、放结合,也难获得“吸则自然能提的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的高级技击效果。同时动作与吐纳相结合,又能使人获得良好的医疗保健效果。
4、盘架行功求完整,兼内外,突出手脚同步
进入中级阶段的求完整是有两层含意的:一是要求盘架动作形象完整一气,二是要求呼吸与动作相协调不先不后同步进行。众多的习练者,因上阶段的刻意求慢,不能很好地兼顾完整性,致使一些练拳多年的人,盘架时也难免有手脚快慢不一致的问题。时常出现的是脚已落步而手还在慢慢地运行。本阶段要在手脚同起同止上刻意下功夫,在遵守起吸、落呼,化吸、发呼,来吸、往呼,引吸、打呼,仰吸、俯呼的配合上下功夫,做到手脚的收发与内部的呼吸协调同步,收到终了,吸气也尽;发到终了,呼气已尽,以此类推。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