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江北四镇总兵,手握数十万兵力,为何不能抛弃成见,一致抗清?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598篇原创文章,作者:小院之观。

作者简介:小院之观,江苏无锡人。幼时曾攻青史,长成亦无权谋。主要创作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偏重明清)与军事历史。出版作品有《南明那段日子》,另一套五卷本明朝题材的作品,将在明年出版。

本章节节选自《南明那些事》,作者授权发表,欢迎共同研讨。

---------------------------------------------------------

(南明那段日子之八)

当初“争国本”的时候,东林党的理由是祖制和礼制,也就是讲究伦序、顺位,到了这时,却又反了过来,变成了“立贤不立亲”,理由是潞王朱常淓比福王朱由崧要“贤”。

朱由崧哭笑不得,自己这个王爵也刚拿来没几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逃难。现在已经几近叫花子,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只能窝在船上打渔。自己从来也没怎么参与过政治,跟一个落难的叫花子说你不贤,这不是瞎扯淡嘛。

再看潞王朱常淓,这哥们是个艺术家,精通的是绘画、音律,至于贤在哪里,实在是看不出来。

看不出来没关系,东林党说你贤,你就贤!反正就是两片嘴皮子,上下碰一碰,总之,不让你朱由崧当上皇帝就是。

当时的党魁,礼部侍郎钱谦益,为此事特地两次从常熟赶到南京,到处游说,游说的人选却不是另外一个人选桂王朱由榔,而是提议迎立潞王朱常淓。

这个时候,大佬的态度很重要。大佬之所以是大佬,就是因为他们在重要事件上有一锤定音的能力。

最大的大佬史可法不是东林党人。

他是东林党人的得意门生,他的老师,是著名东林党人左光斗。

这一层关系,决定了他的政治倾向必将偏向东林党人。


图1. 史可法画像

但同时,史可法又是个正直的人,根据顺位,他认为理应迎立神宗一系的子孙。

正直的准东林党人史可法,左右为难,计无所出。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优柔寡断。

正直的、优柔寡断的准东林党人史可法,在深思熟虑之下,还是无法做出决断,于是史可法去找了一个人商量。

南明重大争议人物之一——马士英,闪亮登场。

马士英是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庐州、凤阳等处军事。他不是东林党,所以史可法才会去找他商量,想在桂王和福王之中选定一人,更重要的是,马士英身为凤阳总督,江北三镇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正是直接受他节制,也就是说他掌握着军队,这一点无比重要。

两人关起门来秘商的结果是:“以亲以贤,惟桂乃可”,这是个和稀泥的决定,既不得罪东林党,也排除了血统过远的潞王朱常淓。

自以为决定了一件大事的史可法,第二天就告知了南京的高官们,连名头都想好了,迎立桂王,潞王则仿效古制,给他个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这个折中方案,南京的官绅们也都表示比较满意。

谁知马士英转头就把史可法卖了。

他从浦口赶回凤阳,却发现风向变了,于是他联络了高、黄、刘等总兵,做出了相反的决定:迎立福王。

有史料记载,马士英回到凤阳后,得到情报,说朱由崧派出太监私下联系三总兵,想要获取他们的支持来争夺帝位,自己将要被架空,所以改变初衷,迎合了朱由崧,迎立福藩。

不管是真是假,在这件事上,马士英首先考虑的,必然是自己的利益。

图2. 马士英画像

南明的祸根,就此埋下了。

有必要介绍一下这几位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这三位总兵,连同刘泽清,被称为江北四镇。除他们之外,还有左良玉、何腾蛟等人,在明末大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手下,统率着百万级别的军队,如果能抛弃成见,一致抗清,大事还有可为。

高杰,大顺军降将,有个绰号叫做翻山鹞。

高杰是李自成老乡,早在崇祯二年就已同李自成一起起事,是个老资格的造反派。

高杰造反资历虽老,但他必须投降明军,不投降他的脑袋就保不住。

要问为什么,因为他把领导李自成给绿了。

高杰是个帅哥,长得帅不是他的错,但长得帅还天天到李自成老婆邢氏面前晃悠,他就有点不自觉了。

邢氏在李自成大营负责管理物资,可能是李自成太忙了,整天出去砍人,冷落了她,有高杰这么个帅哥经常来陪她说说话,解解闷,邢氏感觉好了不少,感觉好了,就有戏了。从古到今,套路都是类似的。

于是,李自成头上就泛起了绿光...

土匪出身的李自成可不是善男信女,从来只有他抢别人老婆,没有别人抢他老婆,这事要是被李自成知道了...高杰与邢氏激情之余,想到这点,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高杰很麻利,崇祯八年,就带着邢氏投降了明军,被分配到总兵贺人龙手下任职。从此以后,就始终跟农民军作战,并且因功一直升任总兵。

没办法,别人都有后路,高杰没有,他不能再投降农民军,李自成恨他入骨,归附明朝是他唯一出路。

跟随孙传庭对李自成作战失败后,高杰收拢残军,掌握了兵权。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进军山西的时候,崇祯命令高杰迅速带兵救援,但沿路城池已失陷,高杰保存实力,率军退回泽州,重镇太原等不到高杰的援兵,很快陷落。这时的高杰,却趁乱在沿途大肆掳掠,扩充实力。

崇祯殉国后,南逃的高杰已成为实力派军阀。

图3. 连环画中的高杰形象

刘良佐,绰号花马刘,早先也是一员勇将,凭借军功一步步升迁,先后击败过罗汝才、张献忠。崇祯末年,他同各路拥兵自重的总兵一样,保存实力,避免与大顺军作战,被凤阳总督马士英邀请进入寿县驻守。此时,地位已经上升为重要将领。

黄得功,号称黄闯子。从绰号上可以看出,这是位猛人。猛到什么程度,流传着一个故事,说黄得功十二岁的时候,偷偷把母亲酿的酒给喝完了,母亲责怪他,黄得功二话不说,提着把刀混入官军队伍,在战场上斩获了两颗敌人首级。首级是好东西,能够换赏钱,黄得功拿着换来的银子,回家就给了母亲——大概就是这么猛。

随后,黄得功就从了军,在与农民军作战中,他表现最为勇猛,曾经只差一步就能活捉张献忠。

崇祯九年(1636年),黄得功升为副总兵官,分管京师的卫戍部队。

崇祯十一年,黄得功升任总兵,加太子太师衔。崇祯将京营仅剩的精锐派给他带出去征讨农民军。

崇祯十七年,黄得功正在永城征讨叛将刘超,等他讨平刘超,京师已经陷落,回救不及,农民军势大,只得南撤。

黄得功不同于其他人,是四镇总兵里比较有良心的一个,他的故事,我们下面再讲。

刘泽清,山东曹县人。我认为,这个人,比吴三桂还可恨。

崇祯曾下诏书命天下兵勤王,山东总兵刘泽清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刘泽清就驻扎在山东临清,临清到北京,同吴三桂驻防的宁远到北京的距离差不多。急行军的话,不会比吴三桂慢。

刘泽清收到勤王诏后,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回复,他声称自己骑马摔伤了,拒不奉诏!

我们前面提到过,几位总兵都接到了勤王诏书,只有唐通赴援了,如果吴三桂、刘泽清等都能赶到,几部兵马凑到一起,未必就守不住北京城。

吴三桂没说不来,只是一直在路上。刘泽清干脆就没说来,连窝都没出。

别人拥兵自重,保存实力,还要面子上装一下,刘泽清倒好,表面功夫都不做了,就差宣布独立了。

但是朝廷拿他没办法,因为他手上有兵!不光没办法,还得哄着他,争取他的支持,以防他造反或是投降。

明末这几个藩镇,刘泽清是最可恨的一个,这是个反复无常,没有底线的小人。他的结局大快人心,刘泽清在扬州失陷前就投降了清朝,没过几年,他又以为清朝统治将被推翻,在人家眼皮子底下暗自策划反清,最后被凌迟处死。

图4.  影视剧中的明军

这就是明末武将军阀化的恶果。许多人认为明朝和宋朝一样,用文人主兵,是战事不利的原因,实际上,正好相反,文人主兵,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体现着文明和进步,社会发展到了现代,以文治武早已成为标配,这是文明的一种体现。可以看看现在除了泰国等有限几个国家,已经不见军政府主政,如果现在世界上出现了军政府,一般意味着国家进入了紧急状态。

武人主兵,如果中央政府没有足够的号召力和强有力的直属部队,掌握兵权的将领极易成为军阀,从秦汉时期就反复出现武将拥兵自重,军阀割据问题,到了唐末达到了高潮。

明末和唐末有个共同点,中央政府已经失去了威信,同时又没有了能够直接指挥的直属军队,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就是军阀的形成。

明朝中后期的京营,早已失去了战斗力,京师三大营的丰功伟绩,只能去泛黄的成祖朱棣的战功册上去翻寻。到了崇祯十一年,京营最后一点有战斗力的部队,已经派给黄得功带出去与农民军作战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所以京师的防守,在面对大顺军时,更加不堪一击。

京营派给黄得功出征后,崇祯还有直属部队吗?

有的。

就是复用孙传庭所新练的秦军。

在哪呢?

已经全军覆没了,那是崇祯十六年的事情。

孙传庭手下新练的秦军,是崇祯最后能指挥得动的直属部队。当传庭在潼关阵亡后,他已成为孤家寡人,高杰、刘良佐、吴三桂、刘泽清、左良玉这些手握兵权的将军,已经不再听从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总督的调遣,成为了事实上的军阀。

武人主兵,如果失去制约,会有多大几率成为军阀呢?我认为,这个几率几乎是百分百。

拿马士英来举例。马士英是兵部右侍郎、凤阳总督,总督庐州、凤阳等处军事,是四镇总兵名义上的直属领导。如果是在以前,以文人主兵的惯例来看,假使手下其中一两位总兵不服从调遣,想要拥兵自重,那他可以征调其他总兵进兵汇剿。如果四路总兵都拥兵自重,那朝廷可以征调其他地方的兵马,比如左良玉、何腾蛟、唐通、吴三桂等部来进剿,所以,武将军阀化没有现实基础。

但到了明末,由于种种原因,中央的控制力越来越弱,武将军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朝廷也无力制约。最终,他们成为了事实上的军阀,这就是武人主兵的弊端。

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和加入拥立福王的刘泽清,就是著名的“江北四镇”,在武昌,还有个更棘手的人物——宁南伯左良玉。

这些军阀,手握重兵,将在随后的局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我指的是内斗方面。

以上内容节选自小院已出版的实体书《南明那段日子》,目前在各大平台都已上架。

对明末清初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下这套新书,上下两卷50余万字,披露明末清初十八年的血雨腥风,继续《明朝那些事儿》未讲到的精彩。

-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

小院之观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主要交流历史、时事、军事方面的内容。
65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