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拼的就是爹妈!

国内寄宿制高中生大多在周日晚上都是要返校上晚自习的,这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是惯例;对于班主任而言,也是习以为常的工作了,因为每个周日返校或节后返校看晚修的任务,都是附带赠送给班主任们的“节日大礼包”。

今晚,又是一个“五一”节返校晚修的日子。

晚修前的一个多小时,班级家校群里(我更群名为“最是一家亲”)收到了一个家长@来的信息,说“孩子发烧了,想在家观察下明早再送来。”看到信息后身为班主任的我在刚回复了“好的”之后,立马收到了三条单独@我的信息,告知孩子生病请假不来晚修。有些孩子生病我知道是真的,有些我就不确定了。心理难免有点替某些孩子着急,但既然有的家长都把好关了,帮着孩子一起逃避上学问题,我又能怎样呢?我只能及时@学校安全管理群的门口护卫和宿管办告知学生生病请假不来住宿的信息,以免大半夜又被宿管办电话吵醒询问孩子有无安全到校的问题。紧接着,又陆续看到很多个其他班主任@安全管理群里的门口护卫和宿管办 告知他们班也有几个同学生病或其它原因请假的信息。

于是突然发现:原来不只是我们班,而是几乎每个班每到周末或假期之后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请假不来晚修的同学。同时也发现,每一群体当中,有一些孩子,从来都是没有请过假的。无论是刮风下雨,过年过节等返校塞车,或其他任何情况,从未请假过,从未缺席过任何一次返校和任何一次晚修正常学习的时间,而这些孩子的父母,在学校每次举行家长会或菜单式家长培训学习机会中,总是那么积极、主动,上进,善于抓住每一次学习和了解孩子以及孩子周围外在成长环境的机会,让我心生敬意,学习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部分孩子生病或突发紧急情况,是正常的,可以理解。可一个节后返校晚修,放眼全年级那个比例中去看,为什么总有那么一部分人请假呢?每周都有,不是他,就是她,就是他们,还呈现规律性特点呢。

源头,在哪儿?

在家长。

突然意识到:教育,拼的其实就是爹妈!

儿子小感冒,想请假,妈妈看没啥大问题就说这么点小毛病,回学校多喝开水,待在家里也是难受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孩子也就习惯了一点小问题自己学着承担;节后返工或返校有个“综合症”一说,有孩子返校前不想上学考试,假装跟爸爸说不舒服等第二天再去,被爸爸识破后,做了思想工作,说服孩子克服困难去上学,不搞个人特殊化,孩子虽不情愿地去了,但以后想随意请假的时候也会有所收敛,知道父母那关没那么容易过,下次就不会那么随心所欲逃避了;班上有孩子咳嗽,我催他回家看医生休息或让父母来接回去看看,他不肯,说怕耽误课,而且爸妈还得上班不能影响他们,自己已经去校医室看过了,熬过这两天若还是不行就等周末回家再看。面对同样一件事,孩子之间的差异怎么就那么大呢?根源在哪儿?爹妈从小跟孩子的沟通互动模式;爹妈从小对孩子遇到问题时的把关、引导模式;爹妈在孩子成长路上的思维引领与困难回应模式等。

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格局。

父母的心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内在环境。

1

同事是一数学老师,书教的好,儿子也非常优秀。在儿子3-5岁时,她经常下班后就陪同儿子一起玩专注力的游戏,亲身参与到了孩子的游戏世界中去,也能及时“蹲下来”与孩子一同参与到孩子的世界,跟着孩子的节奏去探索和发现,母子沟通关系不错。后来儿子上小学一二年级了,在陪伴孩子刚正规入学那段日子里,每每下班回到家,她做饭,儿子就写作业。作为一名老师,她从来不看孩子的作业,也不单独辅导孩子,更不会在孩子做作业时,跑进儿子房间看他写的如何,从旁指点这不对那不对,说东道西。

孩子刚上学那会儿,是张白纸,肯定有些习惯是需要引导慢慢形成的。一开始她跟儿子的思维引领模式是: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根据孩子自己作业量的情况,跟孩子说好时间,做完了作业,剩下的时间,儿子可以自由支配。她从不给儿子加任何的额外作业量。所以每次儿子作业都做的很快,做完之后她也从不给孩子检查,只是让孩子自己检查,让孩子从小自己学会承担自己做作业的责任和后果。表面上只是做作业这件事,其实这种母子互动模式是从小在内化孩子自己的事儿自己做的责任心、担当和自律。

在儿子做作业这件事上,同事因此从来就没有操过心,因为从小学一到三年级,他们就已经形成了很好的良性循环互动模式,现在儿子读高三了,成绩优秀的很,获得了广东省宋庆龄奖学金,也评为省三好学生。前段时间,北大还抛出了橄榄枝。同事一直说她没操心过孩子读书的事,可有一次,我去她办公室,发现她一边在看关于中学生恋爱方面的视频,一边打印物理方面的习题。同事不是教物理的,我便好奇地问她怎么打印起这些资料,她说儿子让她帮忙挑选一下那个章节的题,说没有学好。我顿时觉得这母子关系真赞,同时也想起了同事前段时间跟我聊起儿子班上有个女生送他生日礼物,周末约儿子出去玩的事儿,当时我们还在大笑调侃儿子这么有魅力,都有女孩子追了。同时,我也发现虽然同事平时嘴巴说自己一直没操心儿子的事儿,其实内心一直都有在跟儿子同步成长和进步。她的操心,不是瞎操心,乱操心,而是基于对孩子的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与孩子良性循环沟通之后的一个正向的配合儿子的学习工作,以及她自己对儿子精神世界上一个积极关注和引导,还有她自己内心思想上的一个自我成长。看关于中学生恋爱的视频,本身说明了这个同事就是在了解和积极关注解决方案的过程之中,她的注意力没有放在抱怨、情绪化焦虑上,而是放在了积极关注问题解决方案上,在与孩子的点滴沟通中,自然有了能顺畅对话下去的可能性。

拼妈,从来都不是“我为了你,如何如何。。。。。。的自我牺牲感、自我咆哮自我标榜”,更不是代替性的替代孩子自我生长和自我成长;拼爹拼妈,从来都只是暗地里拼,内在默默地拼,拼淡定、拼勇气、拼智慧,拼敏锐地关注、冷静地观察和积极地引导。

当爹当妈是一门学问,深得很。每个父母都在或多或少地沿袭自己父母那一套教育自己的模式来承担现在当父母的角色体验。其中可能有些在当孩子年代受了一些内伤,会有反思和觉察,从而在从孩子到父母的互换角色中加入了自我反省,于是在轮到自己做父母的人生阶段中,会有些醒悟、改变和进步,这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周末一男孩在家写作业,妈妈进孩子房间看看孩子写的咋样时,发现孩子却在偷偷玩手机,于是情绪上来忍不住痛骂了孩子,孩子还嘴。其实孩子还嘴那也是正常的,毕竟孩子是个人,又不是个木头。还嘴,也是孩子和父母的一种沟通方式罢了。但妈妈可生气了,一阵指责:“你玩手机还有理了,还敢顶嘴,学习那么差,就知道玩手机,还不好好学习。”孩子情绪也被带动了,妈妈一气之下把孩子手机摔地上了,碎了。碎了手机,也碎了良性对话的良好开端。孩子,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遇到生气的事情,原来是可以砸东西的。爹妈你所有付出的和所没有付出的,最终都会还给你,或早或晚。

手机和电子产品,一直是这个年代所谓孩子们痴迷、父母们却苦恼、焦虑而又束手无策的新型“上瘾毒品”。每一次父母们对孩子玩手机很无奈时,便拜托请求我把他孩子的手机没收掉。而每一次,我都会先做父母们的思想工作,并明确告诉我的观点:在他自身合理使用范围内,我并没有这个权利去没收他的任何东西。作为成人的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我们对手机都是非常的依赖,都是如此的离不开,以至于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机,关掉手机的闹铃,晚上睡前也会依赖手机看看电子书或刷刷微信朋友圈。偶然一天没带手机就像丢了魂儿似的,想想,大人尚且如此,那孩子们呢?他们都是电子产品和手机时代的土著居民,他们生活学习的时代已然是离不开这些电子产品,人家美国上课还人手一台IPAD,国内有些学校的云教室试验课都是人手一台平板电脑上课刷题写作业呢。翼课网也是利用电脑来让学生的学习有一个错题分析和跟踪记录的平台呢。我们是习惯了我们那个年代随手可写可画的印刷书本的读书岁月。而他们却不是。我们父母和学校考虑的不是如何视手机如临大敌般的去杜绝和禁止手机的一切使用问题,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引导孩子学会自己管控合理使用手机?在达到这种理想的合理自律、自我管理时间之前,肯定有一段艰难的磨合时期,我们必须要勇敢地正视,而不是想着如何去杜绝,口口声声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家里电视从来都只是当摆设;怕影响孩子,我们把网线都停了,电脑都卖了。可是,你能让这个社会和世界为了你的孩子来绝缘手机和电子产品吗?恐怕,只有回到原始时代和手机发明以前的那个年代去吧?

社会的发展,从来都不以我们父母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以咱们孩子的意志为转移。教育,如果全部指望学校的班主任或者老师,在中国,肯定很难。因为我们是大班制,一个班里50多人,班主任本身也是身兼数职和各种活动的管理和指导。智慧的爹妈,从来不会向老师提要求说“老师,您帮我看我孩子看严点;老师,我的孩子就拜托你了;老师,我的孩子我管不了,你帮我盯紧点。。。。。。”智慧的父母,从来都不会把自己当父母该体验的独特的权利和该履行的独一无二的义务,以及自我成长学习的机会交给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师,他们会默默地跟老师及时沟通、交流,配合并了解孩子情况,同时积极关注孩子的状态与表现,积极想办法解决孩子根本性的问题。智慧的父母从来都是积极引导孩子对问题和困难的正向回应,对老师教导不易的内在理解和感恩,并做好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润滑剂,同时不忘做好父母本身的榜样示范。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本身就是在做孩子的示范;他们也知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有责任心、敬业的老师是不用你去提任何要求他都会如此,也无需你额外叮嘱和施压,他一直都是在做自己。而父母,拼的一直也是智慧、思维、格局和不断成长的境界。

教育,不仅仅是在拼孩子本身,更是在拼孩子背后的爹妈!真心愿意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成长、不断自我反思的爹妈,是中国目前最稀缺的、最宝贵的资源。 

(0)

相关推荐